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技能实训(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言

《经络腧穴学》不仅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基础和主干课程,也涵盖了中医类专业学习、应用针灸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针灸疗法的实用性和操作技巧性决定了在经络腧穴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经络、腧穴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重视操作的技能实训,这是培养高素质针灸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本教材即是围绕如何提高中医类专业学生对经络、腧穴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而编写的。其目的就是突出强调经络学与腧穴学理论的系统性、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的操作性,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针灸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着重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从而为针灸临床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络、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陆续发现的。从远古时期的“砭石刺脓疡”、热熨、叩击、按摩体表一定的部位来减轻伤痛,到人们有意识地刺激人体一些特殊部位来治疗疾病;从最初发现的散在刺激点,到将其定位、分类归经,经络与腧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经历了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朝古医籍《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4部,均与经络理论有着密切关系。此时的医学书籍中虽然只谈经而未论穴,但《帛书·脉法》所载的“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五十二病方》中“久(灸)足中指”“久(灸)左胻”等,都明确指出了治疗疾病的刺激部位,可以看作是腧穴的雏形。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始有“五脏之输”和“三阳五会(输)”的记载,标志着腧穴概念的出现。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学说的创立,其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的有关内容,形成了针灸学的基础理论。书中不仅记述了经脉的循行路线和“是动”“所主”病候,还记载了约160个经穴的部位、名称、分经、主治等,而且提出了“以痛为腧”(《灵枢·经筋》)、“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五邪》)、“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素问·骨空论》)、“肾俞在十四椎之旁,皆夹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灵枢·背腧》)、“灸在背下夹脊傍三寸所,压之令病人呼应手”(《素问·骨空论》)等阿是穴概念。《黄帝内经》系统介绍了定取穴位的方法,不仅详细阐述了“骨度分寸”法(《灵枢·骨度》),而且还提出了简便取穴法,如《素问·血气形志》所述:“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此外,其对部分特殊部位的取穴方法也作了介绍,如《灵枢·本输》载“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取阳陵泉,“伸而得之”;取曲池,“屈臂而得之”等。总之,此期经络、腧穴的理论和技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

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进一步发挥了《黄帝内经》的精髓,对十二经脉的走向、病症、预后,以及奇经八脉的含义、功能、循行路线和病候等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对正经和奇经的关系也有较好的阐发;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肾间动气为十二经脉之根”等理论,大大丰富了经络学说的内容。其对腧穴学的贡献在于,不仅首次提出了八会穴的概念,且对五输穴、俞募穴、原穴的理论和应用均有所论及。汉代,首次出现了绘有经脉的漆雕人体模型。1993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永兴镇双包山汉墓发掘出的一具西汉早期木胎圆雕漆人模型,高28厘米、长8.9厘米、宽4.5厘米,裸体直立,两掌向前,体表刻有19条色泽鲜明的红色循行线,头与手多处有线条交会,形似人体经脉,因而被命名为“西汉人体经脉漆雕”。虽然漆雕木人所反映的经脉系统有别于其后的“帛书”和《黄帝内经》记载的经脉系统,但这是我国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研究员指出:“这是至今为止不仅在中国,也是在全世界所发现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东汉医家张仲景将《黄帝内经》《难经》中的经络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其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病邪侵犯经络、脏腑,由表及里的过程,摸索出伤寒发病规律,创立了六经辨证施治纲领,对后世影响很大。汉末名医华佗擅长临床各科并善用针灸治病,创立了著名的“华佗夹脊穴”。

晋代医家皇甫谧对《灵枢经》《黄帝内经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的针灸内容进行整理,并结合了秦汉以来针灸学的成就和他本人的临床经验,编著了《针灸甲乙经》(公元256—260年)。这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性针灸专著,全书128篇中有70余篇专论腧穴内容,并依照四肢分经,按头面、胸、腹、背分部排列的方式,记述了349个腧穴的位置,不但将“穴”与“经”联系起来,以经统穴,还通过交会穴的形式表现了各经之间的关系。书中对其穴名、别名、位置、取法、主治、配伍、何经脉气所发、何经所会等作了全面论述,为研究经络、腧穴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后,南北朝时期,医家秦承祖绘制了最早的经穴图——“明堂图”。

