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8章 福德正神
看那些人的打扮,很明显的是分作了两拨。
有时候这人的行为气质,打眼一看就能瞧出来不同,都不需要刻意去分辨,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观其形、辨其实”吧。
那两拨人,一拨明显的土大款,大金链子脖子围,穿在身上的衣服也是突出一个暴发户。
为首是一个身高体大,剃着青皮的壮汉,小眼阔鼻,紧身黑T恤下啤酒肚高高隆起。
他正站在人堆里,冲着另一拨人大吼大叫着,粗短的手指不停用力虚戳,嗓门震天响。
在他后面,男男女女各有几名,都是吵架的好手,别的不说,就嗓门都不比他小到哪里去。
而另一拨,跟他们吵架的那伙人,则是一口闽语,衣着简朴,头发也用发泥打理得油光发亮。
不过简朴可不等于贫穷,仔细去看他们的衣服,都是上好的绸子。
两拨人你来我往,谁也不肯在言语上落了下风,大太阳暴晒下,争得那叫一个脸红脖子粗。
听他们的意思,应该是在停车上起了矛盾。
毕竟这村子可见的条件落后,也不可能修什么专门的停车场之类,不过有些奇怪的是,明明两伙人都很有钱的样子,却不知为何来这里平白受气?
姜明等一行人望见,不禁多看了两眼,而他们的出现也被那两拨人所注意到。
只见两拨人都下意识地转来视线,略略打量几眼后,又继续争吵了起来。
“走吧。”
楚浩不是那种闲得无聊喜欢看热闹的性格,对其他人低声说了一句,众人应声,经过吵架的人群,继续往前走去。
到了这里,他们已经进入到了村民聚居的范围,土路也变得相对坦实起来,偶尔还能看到几个行路的村民,都晒得黢黑。
村民看到他们,也仅仅只是瞟了一眼,便继续自顾自地走起路来,姜明注意到了这一点,却没有多说什么。
要说起来,这却是个很值得关注的点。
村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不可能天南海北四处奔,说得不好听点,他们平时见得世面也不会多到哪去。
可一路行来,遇到的村民却都对他们习以为常的样子,似乎在对方看来,他们并不是什么很值得稀奇的存在。
再往前走,是一小片空地,几个老头老太太坐着小竹凳,扇着蒲扇凑在一起闲聊,看到他们几人,也同样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
只不过在这基础上,还多了一些对生人的警惕。
“我们这样瞎找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问问他们吧?”
姜明冲楚浩等人使个眼色,然后跑到了这帮老人身边,比划着和他们交流了起来。
因为同一语种的缘故,主神并没有对此进行翻译,姜明不熟悉当地的方言,费了半天劲也没扯个明白。
结果还给这帮老人聊出警惕心了,一个个上下打量起了他,以为他是什么不怀好意的家伙。
最后还是楚浩出马,满脸堆笑地走上前来,一开口就是老道的本地腔调。
也不知道他跟那村民聊了什么,逗得那几个老头老太笑得前仰后合,最后一个老头一拍大腿,说我带你们去。
楚浩施施然回到众人身边,表情淡然,然而这番操作却给姜明他们都看愣了。
阿瑞斯问起,他便用英语解释道:
“其实没什么,我说自己是来给家里老人求个平安的,问他知不知道土地庙在哪。”
“就这?我看他简直热情得想拉你回家吃饭,话说你是什么时候学会这口方言的啊?”
张恒惊讶不已。
楚浩耸耸肩,一副“别叫,常规操作”的表情:
“东亚的道德体系里,孝心一直是德行之首,用给长辈求平安的说法,比较好引起老人的共情。
至于方言么,我听他们说话,现学的,其实挺简单,只需要模仿发声习惯就行了......”
原来这算挺简单的么......
众人不知道该说什么,都是好一阵儿的无语。
不过不管怎么说,土地庙的准确位置也终于是找到了,在村民老头的带领下,众人马不停蹄。
路上楚浩同老头闲谈着,有一搭无一搭地套着情报。
“也不知道你们怎么都爱来这儿,不就是一间破庙么,搞得那么大动干戈哦。”
楚浩笑着回道:“我也是听几个长辈说的,原来这间庙还挺有名的吗?”
老头扇着蒲扇,慢悠悠走在前面,老神在在地道:
“何止,每年都有不少人专门跑过来,就是为了上柱香,我在这里待了一辈子了,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
话是这么说,老头却一脸淡淡的得意之色,看起来自己家乡能出名,他也是与荣有焉。
听到这里,姜明忽然想到,不久前路上遇到的那两拨人,不会也是来找这间土地庙的吧?
他小声地对楚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者显然也想过这种可能。
略一沉默后,楚浩佯装无意对那老头说道:
“那既然这么说的话,想必这间庙一定很灵了,您老见识多,寻常小事肯定是不放在眼里啦!”
被楚浩捧着,老头很是受用,话匣子也是大大打开,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灵不灵的不知道,不过那庙倒是很有点来历,在我年轻那会,还听说过这么一事儿......”
说是在大概30年前,有一个年轻人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心想横竖都是死,死在外面也好过饿死在家里。
于是就一咬牙,一跺脚,拿上了家里仅有的几块干粮,背着离开了这里。
那会儿海的另一头,刚刚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一时间各路下海经商的人是数不胜数。
用现在的话反过头来去描述,那就是一个“遍地是机遇,拿着麻袋装钱”的时代。
年轻人靠着一股不服输的狠劲儿,再加上脑子灵活,在两头之间做起了倒买倒卖的活计,或许该是他发财,渐渐地,还真让他做出了一番事业。
等十多年之后,他已经成为了风光无限的大老板,也在某一天时荣归故里,回到了自己这落后的家乡。
而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缮了山后的一间破土地庙。
谁也不清楚他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就连他自己,也是讳莫如深,不肯告诉别人。
只知道他拿出了不少钱,将一间原本也就一平米不到的小庙,修得很是气派,还雇佣了专人来打扫和留驻。
此后大老板每年都会回来一次,直至他死后,也就是近几年,才没有再来。
不过虽然大老板本人没有说,外界听说的人,却捕风捉影地传起了一个说法:
据说那间土地庙有神灵居住,大老板困顿之时的住所,也在那土地庙不远的地方。
而之所以他选择外出闯荡,后来起势发财,一路坐大,也是靠着这位神灵的暗中庇佑。
这个说法引得乡里乡外不少人趋之若鹜,也来上香参拜,但很可惜的是,却没怎么得到灵验的结果。
于是当地人很快便丧失了热情。
反倒是外地的人,近几年却来得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村民们看到他们并不显得意外的原因。
“好了,就是这儿了,你们要找的庙。”
老头停在了一处庙门前,对众人说道。
众人纷纷看去,这庙宇修得果然气派,青瓦高墙,飞檐斗拱,一对刷着红漆的大门向内开着,里面青烟缭绕,香火的气味很重。
把他们带到地方,老头也背着手离去,楚浩感谢了之后,转回头来继续打量起了庙门。
目光锁定,在那门扉的上方,一块棕色木牌书写着苍劲的几个大字:
“福德正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