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城旧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归来的沧桑与温柔 故城新颜的惊叹与陌生

在时光长河的幽深处,故乡的影像宛如一抹永不褪色的绮梦,时常在我心间悠然浮现。我坐在回乡的长途汽车上,车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不断变换,心却似被无形的手揪紧,往昔的回忆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波向我袭来。儿时的故乡,是我心底最柔软、最温暖的角落。那一条条狭窄且坑洼不平的土路,像蜿蜒的长蛇,穿梭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间。每逢盛夏,金色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翻滚,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泥土芬芳与麦穗的清甜气息。我与小伙伴们恰似一群脱缰的小野马,在田埂上你追我赶,笑声洒满每一寸土地。我们会为了抓住一只翠绿的蚂蚱而欢呼雀跃,也会在捉迷藏时藏进茂密的麦丛中,大气都不敢出。玩累了,便毫无顾忌地躺在那如绿色绒毯般柔软的草地上,望着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天马行空地畅想着长大后的模样。那时,村里的老房子参差不齐地错落着,屋顶的烟囱总会在特定的时刻冒出袅袅青烟,那淡淡的烟雾,如同故乡的轻声呼唤,是家的独特味道,是独属于故乡的、令人安心的烟火气。

随着汽车缓缓驶近故乡,我的视线被眼前的景象牢牢吸引,内心不禁泛起一阵强烈的惊叹。原本那满是车辙印与小土坑的土路,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宛如一条黑色的丝带,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路两旁原本空旷的田野,被规划得井井有条,一间间现代化的大棚如白色的巨兽般整齐排列着。我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疑惑与震撼,这真的还是我记忆深处的那个故乡吗?

踏入村子,我缓缓下了车,双脚踩在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往昔那些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老房子,大多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精致漂亮的小洋楼,它们色彩鲜艳,造型美观,仿佛是从时尚杂志里走出来的模特。曾经那些狭窄幽深、弥漫着童年欢笑的小巷,也已被拓宽得笔直平坦,路边还种上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娇艳欲滴的花草,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花朵轻轻摇曳,似在欢迎我这个久违的归客。我像一个迷失在迷宫中的孩子,脚步迟疑而缓慢,眼神中透着迷茫与陌生,小心翼翼地探寻着记忆中的痕迹。

“晓峰?真的是你!”突然,一个洪亮且充满惊喜的声音在我身后如炸雷般响起。我猛地转身,只见儿时的好友大力迈着大步向我走来。他身材魁梧壮硕,如同一座移动的小山,脸上洋溢着热情似火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阴霾,眼睛里闪烁着毫不掩饰的惊喜光芒,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大力,好久不见。”我激动地喊道,声音微微颤抖,赶忙迎了上去,一把紧紧抱住了他。

“你可算回来了,咱这村子变化大吧?”大力用力地拍着我的肩膀,那手掌宽厚有力,每一下都带着他独有的热情与豪爽,爽朗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太大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我有些感慨地说道,眼神仍在四处游移,试图从这全新的景象中找到一丝旧时的影子,话语中满是对时光变迁的无奈与惊叹。

“走,先去我家坐坐。”大力不由分说地拉着我的手臂,那力量大得让我无法抗拒,只能顺着他的脚步前行。

路上,大力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兴奋地跟我讲述着村子的变化:“这几年啊,村里搞起了特色农业,种上了大片的有机蔬菜和水果,还建起了规模不小的加工厂,大家的生活水平就像坐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你看这些房子,都是这几年新盖的。还有那边的广场,晚上可热闹了,大家都在那跳舞、健身呢,就像城里的大广场一样。”

我一边听着,一边像个好奇的孩子般四处张望,努力让自己适应这全然陌生又充满魅力的故乡。走着走着,我们路过了曾经的小学。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目光被那焕然一新的校园深深吸引,记忆的闸门瞬间被打开,往昔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时的学校,不过是几间破旧不堪的瓦房,墙壁上满是岁月斑驳的痕迹,仿佛一位满脸皱纹的老者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操场则是一片尘土飞扬的空地,每当风起时,黄沙漫天,让人睁不开眼。冬天,教室里没有暖气的庇护,我们只能在寒冷中瑟瑟发抖,手脚被冻得红肿麻木,却依然紧紧握着铅笔,认真地听老师讲课,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夏天,闷热的教室里仅有几把破旧的风扇在头顶吱呀吱呀地艰难转动,仿佛随时都会散架,我们在课间会如潮水般涌到操场边的水龙头下,用凉水疯狂地洗脸降温,水滴溅落在身上,带来片刻的清凉。