隋唐时期,甄权、杨上善、杨玄操等医家,对“明堂图”进行了修订。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绘有“明堂人形图”。《隋书·经籍志》中还记载有《明堂流注》《明堂孔穴》《明堂孔穴图》等书,但这些书大多已亡佚。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收载有大量经外奇穴的内容,首次明确提出了“阿是穴”的概念和应用,并介绍了“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丰富了腧穴的理论和技能操作知识;而且其认为学习经络“非图莫可”,并绘制出了针灸史上最早的彩色人体经络腧穴图——“明堂三人图”。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明堂三人图》中述:“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即图中把人体正面、背面和侧面的十二经脉和穴位分别用青、赤、黄、白、黑五色绘出,奇经八脉用绿色绘出。后王焘又分绘成十二幅大型彩色经络挂图,也是采用不同的颜色绘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使学习者能以视图的形式更加直观地学习经络腧穴。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太医署”在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其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创办的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当时的太医署里还专门设立了针灸专科,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针生等职衔。其时针灸学被正式列入了国家的医学教育课程,并明确规定以《黄帝内经》《黄帝明堂经》等作为教材,要求学“明堂”时,必须能够“检图”,即认识孔穴,说明唐太医署亦非常注重针灸实践技能的学习。这些都为针灸学的实训教育奠定了基础。

北宋以前,针灸医家们主要运用唐代《黄帝明堂经》里指定的人体经穴来治疗疾病。然而《黄帝明堂经》因唐朝末年的战乱而下落不明,该书的流失使针灸在取穴方面失去了标准。宋天圣四年(公元1023年),北宋国家医学最高机构医官院接到宋仁宗诏令,对腧穴进行订正讹谬、统一部位,重新制定针灸经穴国家标准。这一重任委托给了北宋著名医学家王惟一。1026年,王惟一通过对针灸腧穴的重新厘定,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针灸经穴国家标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该书详述了手、足三阴经、三阳经和督、任二脉的循行路线,参考各家学说订正并确立了354个腧穴,并绘有经脉腧穴图。书中采用经络和部位相结合的腧穴排列方法、图文并茂的编写形式,既有利于学习针灸者了解经络系统,又便于其临床取穴及经络腧穴的规范学习。由于其内容简明扼要,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该书曾刻在石碑上,树立在汴京城(今河南开封),供学习针灸者拓印和阅读。在编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过程中,王惟一体会到,形象的模型比仅有的文字记载效果要好得多。而对医学略有研究的宋仁宗也认为,“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如案形”,故下令根据《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来铸造针灸铜人。1027年,由王惟一负责设计铸造的两具铜铸针灸模型人完工,因铸成时正值宋天圣五年,所以这两具铜人又被称为“宋天圣针灸铜人”,并作为针灸教学和针灸医生考试之用。针灸教学用针灸铜人作为人体模特,促进了经络腧穴实训教学的发展,开创了针灸学直观教学的先河,对规范腧穴定位、促进针灸推广做出了杰出贡献。遗憾的是,“宋天圣针灸铜人”现已下落不明。明正统八年,明英宗朱祁镇决定依照“宋天圣针灸铜人”重新铸造一具天圣铜人,同时还仿制了宋天圣石刻《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史书记载:重新铸造的针灸铜人与宋天圣铜人“不差毫厘”,后人将其称为“明正统针灸铜人”。这具铜人被安置在明太医院署的药王庙内,一直保留到了清代。1978年11月,按照卫生部指示,河南省开封市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参考“宋天圣针灸铜人”的规格,重新铸造了针灸铜人,取名“重铸宋天圣针灸铜人”,并在开封市大相国寺举行了揭幕仪式。目前这具铜人就安放在该寺院。

元代忽泰必烈禀承当时已出现的任、督与十二经并重的学术思想,著成《金兰循经取穴图解》一书,将十二经发展成为十四经体系。1341年,滑伯仁在其《十四经发挥》中,进一步明确论述了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气血运行的关系,首次提出“十四经”的名称,其着重对十四经的分布、循行路线进行了考证,把全身经穴按《灵枢·经脉》的循行顺序排列,称其为“十四经穴”。《十四经发挥》对经络学说的发展影响甚为深远,也因此成为后世研究经络、经穴的主要参考书。

