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质量革命
一、中国质量革命的背景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国质量管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6年,国务院发布了《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这是我国首个质量发展纲要,提出了提高我国主要产业整体素质,使我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跃上新台阶的目标,标志着我国开启质量变革创新的新征程。
进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质量发展新时代。2003年,国务院审议通过《认证认可条例(草案)》,我国质量管理由此与国际接轨,成为全球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最多的国家。2004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志着我国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年后,质量管理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2012年1月,国务院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这是我国质量发展新的里程碑。2014年,中国质量奖设立,表彰了中国企业质量管理模式,标志着中国质量进入变革创新时代。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标志着中国质量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我国的质量管理从学习国外经验逐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随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进而推动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品牌、中国管理也走向世界,不断扩大中国质量的国际影响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凸显,质量水平的提升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够坚实,人民群众仍面临着“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养老难”的困扰,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和满意度不强。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质量管理的变革迫在眉睫。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质量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认真总结中国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推进新一轮、由中国发起的“质量革命”,向世界提供质量管理的中国方案、传播中国质量管理的研究成果同样迫切。
(一)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当务之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质量上的不平衡不充分。美好生活,不仅意味着高质量物质消费所代表的更高生活品质,更意味着超越物质需求的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最终实现精神需要的满足,收获人生意义和精神富足。在集体和社会层面上,美好生活还意味着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与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统一。
200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2019年这一数值超过10 000美元,中国居民的消费模式、消费水平已经进入了国际中等收入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一方面,有档次、有品位、高价值、知名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充分;另一方面,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满足程度不平衡。例如,“最后一公里”问题广泛存在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农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末端配送等领域。“最后一公里”问题,本质就是一个质量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国质量革命的当务之急,也是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1]。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目标,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要服务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国质量革命的保驾护航,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以质量变革创新来补短板、解难题、兜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问题,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互联网时代质量变革的必然趋势
21世纪以来,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选择。世界各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2021年8月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同比增长9.6%,增长率位居世界第一。这也为中国质量革命奠定了基础。数字化为中国质量革命赋予了新的技术手段,开创了质量管理的新模式、新流程,将有效地解决质量瓶颈和难题,提升运行质态和效率,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影响
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保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层面的目标。这对质量管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任务都十分繁重。中国选择了生产方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而质量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是相得益彰的:一方面,质量管理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质量管理的强大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