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曹操穿越小温侯](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06/48684906/b_48684906.jpg)
第1章 曹阿瞒魂镇锁魔殿
话说东汉末年,三国纷争。
曹魏与孙吴相互勾结,偷袭荆州,吕蒙大军擒获关羽,并斩其头。
孙权为将祸水东引,将关羽头颅送到许昌。
曹操大喜,命吴使启函,亲视关羽之头,并戏谑曰:“云长别来无恙乎?”
不曾想,关云长嘴巴一张一合,栩栩如生。
吓得曹阿瞒头疾复发,不时疼痛,每夜合眼便见关公。
众官曰:“洛阳行宫旧殿多妖,可造新殿居之。”
良工苏越曰:“此去离城三十里,有一潭,名曰龙潭;前有一祠,名曰龙祠。祠傍有一株大梨树,高十余丈,堪作建始殿之梁。”
操大喜,即亲帅人工到彼砍伐。
乡老数人前来谏曰:“此树已数百年矣,常有神人居其上,恐未可伐。”
操大怒曰:“吾平生游历,普天之下,四十余年,上至天子,下及庶人,无不惧孤;是何妖神,敢违孤意!”
言讫,拔所佩剑亲自砍之,铮然有声,血溅满身。操愕然大惊,掷剑上马,回至宫内。
从此病情严重,一命呜呼。
他临终时嘱咐,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随后曹操分香嘱履,一命呜呼。
不曾想,其灵魂天堂难入,地狱不收,阳世也不许投胎,只在天地间,游荡数百年,十分凄楚。
说话的,你且说这曹操,为天堂、地狱、阳世,都不收他?
皆因其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所谓“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乃是一个千古奇葩另类。
忽一日,曹操灵魂在汨罗江盘,披头散发,仰天长啸,惊动在附近白云观里歇脚的大唐洞玄张天师。
张天师认得是曹孟德,便叹息道:“建安风骨,千古才情,可惜了一世英才!你且随我前去龙虎山,磨练千年,待前罪赎尽,彼时世间自有你建功立业之时!”
曹操得知是天师救拔,喜不自胜。
洞玄国师取下腰间的宝葫芦,对着曹操。
口中念动咒语,曹操便化着一股黑气,其状如龙。
天师朗声道:“当年你与刘玄德,青梅煮酒论英雄,尝言道,夫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你若潜心蛰伏龙虎山,吸天地之灵气,悟生死之根本,断红尘之枷锁,日后或有超生之时。”
黑龙状的雾气,便钻入宝葫芦。
张天师带着曹孟德,游历了一番山川大地,返回龙虎山。
他来到三清殿后面的锁魔宫,从葫芦里放出曹操魂灵,吩咐道:“你且去锁魔宫,地下石龟腹中安身。在你之下,犹镇压着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个妖怪;天罡地煞之下,又有周天之数,三百六十魔王。待日后魔头逃遁时,你便可去世间逐一降服。”
随后又数百年,宋仁宗天子驾下洪太尉,奉旨请张天师出山,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祈禳瘟疫。
洪太尉见锁魔殿上,写着“遇洪教开”四个大字,并强令道人挖开石龟,一探究竟。
不曾想,一百零八天罡地煞,周天之数妖魔,皆都乘机逃遁。
这曹操的灵魂在石龟腹中禁闭,早就静极思动。
奈何他生性多疑,见那些妖魔逃了。
他暗自想到:“我此时赤手空拳,又无爪牙相助,如何追得那数百妖魔?莫非天师赚我去追,以此叫我受苦楚?”
过了五六日,天师东京禳灾,又游历了一番五湖四海归来,听道人禀报,说洪太尉挖开锁魔殿,便淡淡说道:“此乃天数,随他去吧!”
忽然,他想起曹孟德一事,便亲自来看。
老天师命人打开锁魔殿,他用法眼透视地下石龟,见曹孟德依然躲在里面,满腹狐疑。
他哭笑不得道:“曹阿瞒啊,曹阿瞒,你一生多疑,此番误了机缘。若是前几日追赶那些魔头,你便得到天赐法力与神器,此刻已经功德圆满了。”
曹操懊恼不已。
急忙问道:“弟子此时出殿,貌似不晚?”
张天师叹息道:“山中五六日,人间一甲子。我前日去东京时,乃是大宋仁宗天子当朝;你此时出山,已是太祖一脉玄孙徽宗为帝,世间妖魔横行,即便速速投胎,比及你长成之时,已经是满目疮痍,大厦颓废,无力回天了!”
