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仁义的宋襄公
宋襄(xiāng)公[1]讲究仁义,认真治理国家,提升了国力。他总想像齐桓(huán)公[2]那样,成为诸侯霸主。大臣劝襄公说,宋国是小国,不要去争当霸主,但他不听。
襄公召集一些国家的国君,举行会盟[3]。可是,楚成王[4]突然站出来跟他争盟主的位置。
襄公听说郑文公[5]支持楚成王,非常生气,于是决定攻打郑国。楚成王为了帮助郑国,就派军队去攻打宋国。
宋楚两军在泓(hóng)水相遇交战。宋军已经排成阵势,楚军却还在渡河,一半儿已经到了河这边,一半儿还在河那边。
司马子鱼[6]对襄公说:“敌军人数多,我军人数少,恐怕寡不敌众。要战胜他们,只有趁现在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河时,出其不意进攻。时机不可失,请快快下令进攻吧!”襄公摇摇头说:“不可。”
楚军渡过河以后还没有排开阵势,子鱼又对襄公说:“机会不能再错过了,快趁楚军还没有列阵的时候,传令进攻吧!”襄公还是摇摇头说:“不可,不可!”
等到楚军已经排成阵势,襄公才传令进攻。宋军被打得大败,襄公的大腿也受了箭伤,那些跟随襄公做护卫的卿大夫子弟都被消灭了。国都的人们很生襄公的气。
襄公却很固执地说:“古时候君子有仁义之心,跟敌人交战的时候,已经受伤的,便不再伤他;头发花白年纪大的,就不抓他。而且古时候君子作战,不靠关塞险阻取胜。敌军没有列成阵势,也决不肯击鼓进攻。此次战役,我能不失古君子之道,虽败犹荣!”
子鱼反驳他说:“你的话完全是外行,不懂得战争。战争的目的在于杀敌求胜。敌人受伤未死,尚能害我,我为什么不能再伤他,让他完全失去战斗力?凡是来攻打我的敌人,哪怕是八九十岁的老公公,也要抓起来,管他头发白不白!如果你因为敌人已经受伤就爱惜他,不肯伤他第二次,那还不如直接让他来杀你,你别还手。如果因为敌人年老就爱惜他,不去抓他,那还不如索性投降敌人,又何必跟他们打仗呢?楚国是我们的劲敌,楚军过河和没有列阵的时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机会,你就算趁这个时候进攻还不一定能赢呢,怎么能放过机会。用兵本来就是只讲利害、不讲仁爱的。既然只讲利害、不讲仁爱,那么趁对方薄弱时攻击,就是可以的。敌军队伍混乱、没有列阵的时候,我们一鼓作气,迅速进攻,正是取胜之道,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襄公受了伤又吃了败仗,只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养伤,当霸主的愿望也落空了。
[1]宋襄公:子姓,名兹甫。宋国是周朝的诸侯国,开国君主是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宋国人是殷商人的后裔。
[2]齐桓公:姜姓,名小白。他用管仲做宰相,尊王室,攘(rǎng)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多次担任诸侯盟主,是“春秋五霸”之首。
[3]会盟: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春秋时代,诸侯国为了抵御侵略或联合作战,都会举行会盟。会盟时要选出一位国君担任领袖或主持者,称为盟主。
[4]楚成王:芈姓,熊氏,名恽,楚文王之子,楚武王之孙。
[5]郑文公:姬姓,名踕(jié),郑厉公之子,郑庄公之孙。
[6]子鱼:目夷,字子鱼,宋国大臣和贵族。宋桓公之子,宋襄公之庶(shù)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