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语
中国开始步入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的黄金时代,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金融公司开始进入和深耕消费金融行业,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对市场的快速响应和产品的快速迭代及结合互联网和金融数据的风险控制越发重要。如何建立业务流程,从产品设计、获客到客户管理;如何利用量化的方法驱动业务中每个阶段的决策;如何建立高效协作、权责分明的管理架构;如何制订计划穿越经济周期;业务的核心:如何平衡风险和回报;这些都是消费金融行业里重要的问题。本书对消费金融的管理做出了详尽的叙述,对上述问题给出了答案,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填补了市场上关于消费金融方面书籍的空白。
——融360CEO 叶大清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消费金融业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国内方兴未艾的消费金融行业具有实操的指导意义。小额分散是消费金融的特点,利用大数据原则通过概率进行管理,从而引入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明确管理指标体系和风险管理原则作为业务发展指导是本书的主线。译者具有多年消费金融的实战经验,对作者意图的把握非常准确到位。
——小米金融前CRO 陈曦
我和张宇在美国的Capital One有过十几年的交集。他是公司里面公认的风险模型技术大牛,引领了几代风险模型的升级换代,带来极大的业务价值。他对事情的好奇心、对业务的不停探索和学习,对我个人也非常有启发。很高兴看到他在百忙之余,为国内消费信贷的同行翻译引进了这本实用的业务指导书。在美国,量化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大概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包括Capital One在20世纪90年代起家,依靠纯线上、数据化的模式,在风险极高的次级贷款市场拓展信用卡业务,经历了几次经济危机而持续发展,其中的经验值得借鉴。本书深入浅出,系统性地从准入、授信、贷后管理,直至催收环节,细说如何展开业务、判断业务的价值,以及有效管理风险。虽然里面有些细节,比如通过直接邮件(direct mail),也就是寄信的方式来获客,在智能手机走天下的中国不适用,但是,不管载体如何改变,信用和信用风险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用他山之石,帮助业务稳健前行,对于消费信贷从业者在未来几年尤为重要。
——蚂蚁科技全球信贷服务总经理 余泉
中国正迎来普惠金融的大潮,这个行业的一端是数以亿计的有小额信贷消费需求的大众,而另一端是大量涌入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行业的从业弄潮儿。在这个纷繁激进的年代,如何精准地透过现象看本质,搭建以数字驱动为核心竞争力的消费金融业务体系,应该是每一个消费金融从业人员的必修课。本书很好地弥补了这方面中文专业书籍的空白,我将它强烈推荐给每一位对消费金融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和从业人员!
——Mindigtal联合创始人兼COO 粘旻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