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铜雀台对诗
就算是文曲星降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得有个准备的时间吧?
“或许冲公子也早有准备。”荀攸提议道。
“不可能。”贾诩平静地说道:“冲公子被点到名字的时候,明显有些意外,他应该是早就想好了说辞。”
“这么说,冲少爷必败无疑了?”程昱忍不住说道。
建安七子也是这么想的,只有五个人不同意。
七子中,陈琳说道:“今天坐在这里的诸位,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够写出比这首《铜雀台》更好的作品。”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但却无人敢反驳。
这首《铜雀台赋》,当真是登峰造极,所有人都赞同。
最重要的是,曹丕和曹植走得很近,自然会站在他这边。
曹丕和曹植的年龄都要比曹冲大得多,两人经常会在一起,也有很多人想要结识他们。
但曹冲就不一样了,他还很年轻,没有人会去讨好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被誉为天才的孩子。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是凝聚在了曹冲的身上,只见得曹冲悠然站起,双手负在身后,缓步而行,似是在酝酿着什么,所有人都知道,曹冲这是要临时创作了。
同时他对曹冲的评价更低了,临时创作的曲子,怎么可能比得上早有准备的《铜雀台》。
这一刻,曹冲心中没有半点慌乱,也没有任何的想法,他只是在脑海中搜索着前世的记忆,想要找到一段合适的作品。
要说打败《铜雀台》,那是不可能的,曹植可是古往今来最有才华的人,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他。
但也有势均力敌的对手。
这样一来,曹冲的搜索范围就变得很小了,他只需要在最上面搜索就行了。
没过多久,曹冲就找到了一首非常应景的作品,这首作品在当时的地位,丝毫不比曹植差,甚至还要高。
“天地,是一切生灵的逆旅。时光,百代的过客。”曹冲念着这首诗的开头。
光是这一句话,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毛骨悚然,这首诗的意境实在是太惊人了,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曹操心中一喜,难道自己的儿子也有文采不成?
所有人都有些期待,这是要看到一幅佳作吗?
曹植心中“咯噔”一声,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曹植对文学很有研究,怎么可能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
“胡说八道。”曹彰小声嘲讽道,不过当他看到曹丕的时候,脸色有些难看。
曹冲继续道:“我知道了。
“人生如梦,又有几分快乐?古代的人,都是用蜡烛来照明的。”
“况春阳唤我烟景,一大片虚我写文章。”
顿了顿,似乎是给了所有人一个回味的机会,曹冲又道:
“登铜雀台,定乾坤!”
“众贤良善,灵均;我为自己的歌声而感到羞愧。”
之前停下来,那是没办法的事情,曹冲要做一些修改。
将原本的位置改成了铜雀台,后面的话也要改一改。
他夸赞在场的诸位都是才华横溢,不在屈原之下,凌钧就是屈原的名字。
这一句是自谦的,他的词比曹植差了许多。
曹植见曹冲这般谦虚,非但没有高兴,反而面色更加难看了。
之前自己以铜雀台赋为借口,曹冲则是谦逊有礼,让人觉得自己是个虚伪的兄兄。
“谢亭离别处,”
“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
“山空碧水流。”
曹冲停了下来,现场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若有所思,暗暗比较了一下这两篇论文的优劣。
这首诗,是李白的《谢公亭》,很符合现在的气氛。
曹冲走回自己的位置,慢条斯理地坐了下来,举起了手中的酒杯,“诸位,待会儿谁要是对不上诗,就得喝三杯!”
“好!”郭嘉连忙附和:“冲少爷的这首诗,实在是太棒了!”
曹冲以李白与曹植争雄,曹植以华丽的铜雀台为题,曹冲以盛大的宴席为主题。
这首诗虽然没有铜雀台赋那么华丽,与《铜雀台赋》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但是,曹植的《铜雀台赋》明显是事先作好的,曹冲所朗诵的那篇明显是临时所作。
曹植的作品,可能需要数日、数日、数月,才能写出一篇完美的作品。
而曹冲,却只用了一炷香的功夫。
两者之间的难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而且,曹冲的这一章,也不算太差,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是十分精妙的。
而最让人佩服的,则是他的临场发挥,将两首曲子的品质都给补全了,甚至还超越了曹植。
“想不到,冲公子不但才华横溢,而且文采也是出类拔萃。”
“冲公子临时创作,这就比较难了。”
“真是让我长见识了!”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夸赞曹冲。
“麟儿,你可真让我意外啊!”曹操心情大好,一副老怀甚慰的模样。
“看不出来,你很强啊。”孙尚香双眼放光,一脸崇拜地看着曹冲。
曹冲面露傲然之色,“以后你会看到我的厉害的。”
“哼哼~”孙尚香微微蹙了蹙琼鼻,“我只是夸奖了你几句,你也并没有太大的成就,可别得意忘形了。”
而与曹冲等人的轻松相比,他们三人却是没有丝毫的笑容。
“二兄?”曹彰一头雾水,“发生什么事了?我可没觉得他写的好。”
“唉~”曹丕叹了口气,对于自己的“文盲”兄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子建和仓舒就算平手吧。”曹操最后宣布道。
然而,曹植却没有笑,而是握紧了拳头,显然,他很不甘心。
势均力敌,看似不败,但却是彻彻底底的败了!
自己辛辛苦苦写了这么多天,结果却只能和曹冲临时写出来的一首诗打成平局,这还不算失败吗?
这对自诩文采斐然的曹植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这一点,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虽然曹操嘴上说着平局,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曹冲显然是赢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