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写情书
过了一刻钟。
在汴梁城,平安商行旗下的一间茶楼内。
今天茶楼对外停业。
然而,此时紧闭的茶楼大门内,却摆满了丰盛的茶点。
此外,还有茶楼的镇店茶师在此,她焚香洗手,精心煮茶。
空荡荡的茶楼中,奴仆早已被遣散,只有一位中年男子静静地等待着,见到那面具男子进来,他立即恭敬地上前迎接:
“属下拜见公子。请公子安坐。”
众所周知,平安商行有八大掌柜,以大掌柜为首。但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这平安商行属于一位戴着面具的神秘公子。
徐子固在茶座上坐下,淡淡地问道:“晶月玉尊,准备好了吗?”
“请公子过目。晶月玉尊,是数百年前西域第一大国——晶月国的国宝,随着晶月国的灭亡而流落民间。相传其中藏有一幅藏宝图,谁能够解开它的秘密,就能获得晶月国的宝藏。这样一件无价的宝物,在黑市上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寒泉幽兰。”
大掌柜轻轻地掀开桌上那只精致的锦盒,将其郑重其事地推至徐子固的面前:
“霹雳堂竟然如此贪婪,竟敢用这等物品来与公子进行交换。”
这便是平安商行与霹雳堂间交易所涉及的核心内容。
晶月玉尊,以之换取寒泉幽兰。
徐子固的目光落在晶月玉尊之上,面色淡然,毫无波动。
他对传说中的宝藏并无太多兴趣,即便这物品价值连城,只要能换取到能够救人性命的药材,那么便已足够珍贵。
“双方各取所需,这是一笔互利共赢的交易。”徐子固语气平和地评述道。
大掌柜立刻转变了话题,“只要能换得公子所需之物,那么这件物品便算得上是幸运的了!我们与霹雳堂的交换事宜已定,将在三日后于闽川举行。公子,是否需要属下亲自走一趟?”
“不必,我亲自前往。”徐子固回答得毫不含糊。
大掌柜心中愈发感到困惑。公子不惜一切代价所要寻找的奇药,竟然还亲自出马。
那么这奇药究竟是为谁所准备?
大掌柜自然不敢过多询问,转而说道:
“公子,属下还有一事需要禀报。您之前吩咐处理的那些商铺事宜,已经全部料理妥当。只是,对方抬出了端王府的名号……”
尽管大掌柜对唐氏并未予以理会,但是提及端王府——西魏王朝的定海神针,又有谁能够不慎重对待?
是否与端王府为敌,这是必须立即请示公子的事情。
“无需理会。”徐子固依旧语气平淡。
大掌柜恭敬地领命,“遵命。”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我们公子果然是手段通天,连在端王府内也有人脉可以倚重。
……
在汴梁知府的宅邸内。
知府热情地向展伯昭介绍道,“展公子,这里汇聚了我们汴梁所有已娶妻室的青年才俊,他们定能替世子解决心中的烦恼!”
“确实如此,我会在世子面前美言几句。”展伯昭轻轻摇动着手中的羽扇,满脸堆笑。
作为一位纨绔子弟的随从,展伯昭早已深谙如何扮演一个称职的纨绔跟班。
汴梁知府听闻此言,那张老脸上笑纹纵横,目光扫过众多才子:
“今日老夫之所以邀请各位前来,正是为了替端王世子挑选十篇最为出色的情书。各位才子尽情发挥,若能获得展公子的青睐,那么老夫珍藏的字画便将作为答谢之礼赠送。”
众才子们纷纷激动起来,暗地里交头接耳。
“知府为了讨好端王府,真是厚颜无耻至极。竟然召集我们到此,专为那个纨绔世子炮制情书。”
“既如此,你为何还在那里挥毫泼墨?”
“你真的懂吗?如此绝佳的机会,岂能轻易错过?”
固然,有一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对那些纨绔子弟保持着高傲的疏离,对他们的事务不闻不问。
然而,大多数人却对此趋之若鹜。
有人好奇地探问:“展公子,敢问那位世子希望看到怎样的情书?这封信又有何特殊用途?”
展伯昭笑容满面地回答:“自然是为了寄给世子妃。我们尊贵的世子近日新婚不久,便与世子妃分隔两地,他渴望寄去一封充满爱意的家书,以慰藉彼此的相思之情。然而,世子尚属情书初试,不知如何下笔,因此特来向我们求教。”
“世子对世子妃的爱意真是深沉如海,令人动容!”汴梁知府不失时机地颂扬道。
展伯昭虽然对自家世子如何突然陷入情网感到困惑,但仍坚定地点头:“这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宴会结束时,展伯昭手捧一堆情书,心满意足地离去。
……
夜幕降临,书房内。
“世子,您不妨看看这一封,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情感。他视其娘子为生命之重,愿为她付出一切!”
“而这封,描述了与娘子别离后的刻骨相思,思念成疾,几近病态。字句如泪,情感真挚,相信娘子收到后定会泪流满面,感人至深。非常适合新婚夫妻的别离。”
“还有这封……”
徐子固面无表情地目睹展伯昭拆开十封情书。
“这,究竟,是情书吗?”
这犹豫的语调,让展伯昭立刻察觉到世子的不满,他忙不迭地解释:
“或许是我的鉴赏力不够,挑选的这十封您不喜欢。我那里还有更多……”
“不必再看了。”徐子固挥挥手,决绝地说。
他已经确定,那些肉麻的誓言和海誓山盟,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写就。
徐子固拿起笔,写了一封简明扼要的平安信。信中言语官方,直截了当,没有一句多余之词。
最后,他想到那个泪眼婆娑地望着他的小姑娘。
她收到这封信,应该不会哭泣吧?
徐子固稍作停顿,然后说:“展伯昭,去我的珍宝库中挑选一幅古画,与信一同寄回去。”
据说,宁姝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送她一幅画,或许能让她高兴些。
……
在那遥远的时光,车马缓缓,书信也缓缓。
然而,弹劾的奏折却如飞般传速。
宁姝还未收到徐子固的信,而徐子固为宁姝写情书的风波,却已经传遍了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