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技术(项目式微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6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是开放式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1.综合布线部件

综合布线采用的主要布线部件有下列几种。

●CD.

●建筑群子系统电缆或光缆。

●BD.

●建筑物干线子系统电缆或光缆。

●电信间FD。

●配线子系统电缆或光缆。

●CP(选用)。

●信息插座模块。

●工作区线缆。

●终端设备。

2.三级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可为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各级交换设备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将计算机连在一起形成网络,网络系统结构决定了综合布线系统结构。三级网络系统结构与三级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的对应关系如图1.4所示。

图1.4 三级网络系统结构与三级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的对应关系

通常的局域网络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分别对应综合布线系统结构中的CD、BD和电信间FD。建筑群子系统电缆或光缆用于连接核心层到汇聚层的网络设备,建筑物干线子系统电缆或光缆用于连接汇聚层到接入层的网络设备,配线子系统电缆或光缆用于连接接入层的网络设备到工作区的终端设备。建筑群设备间的CD至工作区的终端设备(计算机、电话等)形成完整的通信链路。其中,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CP,也可不设置CP。

3.综合布线系统构成

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业务信息的传递。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综合布线系统应包括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和设备线缆等,如图1.5所示。配线子系统中可以设置CP,也可不设置CP。

图1.5 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构成

(2)综合布线系统的各子系统中,建筑物内FD之间、不同建筑物的BD之间可建立直达路由,如图1.6(a)所示。工作区TO可不经过FD直接连接至BD,FD也可不经过BD直接与CD互连,如图1.6(b)所示。

图1.6 综合布线系统的子系统构成

(3)综合布线系统入口设施连接外部网络和其他建筑物线缆,应通过线缆和BD或CD进行互连,如图1.7所示。对设置了设备间的建筑物,可以将设备间所在楼层的FD和设备间中的BD/CD及入口设施安装在同一场地。

图1.7 综合布线系统引入部分构成

(4)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典型应用中,配线子系统信道由4对双绞线电缆和电缆连接器件组成,干线子系统信道和建筑群子系统信道由光缆和光连接器件组成。其中,FD和CD处的配线模块和网络设备之间可采用互连或交叉的连接方式,BD处的光纤配线模块可仅与光纤进行互连,如图1.8所示。

图1.8 综合布线系统的典型应用中子系统信道的组成

4.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的变化

设备配置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整个网络和通信系统的投资和性能。进行设备配置时首先要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然后对配线架、布线子系统、传输介质、信息插座和交换机等设备做实际的配置。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连接方式均采用树形拓扑结构,要求整个布线系统干线电缆或光缆的交接次数不超过两次,即FD到CD之间只允许经过一次配线设备,即BD,形成FD-BD-CD形式的三级结构,这是园区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结构。由于计算机大楼每层楼面积较大,根据计算必须在每层楼设置一个电信间,因此计算机大楼综合布线系统就采用了这种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楼层电信间的设置上。是否需要为每层楼设置电信间,需要根据配线子系统双绞线电缆有限传输距离的覆盖范围、管理的要求、设备间和楼层电信间的空间要求、信息点的分布等多种情况对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灵活的设备配置,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1)FD和BD合一结构

FD和BD合一结构是指建筑物不设楼层电信间,FD和BD全部设置在建筑物设备间中,设备间一般放在建筑物中心位置,TO至BD之间电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90m。这种结构既便于网络维护与管理,又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图1.9所示为教学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2)楼层共用FD结构

当智能建筑的楼层面积不大且用户信息点数量不多时,为了简化网络结构和减少接续设备,可以每相邻几个楼层共用一个楼层电信间,由某楼层的FD负责连接相邻楼层的TO,但是要满足TO至FD之间的水平线缆的最大长度不超过90m的限制。图1.10所示为办公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每两层设置一个电信间。

图1.9 教学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图1.10 办公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