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穿越成废材太子](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93/53183293/b_53183293.jpg)
第35章 朝堂对峙!
此语一出,除了文苑,几乎都震惊地看向太子!
“什么?”
尤其是贾南风,瞪大双眼的看向太子,支支吾吾的问:
“你能全部背出来?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虽然吵架了,但是这件事情是事关前途的!”
太子缓缓来到台阶下,拜了拜,没有理会那严厉质问的太子妃,只是对着皇后恭恭敬敬的施礼,
“儿臣有十足的把握,不然也不会在此信誓旦旦!”
崇祯心想:
“登基十七年,这些策论,朕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了,尤其是对异族的入侵和乱民的暴乱!这可是朕十七年来一直面对的事情!朕每日都努力攻读历史与进表,何况是这一小篇文章!”
但是,太子妃与皇后可没有这样的想法,“这转变得太突然了!”
皇后也觉得太子有些飘飘然!
“衷儿,母后知道你有心了,但是正如风儿所说!这事关你如何能够在群臣中立足的大事,真的不可儿戏!你的心意,母后心领了,但是这事我们还得从长计议!”
崇祯听罢,内心有些黯然,
“确实,现在让母后突然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如同帝王一般的策略,定然不会相信!”
一旁的笼烟急忙劝解:
“太子别灰心,这太子之位定然还是你的,只要你能够按照我等的安排的路走,一定安然无恙?”
“正是!”
贾南风一脸坏笑的看向崇祯!
崇祯本来想韬光养晦,静观其变,现在突然看向那贾南风的那双眼睛,心里一阵厌恶!
“母后!儿臣有信心,请给儿臣一次机会,不如现在来测试一番也可以!”
唰!
这次不只是皇后,就连文苑也大惊起来,立马小声在耳边道:
“太子,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真的能行吗?”
“好!”
那贾南风大叫,“你输了就要让文苑给我处置!”
“要是我赢了呢?”
“你想怎么样!”
贾南风看着太子的眼神,莫名间,一股强大的戾气!
“难道这白痴有绝对的信心吗?一个连一首完整的诗都背不出来的家伙!”
皇后也是一脸担忧,但是这个赌局是太子自己挑起的,
“是呀,衷儿,不要勉强,我们还有其他解决方法,没有必要为了一时之气,让…”
“母后,请书!”
只见太子的身上褪去了痴气,一股英气蓬勃而出,那青涩之感早已消散,换来的是皇后从来未有见过的成熟与陌生之感!
“母后,这文章,儿臣只需要一刻钟便能记熟!”
“真的吗?”
衷儿真的能在一刻钟背完吗?
……
式乾殿。
张华公然反对贾充的提议的两人,因为在他眼里,有更好的选择!
贾充一脸愤然,“这张华怎么老是和本公作对!实在可恶!我倒是要看他,举荐的是谁?”
司马炎也是好奇地看向一本正经的张华,他知道,只要张华提出来的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还没有等司马炎问,那贾充算先发问:
“那你觉得谁更合适呢?”
张华不卑不亢地来到殿中央,用洪亮的声音高喊:
文鸯!
此人的名字一出,顿时让众人愕然!
一些朝臣开始窃窃私语,相互议论起来!
“那个文钦之子?当年可是让景帝的受伤的男子!”
“是呀!那人可是有反骨,倘若任用他,就是放虎归山,到时候又和他父亲一样该怎么办?这尚书令到底在想什么?”
“此人不可用,不然胡虏未平,内乱又起!”
…
贾充见舆论甚嚣尘上,知道这是谴责张华的时候,立马大怒,对着他的鼻子就是一指,
“张华,你想谋反吗?你不知道文鸯是什么人吗?”
张华面不改色,用他那如同烈火的双眼看向贾充,
“贾公何意?这文鸯可是我大晋朝臣,为皇帝排忧解难乃是本分!怎么说是谋反呢?”
说罢,又对着皇帝跪拜道:
“微臣用自己的性命做担保,倘若文鸯有一点反心,张华愿意在此自刎!”
张华毅然决然地盯着贾充!
贾充看向张华的双眼,佯装坚强:
“张华!你的性命能和凉州上万的百姓相比吗?你想再让他和他父亲一般,成为大晋的隐患,现在外患未平,你想让大晋雪上加霜吗?”
张华:这文鸯早已投靠我们许久,而且其早已效忠大晋许久,那诸葛诞的覆灭不也有文鸯的一份功劳吗?
二人开始争锋相对,不停相互指责起来,底下的朝臣也开始相互抨击,有的没得乱说一通!
司马炎一脸无奈地看向两人!
这个场面,他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了!
……
在大晋初年,王朝看似稳固,但内部却暗流涌动。
此时尚书令张华虽然是司马炎的得力助手,其博学多才和深谋远虑得到许多人的赞赏,但是现在呢?
贾充等大臣联合起来,不管张华推荐任何官员与武将,他不管是有真材实料,还是浪得虚名,都立马否定了!
“别吵了!”
那司马炎一声大吼:“张华,你说!这文鸯如何能够胜任这番大任!”
张华微微一笑,说道:
“诸位大人,文鸯之才,我早有耳闻。此人勇猛过人,智谋出众,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将才。然而,举荐贤能,不可仅凭一面之词,还需综合考量。若贸然举荐,只怕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所以臣曾经几次三番的询问过他,甚至多次与他交谈,这才把他推举出来!”
司马炎见张华如此谨慎,心中暗自赞赏。
贾充等人的脸色一变,“想不到这张华竟然有备而来,看来早已做出了万全之策了!”
张华对司马炎继续禀报:
“陛下,臣经过多方考察,发现文鸯确有大才。
他不仅是位勇猛的武夫,而且是个至诚君子,他的忠诚可靠,是臣可以用性命来担保的,臣认为,文鸯足以胜任要职,还望陛下明察!”
司马炎听后,点头称赞:“张华所言极是,文鸯之才,朕也早有耳闻。既然如此,就依张华所奏,任命文鸯为征虏将军,镇守边疆!尔等还有任何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