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影响要素的统计分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增长。但是,与这不相协调的是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较差的生活水准所引起的城乡差距的扩大。解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的“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中央的头等大事。为了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我国政府推出了农业税改革、缓和劳动力流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多项措施,但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差距依然巨大。其中,在自然生活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居民户的脱贫致富是难点,信息不畅、交通不便、资源贫瘠等地区因素都成为提高农村居民非农业收入的障碍;并且,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都有可能发展为民族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沿海地区经济得到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开始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协调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我国把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并确立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先后制定和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以及主体功能区战略等,由此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基本形成,全面实施。

从另一个方面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意味着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最优先到重视民生的转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长期战略,2006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轨道的“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将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建设重点。

经济增长是民生之本,为了提高居民生活水准,本研究带着这样的认识去进行实证分析。这是本书研究经济增长因素和生活水准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并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地区间资源的差异能给农村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是本书关心的焦点。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拥有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吉林省农村地区。本书对影响生活水准的地区因素、产业生产力、地方财政做了全面分析,并从横截面、时间序列的角度进行了立体考察,对地区类型进行了划分,为制定适应地区特点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本书选择了三级行政区的县域地区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在充分认识吉林省存在地区差距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业内部要素和农业外部要素出发,分析出影响生活水准的重要因素——地区经济因素和地区产业因素,进而提出地区协调发展的建议。因此,本书根据二次统计资料,从横向角度对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影响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

其次,从横向分析中得出,地区生活要素的农业内部因素和农业外部因素,对生活水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进一步从农业内部因素和农业外部因素来考察生活水准的影响因素,从横向的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本书根据对影响因素的推移分析,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相似的县域地区提供政策参考。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预测拥有2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传统农业县和新兴工业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形式上的差别。因此,本书以农业生产因素指标和社会经济因素指标为中心,收集了时间序列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得出农业生产力(主成分)和社会经济力指标(主成分),然后对农村经济生活水准进行三期比较分析。

最后,根据影响农村生活水准的社会经济力和农业生产力的主成分分值进行了地区类型化和区域间对比,从而揭示类型化地区的特性,总结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影响要素。

本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对研究背景、问题意识及研究课题进行了论述,并对先行研究进行了总结。

第二章阐述了本研究引用数据的分析框架、方法和步骤;对研究中引用的数据进行了加工,并详细阐述了数据加工处理的依据和过程。

第三章以解释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结构和要素构造为目的,进行主成分分析,论述因子分析过程并解释它的含义。首先,根据假设分类的12个一级指标体系由147个变量合成。对每个一级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40个新指标(主成分),在主成分分析中采用了共同度的设定,设定值为,排除0.5以下的原始变量后,再进行主成分分析,直到全部一级指标体系中的变量的共同度大于或等于0.5为止。这就保证了从原变量空间到公共因子空间的转化好的同时,大量收集的数据的一致性,减少了由人为的惯性思维造成的失误。其次,为了减少对被解释变量(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影响因素的丢失,本书采用了特征值在1以上、贡献率在80%以上的标准确定主成分个数。从农业内部要素的指标体系中,将60个原变量浓缩成15个主成分;从农业外部要素的指标体系中,将35个原变量浓缩成13个主成分;在中介变量中,农业生产力由20个原变量浓缩到5个主成分,工业生产力由10个原变量浓缩到4个主成分,地方财政由8个原变量浓缩到3个主成分,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由16个原变量浓缩到5个主成分。最后,用上述分析中得到的主成分数量,进行相关分析、路径分析,揭示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和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影响要素,具体分析过程见第三章。

第四章对影响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规定要素,进行了时间序列的考察。在时间序列考察中,运用了回归分析法,得出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力对吉林省农村地区生活水准的影响差别巨大,并对比了3期的要素变化。

第五章为考察吉林省整体的发展情况,利用3期的影响要素(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在聚类分析中选取的样本距离测量方法是欧几里得度量法(euclidean metric),小类合并的方法采用了离差平方和法(ward method)。通过观察3期的类型间变化,得出8个相对稳定的地区类型。我们发现,在类似地区要素(农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力)的条件下,类型地区内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状况。这一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域地区间相互借鉴经验的可能性的依据。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本书的研究结果、研究不足及课题后续研究方向。

本书主要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首先,从横向分析中得出,对中介变量的影响要素最有解释力的是化肥、机械普及率。吉林省作为中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一直在大力普及农业技术,且农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这依存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灌溉设施的完善和农业机械的普及;此外,吉林省以化肥聚集型投入为特点的亚洲农业发展模式,符合现有的吉林省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需求。

其次,对农业生产力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玉米耕种面积比重(主成分)。玉米耕种面积比重越高,说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力越高。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构的原变量,玉米耕种面积比重越高,意味着在斜面25度以上的山坡地,大豆耕种面积越少。这样的特征反映出吉林省耕种农作物的品种结构。另外,“退耕还林还草”措施中的重要一环是斜面25度以上的山坡地的还林工程,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的斜面25度以上的山坡地的耕种面积的减少,导致农作物耕种面积的减少,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最后,“农业资本投入-土地”一级指标体系中得到的优质经济作物耕作面积(主成分)对农业生产力产生了直接影响,且是反向影响。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构的原变量可知,有效灌溉面积越大,经济农作物耕种面积就越大,农业生产力就越低。总体而言,除玉米、大豆、水稻以外的传统耕种品种(如人参、麻、蔬菜等经济型农作物)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具有负向作用。由此可见,吉林省经济类农作物的耕种面积小、农业资本投入少、没有形成资本劳动聚集效果。

综合以上分析,吉林省生产力高的农村地区属于玉米耕种面积比重高,机械、化肥普及率高的地区。上述地区的经济类农作物的耕种面积有限,属于以传统耕种农业为主的地区。

尹元福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