曹操急中生智道:“天师若放弟子出去,我便自有良方救世,不会耽误时机。”
天师将信将疑,便取出九道灵符烧了。
命道人复又挖开石龟,放出曹孟德来。
吩咐道:“吾将施法,授予你五道神通,所谓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又赐你宝葫芦,以及你前世所用镇邪宝剑。”
曹操大喜。
天师命道人取来破麻衣一套,粗瓷大碗一只,打狗棒一根。
又唤来一只野生癞皮狗道:“此乃三国阉割竖黄皓托生,可随你前去世家遭受磨难,以赎罪衍。”
天师也给它传授了神足通。宿命通,叫它和曹操一起前去渡劫。
曹操带着癞皮狗,昼伏夜出,夜行千里,数日后来到阳谷县。
一人一狗,贪着夜色,走到景阳冈上。
黄皓蹦蹦跳跳,跃上一块大青石,趴在上面,伸长舌头,看着曹操。
曹操知道它每日夜行,有些劳累。
没奈何,如今这曹操乃是阴魂,最怕青天白日,所以只好昼伏夜行。
曹操便对癞皮狗说道:“这看景阳冈,连着百里大深山,必然有豺狼虎豹。若非孤家本事高强,安敢在此歇脚?”
正说着,一个白衣少年,骑着骏马,沿着山道奔来,朗声笑道:“好汉,你只敢带着狗,在此歇脚,可敢随我前去擒获猛虎?”
曹操定睛看时,那少年不过十四五岁。
身穿锦衣,肩负宝雕弓,骑着白马,手持方天画戟,头戴三叉冠。
分明是任侠使气的纨绔子弟。
他不禁羡慕道:“好一副皮囊,却不知本事如何。俺且问问他性命,若是被山里大虫吃了,日后也好告知他父母。”
他站在大青石下,拱手道:“好汉,可留下姓名再走!”
少年乘着月色,看清了乃是一个丑陋的老乞丐,带着一只癞皮狗,便快马加鞭道:“老爷乃小温侯吕方,听闻景阳冈多有大虫伤人,小爷今夜前来捉虎,叫天下人知我威名!”
话音未落,一人一马,已经穿林而过。
曹操对癞皮狗说道:“你乃黄皓托生,可曾听后主刘禅说过,当年虎牢关吕布,天下英雄莫之能敌。这人自称小温侯,又姓吕,吾观他风姿,颇有乃祖气势....”
癞皮狗如今有了宿命通,想起前尘往事,禁不住泪眼汪汪。
它抱拳向魏王曹操作揖,并呜呜悲鸣,似在求饶。
这畜生知道,若是他当年是魏王宫中太监,或许早就被他“梦中好杀人”,给一剑刺个透心凉。
曹操正喋喋不休地与狗唠叨。
没想到,癞皮狗迎风问到一股新鲜屎臭。
它便觉得浓香扑鼻,禁不住本性复发,冲着热臭奔去。
只听一阵马蹄声脆响。
一匹大白马,惊慌失措地跑过来。
马背上驮着一位白衣少年。
癞皮狗欢快跳跃,想要跳上马背,去抢吃那新鲜的热屎。
后面的林子深处,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呼啸声。
癞皮狗吓得尖叫一声,躲到曹操身后,禁不住屎尿齐流。
曹操哈哈大笑道:“这小温侯年少轻狂,只身去降虎,却被猛虎吓得拉了裤子。你欲去贪吃他的热屎,却被呼啸吓得屎尿齐流。”
癞皮狗强忍着恐惧,忐忑地想到:“都说魏王乃是盖世英雄,果不其然!”
曹操威严地对癞皮狗道:“这副好皮囊,不可轻易放过,本王正好夺舍投胎,建功立业,免得错过时机。”
癞皮狗频频点头。
难怪这曹操在龙虎山,向张天师胯下海口,说是即便此刻下山投胎,也不会误过时势。
曹操的灵魂,乘那少年吕方,被吓得魂不附体,便纵身扑到马背上,夺舍到他躯体上。
一时间,曹操的灵魂与吕方的身体,尚未融合。
故而神识不清,昏昏沉沉。
这癞皮狗心想:“咱家黄皓,前世享尽荣华富贵,被世人痛恨,又被地府不容,判作畜生。幸得张天师传授我宿命通,这才回忆起前尘往事。既是随这奸雄,下山赎罪,不如帮他一把,也好立功。”
于是,癞皮狗咬着拖在地上的缰绳,呜呜叫着,引领白马往景阳冈下走去。
背后,虎啸阵阵,吓得一狗一马,战战兢兢,屁滚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