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不公平
充电到底是组织还是员工自己的责任?答案并不一致。我们建议:员工最好明白,充电乃是自己的责任。一个人具备真本事,任何人都抢不走,而且一辈子都可以用。充实自己,就是今天常说的终身学习。无时无地不需要学习,充电当然是自己的责任。
希望组织培育自己,当然也是一种正确的观念。不过自己的充电意愿高昂,才是充实自己的有力保证。
机会不会一生仅有一次,这一次拿不到,不必后悔。应该针对自己的弱点,力求充实,以便下一次机会出现的时候,好好抓住。要“度小月乃候时机”。时机不利时,要“守”、要“待”,叫作“度小月”,也就是说,并不是空等待,而是把握时间充电,增强自己的实力,随时有机会,马上可以表现出来。不等待干着急,空等待到时候还是拿不到。一个人的本事最要紧,不可不利用等待的时间,及时充电。如果希望获得合理的激励,那么充实自己实在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如图2-5)。
图2-5 耐心再等机会
激励的目的,无非在于引起被激励者内在的心理变化,使其产生预期的行为反应,以便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一般激励理论,大多偏重被动的刺激,寄望于管理者对员工实施有计划的刺激,使员工同样被动地产生反应。
我们则兼顾主动的部分,一方面自我心理建设,使自己产生正确的认知,相信有本事终究能够获得应有的激励;另一方面则不因得不到激励而觉得没面子,以致怨天尤人,更增加自己的阻力。等待、忍耐、充实,才是面对激励的修养。主动胜过被动,自己掌控自主权,总比受他人控制,随着他人的刺激而反应要好得多。自我充实、终身学习,永远不吃亏。
组织公正地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员工有本事的就可以好好表现,获得合理的激励。否则便受到纠正、批评,甚至指责或处罚,获得负面的感觉。
然而,由于工作机会有限,不能普遍提供,所以指派工作时,只能先让某些管理者认定有本事的员工来表现。于是,得不到机会的人,就会抱怨“不给我机会,根本不公平”,因而引起不平之愤。
不公平是事实,合理性也不容置疑。合理的不公平,才是真平等,叫作立足点平等。把有限的机会提供给有本事的人。人是不是有本事,要让别人来认定。保持良好的形象,乃是一个人有本事的必要表现。适当地保护或完善自己的良好形象,让管理者放心地把机会交给自己,才能够在合理的不公平气氛中,获得有利的影响力(如图2-6)。
平心而论,管理者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分配工作方面是不是恰如其分,是否合乎员工的实际状况。员工的绩效和工作的成果,乃是管理者的重大职责。
图2-6 合理的不公平
但是,大多数员工并没有这种体会和认知。上级指派工作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认为上级欺压好人,找他们的麻烦,看别人轻松的样子,心里很是委屈。相反地,上级把工作指派给别人的时候,他们却认为上级偏心,不把工作安排给自己,使自己失去表现的机会。这种矛盾心理,如果不能早日改变,恐怕任何激励措施也难收宏效。
凡事站在上级的立场想一想,然后才想自己的立场。求人不如求己,自己先弄清楚,再来要求别人,应该比较合理。
本节小结
自己有本事最要紧,充电是自己的责任。希望得到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就应该提升自己的实力并且适当地改善自己的形象,使上级对你具有信心,放心把工作机会交给你。有了机会却不能好好表现,势必损害自己的信用,不可掉以轻心。
思考
1.为什么说公正却不一定能够公平?
2.拿不到的时候,你是反求诸己,还是怨天尤人?结果有什么不同?
3.你喜欢不合理的公平,还是合理的不公平?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