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晚清侨批选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正月十九日(1895年2月13日)叶和仁寄母亲钟氏书

录文

跪禀

母亲大人膝下:

男于叠接1张谟兄与朱贵兄、叶坤兄家信共三封,诸事一切足悉2。至以(于)寄银一事,男非不晓想,稍有进手,自然晓得。但店中生理3虽有七八名司务4都是无奈运气不足,各人有使长多少5,犹(尤)是拮据。心中悬悬望清仁弟到来,生理交下方可脱手,立即速(束)装6回家耳。男心中之所想也。又者,礼仁弟望为富祥兄处学工,学晓工艺甚好。又再详问母亲大人,尚疬子7微疾方有全(痊)愈?男在外不时挂念,回信达知。又者,礼仁弟俟看有合式(适)小女子或四五岁可以相配,寄回达知。又者,有人要卖房屋,要买一间,寄信通知就是。兹便逢朱贵兄回家,仅寄来银[十大圆]五大元正,信至之日,照字查收。余事便逢再寄,草草数行,言无多叙。

上又[寄]去了厄(鈪)8一对

母亲大人膝下万福金安

拜上

祖父大人玉体安康

孙至清仁弟到来定必回家奉侍肉赀半元

富祥兄店中生意谅必旺相奉来肉赀银半元

又者,陈氏望听母亲教训须要勤俭,同是付来银二大圆

又者,德官叔若想再来往番与清仁弟仝来亚齐9方可

又者,满门伯叔兄弟俱各呼名问候

再,前信寄张巫兄带回信并银四大元,到日照字查收是荷

新正十九日男和仁字

简释

批信落款处未写干支。但与信<六>同托朱贵兄,而信<六>落款为“乙未正月十九日愚媳陈氏书”,故判断叶和仁此信也为“乙未正月十九日”所写。

使用“叶宝源仁记”条形章和“叶宝源仁记金店”中英文椭圆印。此时,“叶宝源仁记金店”已有“七八名司务”,比甲午年六月“店中有四五司务”又稍有进步。

叶和仁希望“清仁弟到来,生理交下方可脱手”,束装回家。

叶和仁向母亲提出要在家乡为叶礼仁配妻:“有合式(适)小女子或四五岁可以相配。”叶和仁家乡有“童养媳”风俗,即领养人家的小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再结婚。

信中,叶和仁托寄批银,写了两个款额:“寄银十大圆”,后又改为“五大元”,最终确定“银五大元”,但不涂去“十大圆”,仅在“银十大圆”边加注记号。连同日“愚媳陈氏”所寄洋银“三大元”(信<六>),合计八元。这与后信(信<八>)“新正月朱贵兄手带回洋银八大元”吻合。此次寄批银五元应该不会错。

而在前后信中间托张巫兄银四元的相关批信缺失。

<五>

<六>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末正月十九日(1895年2月13日)叶和仁妾陈氏寄家婆钟氏书

录文

敬禀者

家母大人尊前万福金安:

谅卜合家老幼清吉。旧岁得接家信二三封,诸情领悉10。现下外面夫妇多赖神力,身体平安,不必远念矣。现时愚男老食长口11,店中生意照常。逢朱贵兄回唐,便寄洋银12三大元,代交祖父大人收银半元,母大人收银二大元,代交大姊收银半元。信到之日,照字查收入。余容后叙。

代问

弟叔均安

满门叔公婆

满门阿叔□口

家母大人均安

乙未正月十九日愚媳陈氏书

简释

批信为叶和仁在南洋的侍妾陈氏寄给家婆的。由此可知,叶和仁在南洋已纳妾,也是陈姓女子。

信中有陈氏“现下外面夫妇多赖神力”之陈述,又以“愚媳”自称,与叶和仁的关系十分明确。

南洋陈氏称唐山陈氏为“大姊”,妻妾身份自明。

南洋陈氏同日托朱贵水客批信、批银,分发“祖父大人”“母大人”“大姐”。陈氏的批款分发,宗法血缘,嫡庶亲疏,尊卑长幼,所体现的其实是宗族的调谐,是以“礼”为规范的宗族社会观念。

此信落款首现“齐埠叶宝源”条形章,该印章在叶氏批信中只见过两次,而南洋陈氏的书信也仅此一封,或许该印章是叶和仁特为陈氏而设。

叶和仁在信<八>中托付批银有一句:“交妾陈氏银一元,陈氏妻收人”,如未理清头绪,两位陈姓女子,一妻一妾,实在不明就里。只可惜“妾陈氏”寄“陈氏妻”批银这种温馨的情景再也没有出现。此后便一直没有陈氏妾的只言片语,似乎陈氏妾从叶和仁身边消失了。

<六>

1① 叠接:一次又一次接到。

2② 足悉:足:充足;足够。悉:知道。

3③ 生理:见信<四>注④。

4④ 司务:见信<四>注⑤。

5⑤ 使长多少:用钱稍微多了点。使:使用。《元曲选》:“你当初有钱在刘桃花家使,须不曾我家使。”长:多。多少:稍微。

6⑥ 束装:整理行装。如束装就道。

7⑦ 疬子:病名,即淋巴结结核。俗名疬子颈。

8⑧ 鈪:镯子。

9⑨ 亚齐:见信<四>注②。

10① 领悉:领:了解,领略。悉:知道。

11② 老食长□:因一字缺损,意思未明。

12③ 洋银:见信<一>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