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5 水生态功能退化
1)湖泊与湿地减少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有142个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湖泊萎缩,全国湖泊总面积676万公顷,减少95.74万公顷,占萎缩前湖泊总面积的12.4%,蓄水量减少6.5%。“百湖之城”的武汉,成为“失湖之城”(图4.16)。

图4.16 “百湖之城”的武汉,成为“失湖之城”
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2017年3月
自然湿地的萎缩情况更严重。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与第一次调查比较,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减少8.82%。自然湿地减少337.62万公顷,减少9.93%(图4.17)。

图4.17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注:同口径指两次调查的方法和范围一致
以武汉为例,武汉历代水系的湖泊和湿地分布面积不断缩减。图4.18展示了从唐宋时期到21世纪武汉湖泊湿地的变迁(蓝色为湖泊、湿地,白色为陆地)。

图4.18 武汉历代水系图:蓝色为湖泊、湿地,白色为陆地
2)城市水体面积减少加剧内涝灾害
城市社区、交通、工厂等发展侵占原有的蓄涝池塘和排涝水渠,使城市水体不断减少,并打乱了原来天然河道的排水走向,加剧了城市排涝的压力。在汛期,江河水位或潮位高涨,雨洪无法自排,城内水体又无法调蓄,加重了城市洪涝灾害。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某城市水库水体面积2015年较前一年同期减少28%(图4.19)。该水体面积变化是我国部分地区城市化建设影响的缩影。

图4.19 我国某城市水库水体面积变化遥感监测图
我国部分城市水生态失衡,城市湖泊湿地面积削减等综合因素造成城市内涝频发,损失惨重。同时,内涝引发城市水体污染,也加剧城市水环境的压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滑坡灾害为主,干旱、冰雹、台风、地震、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但是,对于城市的影响主要呈现特点仍然是暴雨洪涝集中发生且灾情严重(图4.20)。

图4.20 近年来,我国城市主要呈现暴雨洪涝集中发生且灾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