而如今,眼前的校园里矗立着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高大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操场铺上了崭新的塑胶跑道,那鲜艳的红色与绿色相互映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操场上还配备了各种各样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单杠、双杠、篮球架等一应俱全。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地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悦耳,在空气中久久回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与无尽的活力。

“想进去看看吗?”大力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与期待。

“好啊。”我微微点头,心中满是对故地重游的憧憬。

我们走进校园,正巧遇到一位老师带着一群学生迎面走来。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姑娘,面容和蔼可亲,如春日暖阳般温暖人心,眼神温柔似水,仿佛能包容世间一切。学生们则像一群活泼的小麻雀,好奇地看着我,叽叽喳喳地议论个不停,那纯真无邪的模样让我不禁会心一笑。

“李老师,这是我儿时的好友晓峰,他回来看望故乡,顺便来学校看看。”大力热情地向老师介绍道,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欢迎欢迎,这学校变化可大了,和以前不一样了吧?”李老师微笑着对我说,声音轻柔悦耳,如同春风拂面。

“是啊,变化太大了,真让人不敢相信。”我说道,眼神中仍带着一丝未消散的惊叹,心中对时光的力量感到无比震撼。

从学校出来后,我们继续往大力家走。路上,我看到一些老人悠闲地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晒太阳,他们脸上的皱纹如岁月的刻痕,每一道都诉说着生活的故事,此刻却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是对这美好新生活的无声赞美。虽然村子的外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份质朴和温暖,却如深埋在地下的树根,始终未曾改变。

到了大力家,他的父母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我,便热情地迎了上来。大力的母亲快步走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那双手粗糙却十分温暖,她仔细地端详着我,眼神里满是慈爱与怜惜:“哎呀,晓峰都长这么大了,小时候你可调皮了,经常来我家蹭饭吃,那时候你就像个小馋猫。”

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泛起一抹红晕,笑着说:“阿姨,那些年多亏了您的照顾,您做的饭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呢,特别香。”

大家围坐在一起,屋内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大力的父亲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缓缓放下,开始给我讲述村子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他的眼神中透着自豪与欣慰,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咱们村啊,以前就是个普通的小村子,大家都靠种地为生,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后来,村里来了几位专家,说咱们这土壤适合搞特色农业,于是大家就齐心协力,一起搞起了有机种植。刚开始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是没有人放弃。慢慢地,咱们的农产品打出了名气,收入也越来越多,这才有钱盖房子、建广场……”我静静地听着,心中对故乡的陌生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衷的敬佩和欣慰,仿佛看到了乡亲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努力奋斗的身影。

这时,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小时候,父亲总是天不亮就扛着农具去田里劳作,他那坚毅的背影在晨曦中渐行渐远,古铜色的皮肤上挂满了汗珠,却从不喊累。有一次,我跟着父亲去田里,看着他熟练地挥舞着锄头,我也想试试。父亲笑着把锄头递给我,手把手地教我,他粗糙的大手包裹着我的小手,耐心地说:“孩子,这锄头要这样拿,用力要均匀。”可没几下,我就累得气喘吁吁,父亲摸摸我的头,眼神里满是关爱与鼓励:“累了就歇会儿,这活儿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

