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短视频爆红的深层原因
2020年4月8日,CNNIC第4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
另外,据《2019年全球移动经济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短视频用户将达到14亿,可为全球经济增加2.2万亿美元的经济值。
以秒计算的短视频为什么能火爆全网,并且拥有如此好的发展前景呢?其爆红的背后又有哪些心理学的依据呢?下面我们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第一,碎片化时代的必然产物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完整的工作时间常常被微信、微博、邮件等切割,大家一会聊聊微信,一会刷刷微博,一会儿逛逛朋友圈……就这样生活被分割成了碎片的形式。
根据Quest Mobile的统计数据现实,2017年12月全体网民人均使用的应用程序数量为17.0个,对于年轻的“90后”和“00后”,这一数据更是分别达到20.5个和21.9个。
从这则数据中不难看出,人们的注意力明显分散了。除此之外,中国移动网民月人均使用时长在2017年12月达到104.5小时,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3.4小时,若按人均17个应用程序数量平摊,那么人均每天在一个应用程序上花的时间仅为12分钟左右。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碎片化获取资讯的需求,短视频便应运而生。
另外,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本身就有很多七零八碎的时间,比如坐地铁、等公交、吃饭、午休等,因此人们碎片化的生活常态更加速了短视频的飞速发展。
第二,利用积极正面反馈,让用户无法自拔
在拥挤的地铁里,在繁华的大街上,在深夜的被窝里,我们随时随地都能看见沉迷短视频的身影。
很多人下载了短视频APP之后,都表示自己跟失控了一样,本来打算花几分钟消遣,后来却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经常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浏览短视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短视频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让用户欲罢不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短视频能够在短时间内刺激人的大脑,使得大脑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成分,而这种成分会让我们产生满足感。
这种积极的正面反馈经常让用户意犹未尽,在追求满足感的同时忘记了理智上网。
第三,迎合了人们展示自我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寻求关注的心态。换句话说,就是人人都渴望通过展示自我而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肯定,而短视频的出现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一心态。
低门槛的拍摄和制作要求又给用户创造了更多的便利,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学习拍摄短视频的技巧,就可以轻松用短视频展示自己的才艺、技能以及观点。而发布出去的短视频所获得的评论、点赞和转发,又进一步激发了用户创造优质短视频的热情。
第四,资本的涌入推动短视频加快发展
因为短视频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很多投资商为了分得一杯羹,纷纷趁势而入,把巨额的资金砸向了短视频领域。
比如,2017年11月,梨视频就凭借强劲的势头获得人民网旗下基金1.67亿元的Pre A轮融资。而2018年上半年,短视频投资的热度依旧不减。1月份,快手获得10亿美元的融资,二更融资金额达到1.2亿,而一条也获得京东领投的C轮融资。
另外,在短视频巨大经济效益的诱惑下,网络大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也纷纷摩拳擦掌,先后入局。腾讯开发了微视APP,百度投资了好看视频,阿里巴巴则分别投资了土豆、独客、鹿刻等短视频APP。
资本的大量流入促使短视频行业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同时短视频也渐渐在资本的加持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第五,互联网的普及给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驱动力
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较2016年底增加5734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
另外,随着4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也在节节攀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移动互联网的消费流量为212.1亿,同比增加了158.2%。
可以说,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便利为短视频的爆红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总之,短视频在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下,强势生根,蓬勃发展。如今抖音、快手、秒拍、微视、火山等APP已经日益壮大,各方势力在短视频市场上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未来,短视频还会有很多机遇和挑战,内容创造者会面临什么样的生存环境,这个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