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1:规模与能力问题
离开国家的政策性支持与保护,还有多少企业能够抵御全球性竞争?
剔除低成本低价资源消耗性竞争,又有多少企业能够立足国际市场?
在物资匮乏、市场空间大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都不缺乏竞争力;
在市场饱和、产能过剩环境中,有价值竞争力的企业非常少。
1.小企业为什么长不大
小企业通常分布于门槛低、资本要求不高、技术含量低的加工或服务行业。
做点针头线脑、纸巾、尿布、棉签、口罩、衣帽鞋袜之类的产品,或提供餐饮、物流、清洁等服务。基本依赖劳力或劳务价值竞争生存,主要竞争方式就是拼资源成本、比产品服务价格。企业基本没有市场价值创造力,市场消费量的起伏波动很容易让他们伤风感冒,甚至一命呜呼。
丈夫是总经理、妻子是财务总监、兄弟姐妹各管一块的企业非常多。家就是企业、企业就是家;有时家庭矛盾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家庭关系。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企业发展不起来很正常;经营规模不大都问题不断、障碍重重,规模稍大一点,企业内部就乱了。
小微企业要想获得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转变家庭小作坊经营管理模式。多数小微企业始终做不起来的原因,并非在于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的局限,而在于意识、眼界、价值经营管理体系的显著缺陷。
2.规模企业为什么遭遇发展瓶颈
中型或规模化企业起步较早,抓住了市场机遇,又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多数具备产供销完整业务链,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沉淀了一些资本、资源价值优势。目前这部分企业大多遭遇了发展瓶颈,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甚至经营规模萎缩。这种现象似乎受外围市场饱和度的影响,其实并非如此。
中型企业的经营规模背后,并非是与之相匹配的市场价值创造力或竞争力。多数企业达到现有规模,得益于市场机遇的牵引,得益于政策支持的保护。看上去规模大,其实没有与规模相匹配的价值与能力。一旦外部市场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或自身经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企业的老大难问题越来越多,不可避免遭遇难以突破的发展瓶颈。
这类企业最缺乏的是市场客户价值竞争经营导向,以及专业化职能竞争力培育管控体系。有些企业市场营销能力强,可是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短板明显;有些企业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具备优势,可是市场营销能力特别弱;有些企业技术、产品、市场能力都不错,可是运营管控能力短板明显。存在专业职能短板的中型企业非常多,这是大批中型企业停滞发展,甚至衰退的根源。
3.平台型企业为何困难重重
大型企业具有雄厚的资本与资产实力,人才、技术、品牌优势明显,而且多数具有行业或区域显著经营优势。这类企业的经营管理比较规范,内部管理体系比较健全。由于具备资本、资产、政策支撑优势,甚至市场与行业经营性保护。企业组织中的官僚气息普遍比较重,经营管理效率比较低。严重欠缺市场化组织管理与工作激励驱动机制。
大企业不能解决好内部工作驱动机制功能问题,看不到远大前程。
市场格局、经济环境、竞争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市场空间大,找机会、拼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产能过剩,拼价值、比能力的时代已经来临!
平庸或竞争力薄弱者、价值能力缺陷明显者,必须要有客观而清醒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