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任务一 茶文化发展史

一、实训要求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要求学生:

· 了解茶文化的概念;

· 掌握茶文化传播脉络;

· 了解茶文化传播现状。

二、实训基本知识

(一)茶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这一提法于1993年正式确立。学者们对茶文化开展了多角度的运用研究。陈文华(1999)、周国富(2019)等学者从文化人类学说和文化现象的角度,将茶文化概括为与茶的生产和发展相关的文明成果,兼具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丁以寿(2006)指出,茶文学与艺术是茶文化的主体,建议去除制度文化层。

本书对茶文化进行如下定义:茶叶在采制、加工、销售、存储等过程中形成的文明成果。茶文化层次、内涵与表现形态如表1-1所示。

表1-1 茶文化层次、内涵与表现形态

(二)茶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西南地区人民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中国西南地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现存野生茶树数量最多、茶树密度最集中的地区。在古籍中,也有相当多关于茶树的记载。《尔雅》将茶树称为槚,意为苦茶。《桐君采药录》把大茶树称为瓜芦木,称其可通夜不眠。最为著名的是唐代陆羽在《茶经》中的描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这些古籍中关于茶的记载说明,对茶的发现和利用最早起源于中国。

1.国内茶文化的传播及发展

(1)萌芽期(唐代以前)。

先秦、两汉时期,巴蜀是重要的茶叶生产中心,也是茶文化的萌芽中心。东晋《华阳国志·巴志》中提到,周武王伐纣时期,将巴蜀之地的茶“纳贡之”。由此推断,茶树的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汉宣帝时期成书的《僮约》记载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在这一时期,西汉已出现饮用茶,并有了专门的茶具,以及买卖茶叶这一商品的市场。这为茶文化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2)形成期(唐代)。

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因具有种植和饮用基础,在唐代成为全国茶叶生产和技术革新的中心。唐代茶叶的形态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并且喝茶习俗已普及至百姓,百姓“不得一日无茶”;茶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制茶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因此,茶叶在中国的传播,从四川遍及全国,在唐、宋时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据史料记载,唐代已有80个州产茶,茶叶产区遍及全国,与近代茶区相当。茶区面积增大,饮茶习俗也随之迅速普及,茶文化向外传播有了一定的基础。

唐代时期的茶诗、茶画等文化艺术作品日益增多,与茶有关的诗歌达到391首,其中包括许多茶诗佳作。例如,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等。而唐代的画作则体现了茶宴及茶会的兴起。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是现存的唐代最早的茶画,在宋代及以后被反复临摹。图1-1为《明人萧翼赚兰亭图轴》明代绘本,画面左下角描绘了备茶的情节,童子扇动蒲扇侍火煮茶,侍者等待分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记录了文人雅士茶宴的宏大场景。此画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欣赏琵琶独奏的场景。在韩熙载前方摆放了食物和茶器,包括两个执壶、瓷盏等物品,如图1-2所示。《宫乐图》又名《会茗图》,描绘了仕女们品茶赏乐的画面,再现了唐代煎茶法的场景,如图1-3所示。

图1-1 《明人萧翼赚兰亭图轴》明代绘本(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1-2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宋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1-3 《宫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全书共分10个章节: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茶经》详细记载了茶叶的种植、加工、饮用等内容,奠定了中国茶道精神,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陆羽也因此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茶圣”。

