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一、空间贫困理论及研究综述
(一)空间经济学与新地理经济学
空间贫困理论源于新经济地理学(New Economic Geography)。新经济地理学由空间经济学(Spatial Economics)发展而来。在主流经济学领域对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还不承认的时候,哈里斯(Harris,1954)和缪尔达尔(Myrdal,1957)等少数非主流经济学家却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地理位置相关。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1956)研究了区位问题的替代性,这便是早期的空间经济学。1999年,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和维纳布尔斯(Anthony J Venables)出版了《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标志着空间经济学的真正形成。从内涵来看,空间经济学关注稀缺资源如何在空间进行配置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区位关系。
新经济地理学脱胎于新贸易理论,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二战后的贸易现实,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试图用新的理论解释这种新贸易现象,于是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其主要标志是克鲁格曼在1979年和1980年分别发表于《国际经济学杂志》和《美国经济评论》上的《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贸易模式》两篇文章。新贸易理论将区位因素和生产要素联系了起来,这正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思想。1991年,克鲁格曼发表于《政治经济学杂志》上面的文章《经济地理与收益递增》,建立了CP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为从微观上用区位关系分析经济活动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奠基之作。由于克鲁格曼等人在主流经济学领域的名气,新经济地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关注也是空前的。
(二)空间贫困理论
借用新经济地理学的思维,一些学者在研究贫困问题的时候引入了空间概念,形成了所谓的“贫困地理学”(The Geography of Poverty) 或“空间贫困”(Spatial Poverty)理论,其核心是研究贫困和地理位置的关系,并提出了“空间贫困陷阱”(SPT)的概念。戴蒙(Daimon,2001)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空间贫困陷阱,并将其定义为由于区位或迁移成本原因导致的贫困持久存在状态。伯德和谢泼德(Bird & Shepherd,2003)用“地理资本”(Geographic Capital)一词来做界定,认为贫困发生率高源于“地理资本”存量低。
国外空间贫困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论证贫困与空间地理位置之间的紧密关系。雅兰和瑞福林(Jalan & Ravallion,1997)提出了“地理资本”的概念,并通过微观模型对空间贫困陷阱进行了验证。吉那·波特(Gina Porter,2007)、波克和杰恩(Burke & Jayne,2008)进一步验证了空间贫困的现实,归纳出空间贫困的基本特征以及衡量空间贫困的指标。让·伊夫·杜克洛斯等(Jean-Yves Duclos,et al.,2006)通过对多国的实证研究认为,在贫困发生过程中,空间因素难以改变,因而成了致贫的决定性因素。爱德华·B.巴比尔(Edward B Barbier,2010)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劣势是空间贫困陷阱的重要成因。二是描绘贫困地图(poverty maps)。这方面的成果大多数出自世界银行(WB)、联合国粮农署(FAO)、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一些重要国际组织的研究者,他们一共绘制了几十个国家的贫困地图。三是空间贫困政策研究。一方面,这些研究评估减贫与反贫困政策实施效果和问题;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根据空间贫困动力机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克兰德尔·明第(Mindy Crandall,2004)等就指出减贫具有地理上的溢出效应,不同区域应根据区域特征制定区域目标政策,从而提高反贫困效率。雅兰和瑞福林(Jalan和Ravallion,2002)认为,移民是走出空间贫困陷阱的积极选择。
国外学者对空间贫困的持续关注自然也引起了国内学者对空间贫困的研究兴趣,尽管国内学者的研究相对而言起步较晚,但是基于中国扶贫事业的长久性、现实性和重要性,扶贫相关研究一直是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自然,很多学者也对空间贫困研究产生了兴趣,相关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空间贫困理论及其启示意义的阐述。陈斐(2008)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了区域空间经济关联的模式。刘小鹏等(2014)在介绍了空间贫困研究后,对加强我国贫困地理研究提出了建议,认为应重点从地理资本、陷阱机理和地图研制方面进行研究。殷广卫和李佶(2010)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其思想和发展方向做了评述。陈全功、程蹊(2010)阐述了空间贫困的政策含义,并提出了我国开展空间贫困研究的必要性及其相关的政策措施。罗庆、李小建(2014)对国外农村贫困研究做了文献梳理,并根据国外研究情况提出了若干供国内研究的主题。程名望等(2020)以江西为例对空间贫困的特征、陷阱形成以及致贫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二是用空间贫困理论分析我国的具体问题。曲玮等(2010)对我国的贫困分布进行了空间分析,提出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呈现“一带两片”的空间态势。陈全功、程蹊(2011)以空间贫困的理论视野分析了民族地区空间贫困的主要特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王明黔和王娜(2011)基于空间贫困理论认知,对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异地搬迁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汪晓文等(2012)、裴银宝等(2015)基于空间贫困视角,以甘肃、宁夏为样本,对扶贫模式和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见解。张丽君等(2015)结合广西的案例,探讨了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的空间因素,并勾画了空间陷阱以及贫困图谱。郑长德(2017)以我国的几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对象,用空间贫困理论的贫困陷阱理论,对其致贫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发展援助的政策建议。刘俊波(2018)以空间贫困理论为指导,以四川省壤塘县为例,分析了自然和社会空间在高原牧区致贫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罗翔等(2020)研究了中国农村空间贫困陷阱及识别问题,分析了空间外部性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