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阴阳五行
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古代医学家把它运用到医学领域,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伸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相互对应,相互关联,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体,事物的生成、变化以至消灭,都是事物内在联系、阴阳双方运动的结果。通过长期观察和辩证思维,总结为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及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1.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种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静止不动,各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通过斗争以维持动态平衡。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的动态平衡出现失调,即能导致疾病发生。
2.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的一方单独存在,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人体功能属阳,物质属阴,物质无功能则不能化生,功能无物质做基础也就不能产生作用,这说明两者在生理上同样是互根的。
3.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恒动之中。阴阳之间的消长关系,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维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和变化。如果任何一方“消”得太过,或“长”得太多,超过了正常限度,必然破坏了阴阳的相对平衡而导致疾病的出现。
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即阴转为阳,阳转为阴,从而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论述。其中“重”和“极”是指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已发展到具备了转化的可能性,不能简单地解释为“物极必反”的意思。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它既说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又指出了诊断和治疗的一般规律。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在一起,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以人体部位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以脏腑划分,则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具体到每个脏还有阴阳之分,如心脏可分心阴,心阳等等。
2.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人体的生理活动非常复杂,以阴阳来概括,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均属阴,这些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的运动及其所发挥的功能则均属于阳。物质无功能则不能化生,功能无物质则无从活动。这种人体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的病理变化,同样可以用阴阳这一概念概括起来,用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理论说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对立依存关系被破坏,人体失去正常的阴阳相对平衡状态,造成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体现在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内经》通过当时感性认识的积累,总结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和“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即是运用阴阳概念和消长转化理论来说明人体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4.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证与阳证两大类。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以阴阳为纲领,把疾病的部位、病邪的性质、正邪的消长概括在一起,判定病证。
5.用于疾病的治疗
①确定治疗原则: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和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阳盛者泻热,阴盛者祛寒,阳虚者扶阳,阴虚者补阴,以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②归纳药物的性能:是根据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的药物,以纠正由疾病引起的阴阳失调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
二、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也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古代医家把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于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行”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
五行学说是古人在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点及性能的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是古人用以分析事物的属性归类及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尚书》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即是对五行特性的概括。
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所以事物的五行属性,并不等同于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的特性相类比,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例如:以方位配属五行,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似,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
3.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是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这即是五行生克乘侮的主要意义。
(1)生克和制化: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被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来说,也是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才能在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在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所以说“制则生化”。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样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生化不息,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被喻为“母”和“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被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
(2)乘侮:五行之间的相乘、相侮,其基本概念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反应。引起相乘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造成对被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从而引起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异常;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相对而言“克我”“一行”的相克就显得增强,而其本身就更衰弱。相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所以反侮亦称“反克”。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归属五行,同时又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等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联系起来。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了。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五脏的五行归属,不仅阐明了五脏的功能特性,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说明了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既有相互资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行学说不仅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联系,也可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以传至它脏,它脏之病也可传至本脏,这种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称之为“传变”。以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疾病的传变,可以分为相生关系的传变和相克关系的传变。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是母病及子。临床上常见的“肝肾精血不足”和“水不涵木”,都属于母病及子的范围。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犯母。临床上常见的心肝血虚和心肝火旺,都属于子病犯母的范围。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即“反侮”)两个方面
相乘是相克太过为病。相克太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一方的力量过强,而致被克的一方受到过分的克伐;另一种是由于被克的一方本身虚弱,不能承受对方的克伐。如以木和土的相克关系而言,前者称为“木乘土”;后者称作“土虚木乘”。这两类相克太过的原因虽然不同,但其结果均可导致一方太过和一方不及。如临床上常见的肝气横逆犯胃、犯脾,均属于“相乘”致病的范围。
相侮,又称反侮,即是相克的反向致病。形成相侮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一方太盛不仅不受克己的一方所克制,而且对克己的一方进行反克;另一种是由于一方虚弱,丧失克制对方的能力,反而受到被克一方的克制。这两种相侮的原因虽然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也均是一方的不足和一方的太过。如以金和木的关系而言,肺属金,肝属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肺金的肃降,有制约肝气、肝火上升的作用,故称“金克木”。如在肺金不足或肝的气火上逆时,即可出现“左升太过,右降不及”的肝气、肝火犯肺的反克病理变化。
总之,五行学说认为,五脏病变时的相互传变,均可以五行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并认为按相生规律传变时,母病及子的病情较轻浅,子病犯母时的病情较深重。按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时的病情较深重,相侮时的病情较轻浅。但事实上并不能完全用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述。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达到协调平衡。在疾病的状态下,又因为受邪的性质不同、患者禀赋的强弱,以及各种疾病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差异,所以疾病时的五脏传变,也并不完全按照五行的生克乘侮的规律依次相传。
3.用于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人体的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方面的异常变化。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因五行属性归类有着一定的联系,为诊断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
(2)用于治疗:五行学说用于治疗,一是控制疾病的传变;二是确定治则和治法。疾病的传变,可以是某一脏疾病波及它脏而致疾病发生传变。因此,在治疗疾病时,除了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控制疾病的传变。五行学说也可用以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法。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壮水制火法等。
综上所述,临床依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确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应当指出,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以从五行生克乘侮这一规律来治疗。所以,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乘侮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五行学说在治疗上应用比较广泛,它不但适用于药物治疗方面,也同样适用于推拿、针灸等方面的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