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多核处理器的发展演化
多核处理器在单芯片上集成多个处理器核,通过聚合芯片上的多个处理器核的计算能力来提高应用程序执行性能。多核处理器大致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从核的数量角度可分为多核处理器和众核处理器,一般大于64核为众核处理器;从处理器核的结构角度可分为同构和异构,同构是指核结构是相同的,而异构是指核结构是不同的;从适用应用角度可分为面向桌面电脑、服务器等应用的通用多核处理器,以及面向特定应用的多核/众核处理器,如GPU可看作是一种特定的众核处理器,具有很高的浮点峰值性能。
多核处理器主要在多处理器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多处理器系统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单个处理器的性能满足不了应用的需求,开始出现多处理器系统。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高档工作站都有2~4个处理器,用于科学计算的高性能计算机处理器个数更多。国际上对计算机性能有一个TOP500排名,每6个月列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前500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都有成千上万个处理器。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单芯片上晶体管数目大幅增多,多核处理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术界最早的多核处理器项目Hydra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于1994年研究的。在工业界,IBM公司于2001年推出IBM Power4双核处理器;AMD于2005年推出第一款X86架构双核处理器;Intel于2006年推出第一款酷睿双核处理器;国内于2009年推出了第一款四核龙芯3A处理器。
很明显可以看出,多核处理器是在多处理器系统基础上发展的,其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半导体工艺发展
摩尔定律是过去40多年间描述半导体工艺发展的经验法则。1965年Gordon Moore(Intel公司联合创始人)提出: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1975年对摩尔定律进行了修正,把“每年增加一倍”改为“每两年增加一倍”。现在摩尔定律流行的表述为: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倍。目前,主流处理器工艺已经达到14nm~7nm工艺,在单芯片上集成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个晶体管。不过摩尔定律不可能永远延续,2015年ITRS(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预测晶体管尺寸可能在2021年后停止缩小。目前工艺升级的速度已经从1~2年升级一代放慢到3~5年升级一代,而且工艺升级带来的性能、成本、功耗方面的好处已经不大。
(2)功耗墙问题
功耗墙问题也是处理器从单核转到多核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面对单芯片上的大量晶体管,如何设计处理器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单芯片设计复杂的单处理器核,另一种是单芯片设计多个处理器核。从理论上来说,采用后一种思路的性能功耗比收益较大。芯片功耗主要由静态功耗和动态功耗组成,而动态功耗则由开关功耗和短路功耗组成。其中开关功耗是由芯片中电路信号翻转造成的,是芯片功耗的主体。下面给出了开关功耗的计算公式,其中Cload为电路的负载电容,V为电路的工作电压,f为电路的时钟频率。
单芯片设计复杂单处理器核以提高性能的主要方法包括通过微结构优化提高每个时钟周期发射执行的指令数以及通过提高主频来提高性能。微结构优化的方法由于受到程序固有指令级并行性以及微结构复杂性等因素的限制,在达到每个时钟周期发射执行4条指令后就很难有明显的性能收益。提高电压和主频的方法导致功耗随着主频的提高超线性增长。例如,通过电压提升10%可以使主频提升10%,根据开关功耗计算公式,开关功耗与主频成正比,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即在一定范围内功耗与主频的三次方成正比,主频提高10%导致功耗提高30%。
单芯片设计多个处理器核以提高性能的方法是通过增加处理器核的个数来提升处理器并行处理的性能。当处理器核数目增加N倍时,功耗也大致增加N倍,性能也增加N倍(此处性能主要指运行多个程序的吞吐率),也就是说功耗随着性能的提高线性增长。
2005年以前,单芯片设计复杂单处理器核以提高性能是微处理器发展的主流,以Intel公司由于功耗墙问题放弃4GHz的Pentium IV处理器研发为标志,2005年之后单芯片设计多处理器核成为主流。
(3)并行结构的发展