(3)发展期(宋、元时期)。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饮茶更为普及,宫廷、民间都喜爱斗茶,掀起了一种新的饮茶热潮——点茶。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书、茶诗和茶画都有了长足发展。其中,茶书25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这是历史上唯一一部由皇帝撰写的茶书。北宋蔡襄的《茶录》记载了点茶的内容。两本书为后人研究宋代茶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宋代茶诗众多,其中陆游的茶诗有300多首,苏东坡有70多首。宋代的茶画也不少,宋徽宗的《文会图》、刘松年的《撵茶图》描绘了点茶的场景。《文会图》前景为煮水煎茶,中后景则是文人雅士端坐、持盏、谈论,画作中的茶具在北宋茶器中都有相应的器例,如图1-4所示。《撵茶图》采用工笔白描手法,描绘宋代点茶的过程。画作中清晰可见磨茶(左下)、点茶(左上)、伏案执笔(右侧),桌上可见茶罗、茶盏、茶托、茶筅等点茶用具,如图1-5所示。《茗园赌市图》和《斗茶图》分别描绘了人们在树下、茶市、民间斗茶的场景。可见,宋代点茶之风尤为盛行,如图1-6、图1-7所示。

图1-4 《文会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1-5 《撵茶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1-6 《茗园赌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1-7 《斗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4)改革期(明、清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发布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自此,进贡茶从团饼茶变为散茶,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名优散茶的发展。明朝时期出现了炒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发展至清朝,六大茶类已基本齐全。

明清时期的茶具,尤其是紫砂壶得到长足发展,工艺大师制作的紫砂壶更是成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明清时期的饮茶技艺也发展成熟,化繁为简,以泡茶法为主,潮汕一带所使用的功夫茶茶艺更是成为茶艺史上的活化石。这一时期的茶诗、茶书、茶画也不少,其中茶书达到60多部,许次纾的《茶疏》、钱椿年的《茶谱》、张源的《茶录》等书作都对后世有着很深的影响。明代唐寅的《事茗图》、文徵明的《品茶图》都描绘了山间品茶的画面,于天地山水间与茶人共品共赏,展示了文人学士闲适的山居生活,如图 1-8、图1-9所示。清代宫廷画师金廷标的《品泉图》,展现了在溪边品茶的画面,如图1-10所示。文人雅士的融入,使得明清时期的茶事活动对品茗环境更为注重,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追求天人合一。

图1-8 《事茗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1-9 《品茶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1-10 《品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5)再创辉煌期(当代时期)。

明清时期出现了茶馆,到近现代,地方茶俗的定型和发展把茶馆文化推至新高度,茶叶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到当代,茶文化突飞猛进。中国名优茶的数量与品质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各地开展的茶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茶博物馆、茶专业书籍、茶文化节、茶博览交易会、茶文化旅游、名茶及茶艺比赛、书画展示等。茶相关艺术品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茶文化活动更加多元化,掀起了新一轮的茶文化热潮。

2.国外茶文化的传播及发展

随着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推进,茶叶传播至朝鲜和日本。6世纪下半叶,茶叶首先传入朝鲜半岛。公元805年,日本最澄和尚来中国浙江学佛后携带茶树种子回国,在日本近江(今日本滋贺县境内)种植茶树,这是中国茶种向海外传播的最早记载。其后,通过欧洲各国商人的贸易往来,茶叶于16世纪传播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

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中国的茶文化跟随茶叶走向了世界,并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当地特色的茶文化现象和习俗。

世界茶文化比较的典型区域包括东亚茶文化区、西欧茶文化区、南洋茶文化区等。东亚茶文化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西欧茶文化区包括俄罗斯、英国;南洋茶文化区包括马来西亚等国。其中,日本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浙江,它以蒸青绿茶为核心,以其严格的礼制、程序等著称于世。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为核心,程式化和仪式感是其茶文化的重要特征,日本茶道的流程及形式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随着红茶传播至英国,下午茶文化对英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样围绕红茶,处于西欧茶文化区的俄罗斯则以茶饮文化为典型茶文化。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俄罗斯茶饮以煮茶为主要方式,并由此诞生了红茶调饮、茶炊器的鉴赏活动。南洋茶文化区的茶文化发展与“下南洋”历史渊源很深,也让六堡茶为代表的黑茶走入了南洋百姓的生活。如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肉骨茶、拉茶,泰国的冰茶等饮茶方式,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式。茶文化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在世界各地与当地的审美、饮食等结合,融入百姓生活,具备浓厚的地方特色。茶树起源于中国,茶的知识和文化传播至全球,对世界各国的茶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为中国与世界交流搭建了桥梁。