明代李时珍对奇经八脉文献进行了汇集、考证,著成《奇经八脉考》,其对于研究奇经八脉大有裨益。杨继洲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的内容,博取历代名医著述,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编撰成《针灸大成》一书。该书对腧穴的主治病证分门别类加以论述,颇为详尽,对经络、穴位、适应证等也都作了颇有创意的探讨。如该书详细描述了取穴方法:“凡点穴,以手揣摸其处,在阳部筋骨之侧,陷者为真。在阴部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其肉厚薄,或伸或屈,或平或直,以法取之,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也。”在掌握经络和经穴的要领方面,他认为应该“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这种不拘旧说的探究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针灸大成》是明代一部重要的针灸学专著。此外,张介宾的《类经》、李梴的《医学入门》、沈子录的《经络全书》、高武的《针灸聚英》、徐凤的《针灸大全》、张明的《经络集说》、张三锡的《经络考》、韦勤甫的《经络笺注》、翟良的《经络汇编》、严振的《循经考穴编》等著述或写本,都对这一时期经络腧穴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清代,统治阶级拘于封建礼教,重药轻针,限制了针灸的发展,对经络腧穴学的发展也起到消极的影响。这一时期除了针灸书中有部分涉及经络腧穴的内容外,经络、腧穴专著较少,也缺乏新意。但清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的《医部全录》,对经络的研究还是有参考价值的。此外,还有陈惠畴的《经络图考》、黄谷的《明堂经络图册》、钱镜的《脏腑正伏侧人明堂图》等,也是这一时期有关经络的著述。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以歌诀和插图为主,很切合实用。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将历代针灸医籍所载十四经穴数目收集到361个,一直沿用至公元2006年。以后至民国时期,因种种原因,中医学遭受严重的摧残,经络腧穴学的应用和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有关著述寥若晨星,在学术上没有什么见地。

民国时期,政府曾下令废止中医,但针灸疗法因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民间仍广为应用而得以流传。以承淡安先生为代表的许多有识之士,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这一祖国医学瑰宝,做了大量努力,为振兴针灸学术做出了贡献。1929年,承淡安创办了无锡针灸学研究所,后又创办了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及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公开招收全国各地的学员,通过印发教材、通函指导的方式,开展针灸学的函授教育工作。他敏锐地把握了针灸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开辟了教学实践场所,要求所有学员必须临床实习五个月。1935年,承淡安创建了中国近代针灸专业学校——中国针灸讲习所,明确规定学制,设有三个月的速成班、六个月的普通班和两年制的本科班,并系统开设了内经、经穴学、针科学、灸科学、针灸治疗学等中医针灸专业课程。在此期间,他编著了大量的针灸教材讲义,诸如《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治疗学》等均已公开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灸学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提高,其在国际社会的学术地位也逐步确立。针灸工作者围绕经络腧穴学的理论探讨、临床应用、作用机理,以及腧穴标准化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针灸临床得到了广泛普及;针灸教育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在经穴规范化定位研究方面,199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首次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T 12346—1990),其中对人体361个经穴和48个经外奇穴的定位进行审定,制订出标准化方案。这是我国第一部现代经络腧穴国家标准。在其实施十余年后,2006年,第一次修订为《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2006年版标准规定了人体腧穴体表定位的方法,以及362个经穴和46个经外奇穴的名称与定位;首次将印堂纳入督脉,把经穴的数目扩展到362个。该标准于2021年第二次修订为《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

随着针灸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社会对针灸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针灸学基础的经络腧穴学,其教学质量的好坏更是与临床疗效直接相关。广大针灸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认识到针灸学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对针灸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重视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则是提高针灸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各中医院校开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并强化临床技能培训。经络腧穴的教学均加入了划经、点穴等实训环节,课程考核也增加了技能操作的内容。很多院校还建立了技能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不断得到改进,出现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制的《国家标准穴位取穴》CAI课件、北京中医药大学杨甲三教授录制的点穴示教录像片、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针灸智能模型人,以及多版本的《经络腧穴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模型和声像教具,其能形象生动地展示经脉的循行走向、分布规律和腧穴的定位及取穴方法。许多中医院校还围绕针灸专业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成果。尽管如此,针灸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仍然是针灸教育继续努力的方向。在国家规划实训教材编写方面,201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路玫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技能实训》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出版对经络腧穴的技能实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由冯淑兰教授、陈美仁教授担任主编,路玫教授担任主审,十余所中医药院校的专家教授参与编写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经络腧穴技能实训》,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对其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总结、精简、融合、提炼,并且创新性增加了腧穴定位和取穴方法的操作视频,旨在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精神,使针灸专业的教学更加适应我国高等中医针灸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中医针灸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