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完善的公共治理体系是中国质量革命的保障
完善的公共治理体系是中国质量革命的重要保障。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础保障。衣、食、住、行各领域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需要的不仅仅是企业等组织的自觉,还需要有完善的公共治理体系的支撑。质量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基本权益,甚至还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完善质量公共治理服务体系,遵照市场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与要求,通过“简政放权”,明确质量公共服务的范畴、具体流程和细则,最终目的是要提供高效、精准的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那日苏. 全面质量管理与日本的崛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理性的成功融合[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6):57-60.
[2]李枫. 从日本企业的质量经营认识管理移植[J]. 比较管理,2012,4(1):89-97.
[3]约瑟夫·M. 朱兰. 朱兰自传[M]. 上海朱兰质量研究院,译.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79.
[4]倪建文. 论中国企业质量文化的培育:基于美、日两国质量文化的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100-103.
[5][6][7]宋明顺,方兴华,刘璐. 美国解决质量危机的启示[J]. 中国质量,2011(9):53-55.
[8]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质量提升与国家强大:日、美、德质量经营战略及其启示[J]. 上海质量,2011(4):31-33.
[9]徐建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N]. 中国质量报,2018-03-29(4).
[10]巫云仙.“德国制造”模式: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4(3):144-166.
[11]张超,唐杰.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制度动因、要素保障与实现途径——兼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J]. 湖南社会科学,2021(3):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