多处理器系统经过长期发展,为研制多核处理器打下了很好的技术基础。例如,多处理器系统的并行处理结构、编程模型等可以直接应用于多核处理器上。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将传统多处理器结构实现在单芯片上就是多核处理器。
在处理器内部、多个处理器之间以及多个计算机节点之间有多种不同的并行结构。
1)SIMD结构。指采用单指令同时处理一组数据的并行处理结构。采用SIMD结构的Cray系列向量机包含向量寄存器和向量功能部件,单条向量指令可以处理一组数据。例如,Cray-1的向量寄存器存储64个64位的数据,CrayC-90的向量寄存器存储128个64位的数据。以Cray系列向量机为代表的向量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曾经是高性能计算机发展的主流,在商业、金融、科学计算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缺点是难以达到很高的并行度。如今,虽然向量机不再是计算机发展的主流,但目前的高性能处理器普遍通过SIMD结构的短向量部件来提高性能。例如,Intel处理器的SIMD指令扩展实现不同宽度数据的处理,如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扩展一条指令可实现128位数据计算(可分为4个32位数据或者2个64位数据或者16个8位数据),AVX(Advanced Vector Extensions)扩展可实现256位或者512位数据计算。
2)对称多处理器(Symmetric Multi-Processor,简称SMP)结构。指若干处理器通过共享总线或交叉开关等统一访问共享存储器的结构,各个处理器具有相同的访问存储器性能。20世纪八九十年代,DEC、SUN、SGI等公司的高档工作站多采用SMP结构。这种系统的可伸缩性也是有限的。SMP系统常被作为一个节点来构成更大的并行系统。多核处理器也常采用SMP结构,往往支持数个到十多个处理器核。
3)高速缓存一致非均匀存储器访问(Cache Coherent Non-Uniform Memory Access,简称CC-NUMA)结构。CC-NUMA结构是一种分布式共享存储体系结构,其共享存储器按模块分散在各处理器附近,处理器访问本地存储器和远程存储器的延迟不同,共享数据可进入处理器私有高速缓存,并由系统保证同一数据的多个副本的一致性。CC-NUMA的可扩展性比SMP结构要好,支持更多核共享存储,但由于其硬件维护数据一致性导致复杂性高,可扩展性也是有限的。典型的例子有斯坦福大学的DASH和FLASH,以及20世纪90年代风靡全球的SGI的Origin 2000。IBM、HP的高端服务也采用CC-NUMA结构。Origin 2000可支持上千个处理器组成CC-NUMA系统。有些多核处理器也支持CC-NUMA扩展,例如,4片16核龙芯3C5000处理器通过系统总线互连直接形成64核的CC-NUMA系统。
4)MPP(Massive Parallel Processing)系统。指在同一地点由大量处理单元构成的并行计算机系统。每个处理单元可以是单机,也可以是SMP系统。处理单元之间通常由可伸缩的互连网络(如Mesh、交叉开关网络等)相连。MPP系统主要用于高性能计算。
5)机群(Cluster)系统。指将大量服务器或工作站通过高速网络互连来构成廉价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机群计算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内存、文件等资源,用较少的投资实现高性能计算,也适用于云计算。随着互连网络的快速发展,机群系统和MPP系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从结构的角度看,多处理器系统可分为共享存储系统和消息传递系统两类。SMP和CC-NUMA结构是典型的共享存储系统。在共享存储系统中,所有处理器共享主存储器,每个处理器都可以把信息存入主存储器,或从中取出信息,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通过访问共享存储器来实现。MPP和机群系统往往是消息传递系统,在消息传递系统中,每个处理器都有一个只有它自己才能访问的局部存储器,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显式的消息传递来进行。
尽管消息传递的多处理器系统对发展多核处理器也很有帮助(如GPU),但是通用多核处理器主要是从共享存储的多处理器系统演化而来。多核处理器与早期SMP多路服务器系统在结构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例如,多路服务器共享内存,通过总线或者交叉开关实现处理器间通信;多核处理器共享最后一级Cache和内存,通过片上总线、交叉开关或者Mesh网络等实现处理器核间通信。
通用多核处理器用于手持终端、桌面电脑和服务器,是最常见、最典型的多核处理器,通常采用共享存储结构,它的每个处理器核都能够读取和执行指令,可以很好地加速多线程程序的执行。本章主要以通用多核处理器为例来分析多核处理器结构。通用多核处理器结构设计与共享存储多处理器设计的主要内容相似,包括多核处理器的访存结构、多核处理器的互连结构、多核处理器的同步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