母亲则在家里忙里忙外,洗衣做饭,操持着家中的一切。她温柔的目光时刻关注着我,无论是我在灯下写作业,还是和小伙伴们在外面玩耍。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闯了祸,被老师批评,满心委屈地回到家。母亲看到我红肿的眼睛,心疼地将我搂在怀里,轻声安慰:“孩子,别怕,有妈在。不管发生什么,跟妈说说。”她的怀抱如同避风的港湾,让我渐渐平静下来。而父亲,知道事情后,虽然严厉地批评了我的错误,但随后又耐心地教导我如何改正,他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傍晚,大力带我去了村里的广场。此时的广场上灯火辉煌,如同白昼。音乐声缓缓响起,仿佛是一场盛大演出的前奏。村民们从四面八方纷纷聚集过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脚步轻快。女人们身着色彩鲜艳的舞蹈服,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动作优美而整齐;男人们则在一旁的健身器材上锻炼着身体,或拉伸,或举重,展现着力量与活力。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像一群自由自在的小精灵,他们手中拿着各种小玩具,欢笑声、呼喊声与音乐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在这里,我看到了故乡传统习俗的延续与变化。比如,每年农历新年,那是故乡最热闹非凡的时刻。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年味就逐渐弥漫开来。这一天是祭灶节,家中的长辈会早早地起来,将灶台擦拭得一尘不染,然后端出一盘盘精心准备的供品,有又甜又黏的麦芽糖,寓意着灶王爷上天后能多说些甜言蜜语;还有新鲜的水果、宰杀好的家禽等。长辈们神情庄重,点燃香烛,朝着灶王爷的神像虔诚地祭拜,嘴里念念有词,祈求灶王爷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五谷丰登。孩子们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偶尔也会被长辈叮嘱几句要乖巧听话,不然灶王爷会在天上告状。而如今,虽然很多家庭都用上了现代化的厨房设备,但祭灶仪式依旧被保留了下来,只是形式上简化了一些,供品也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食物,还会有一些精美的糕点和鲜花,年轻人们也会用手机记录下这一时刻,分享到社交网络上。

关于祭灶节,还有个传说。相传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帝贬谪到人间,当了“东厨司命”。他负责记录一家人一年的善恶之事,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便要上天向玉帝禀报。人们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美言几句,就会准备各种美味的供品来供奉他,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到了除夕,贴春联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大早,全家老小齐出动,孩子们负责递春联和福字,大人们则拿着刷子,沾上糨糊,仔细地将春联贴在大门两侧,福字倒贴在门上,寓意着福到了。那一幅幅写满吉祥话语的春联,如“红梅迎春笑,玉兔踏春来”,不仅为家门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更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望。有句俗语说得好:“二十八,贴花花”,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忙碌又欢乐的场景。

年夜饭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顿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红烧鱼,寓意着团圆的饺子,还有各种家乡特色美食。大家欢声笑语,互相分享着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共同展望新的一年。在这温馨的时刻,长辈们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用红包传递着对晚辈的关爱与祝福,孩子们则兴奋地接过红包,磕头致谢,那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屋内。正如谚语所说:“小孩盼过年,大人忧没钱”,过年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无尽的欢乐与期待。

还有那传承已久的舞龙舞狮表演,每逢重大节日或者村里有喜事的时候,就会热闹非凡地开场。只见一条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巨龙在舞龙者的手中上下翻腾,犹如在云海中穿梭遨游;旁边的狮子也不甘示弱,或跳跃,或翻滚,活灵活现,仿佛真的赋予了生命。舞龙者们身姿矫健,步伐灵活,配合默契,巨龙在他们的舞动下仿佛有了灵魂。而舞狮者则通过巧妙的动作和表情,将狮子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村民们会簇拥在周围,欢呼雀跃,掌声雷动,脸上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喜悦。如今,舞龙舞狮队不仅在村里表演,还会到周边的城镇去展示,成为了故乡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整个村子便沉浸在一片热闹与喜庆之中。孩子们穿着新衣,兜里装满了糖果,兴奋地在巷子里奔跑嬉戏,相互炫耀着自己的压岁钱。大人们则走家串户,拜年问好,彼此祝福着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每到一户人家,主人都会热情地端出瓜子、花生、茶水等招待客人,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新一年的计划。

而在这欢乐的背后,也有着一些古老的讲究。比如初一这天不能扫地,因为人们认为扫地会把财运扫走;也不能动剪刀,以免新的一年里招惹口舌是非。这些习俗虽然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却体现了故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的尊重。

说起春节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