3.饮茶方法的演变

根据文献记载,最早使用茶叶的神农氏将茶叶作为药用,这也是被认可的最为普遍的茶饮之源说。随着制茶方法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古代饮茶方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表1-2所示。

表1-2 古代不同时期的饮茶特点

(1)煮茶法。

在西汉时期,《僮约》所载的“烹茶尽具”成为饮茶的开端。晋代郭璞《尔雅》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唐以前没有制茶法,一般认为,唐以前的喝茶方式为鲜叶羹饮,即将茶叶放在水中烹煮而饮。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汉魏南北朝直至初唐时期,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吴人称之为“茗粥”。《茶经·五之煮》记载了唐代以前的煮饮方式:“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煮茶法在少数民族群众当中较为流行,及至今日依然存在。

(2)煎茶法。

唐朝中叶,陆羽在《茶经》中大力提倡煎饮法,选用饼茶。其主要流程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饮茶、洁器。本书节选与现今差异较大的流程进行解释。

选水:古人选水十分讲究,煎茶以山泉水为上,江中清流水为中,井水为下。而山泉水又以乳泉漫流者为上。

炙茶、碾茶、罗茶:唐朝的制茶法与今日不同,因此在茶叶准备过程中要经历炙茶、碾茶和罗茶三个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炙茶是先用无异味的文火烤炙茶饼,注意受热均匀,待茶饼烤出像癞蛤蟆背部突起的小疙瘩并散发清香时,储存待冷却。碾茶是待茶叶冷却后,使用茶碾碾碎。罗茶则是放入罗盒细筛,剔除未碾碎的粗梗、碎片。最后放入竹盒之内备用。

煎茶:煎茶讲究三沸水。一沸水为鱼目气泡,加入适量盐。二沸水为涌泉连珠,即边缘连珠水泡向上冒的状态。此时要舀出一瓢水,用竹夹子在茶釜中搅动,形成旋涡,等待表面汤花产生,即育华。此时将舀出的水倒回,使水停沸,产生茶沫。陆羽认为,三沸水为腾波鼓浪,不适宜饮用。水刚煮开时,去掉茶汤表面的黑色沫子,取第一汤为隽永,用作育华止沸。接下来便可以分茶饮茶了。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对七碗茶汤做了记述,对后代的茶饮方式影响很深。

(3)点茶法。

点茶法流行于宋代,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熁盏、点茶(调膏、击拂)、饮茶。

《荈茗录》记:“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宋代陶谷的《清异录》记载了“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这里描述的是注汤幻茶成诗成画,称为茶百戏、水丹青,宋人又称“分茶”。分茶法已失传,我们只能在古代文献中感受分茶的高超技艺。

(4)泡茶法。

泡茶法又称撮茶法。明代改喝团饼为散茶,冲泡的茶以散茶为主。明代宁王朱权提倡饮茶方式从简,在传统茶具和茶艺上均做出了改革,形成了溣饮法。溣主要指“浸、渍”,是把茶叶放置于茶壶或茶盏中,用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溣饮法讲究侯汤,投茶有序,操作发挥空间大,深受百姓喜爱。在清代最为盛行的是功夫茶茶艺,并流传至今。

三、实训器材

笔记本、电脑、多媒体设备。

四、实训环节

本实训项目为校外走访调研,全班分成4~6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1)针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设计问卷,问卷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走访地呈现的茶文化形式、茶文化的内容、走访人员对茶文化的认知;

(2)走访当地典型茶馆、博物馆、茶园,保存走访录音、相片、录像等材料;

(3)将调研情况制作成PPT,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演讲;

(4)教师点评并进行总结。

五、实训考核

每个小组派1名代表,陈述本组的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