![谢涛说大秦(叁)](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63/53273663/b_53273663.jpg)
第7章 黄歇使秦
秦国通过几场战争把韩国和魏国都打服了,两国心甘情愿地成了秦国的跟班。于是,秦昭襄王就派白起联合韩、魏两军一起攻打楚国。其实,楚国一直在害怕秦国拿其开刀。按照以往的做法来看,打完韩、赵、魏之后,秦国肯定要来找楚国的麻烦了。所以,在以秦国为首的三国联军还没有出发前,楚国就提前派了黄歇去访问秦国。
黄歇就是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其他三位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此时的黄歇虽然还没有成为春申君,但已经是楚国的重臣了。
黄歇知道,如果秦国真的联合韩、魏两国攻打楚国,那么楚国肯定是挡不住的。为了阻止秦国的行动,黄歇给秦昭襄王上了一封长长的奏书。黄歇这封奏书主要是围绕着利益问题展开的,而且重点强调了秦国的利益。
这封奏书的大概意思是:秦国现在国力强盛,接连打败了韩国、魏国和赵国,可谓战功赫赫,其他国家无一不忌惮秦国的实力。如果秦国能保持功业威势,收敛继续进攻的雄心,在已经占领的土地上广施仁义,消除后患,那么日后就有极大机会成为霸主。但是如果秦国想凭借自己军队和武器的优势,趁着战胜魏国的兵威,迫使各国君王向秦国俯首称臣,就有极大可能给自己招来后患。因为楚国灭亡会使韩国、魏国变得强大,现在韩国、魏国只是表面上与秦国亲善,目的是免除灾祸。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想欺骗秦国,因为秦国对于韩、魏两国并无再世的恩德,却有累世的积怨。韩国、魏国人中,父子兄弟接连死于秦国刀兵之下的,已近十代了。所以韩国、魏国只要不灭亡,终究是秦国的忧患。况且,秦国进攻楚国需要向世仇魏、韩两国借道,一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一定不会少。当秦国、楚国军队打得难解难分时,魏国会趁机出兵攻打宋国旧地,齐国也会向南攻楚来占领大片肥沃的土地。这样,齐国、魏国将会变得更为强大。与其如此,秦国不如与楚国亲善,联合起来进攻韩国,韩国必然屈服称臣。秦国控制华山以东的险要,占有九曲黄河的有利位置,韩王必定成为关内侯。这足以使魏王胆战心惊,许、鄢陵两城被困后,上蔡、召陵也将与魏都大梁无法来往。那时,魏王就成了关内侯。再使关内两个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向齐国索要土地,齐国西部领土便唾手可得。秦国的领土横贯两海,扼制天下,再威逼燕国、赵国,直捣齐国、楚国,这四个国家还没等到被痛击就会主动降服秦国了。
秦昭襄王看完这封奏书后,细细琢磨了几遍,觉得黄歇说得确实有道理,便听从了黄歇的意见,告诉白起停止行动。随后,他又辞谢了韩国、魏国的军队,送黄歇归国,并跟楚国缔结了睦邻友好的条约。
到了第二年,楚顷襄王派黄歇侍奉太子芈完去秦国做人质。秦、楚两国的纠葛暂时告一段落。
随后,秦国与魏国、楚国组成联军,进攻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