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礼仪
礼仪与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礼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现象,而礼仪则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化现象。礼仪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礼仪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差异。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礼和礼仪概念的界定
在中文里,“礼”和“仪”最早是分开使用的。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是“礼”和“仪”两个词的合成体。
1.礼
礼是中华文化中独有的概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礼的内涵极为丰富,几乎无所不包。在《辞源》中,“礼”的本义是“祭神以致福”,延伸义包括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貌,为表示隆重或敬意而举行的仪式,以礼相待、对人表示敬意等[1]。早在春秋时期,礼已经成为儒家重要的政治、伦理规范,是包括典章制度、人的等级名分及其相应的规范的总称。伴随历史发展的进程,礼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断变化,礼的内涵也有所演化、拓展和迁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礼的基本含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礼是一种行为规范
作为行为规范的礼,对人类活动进行外在约束和行为指导,抑制人们不恰当的欲望和要求,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敬爱,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
(2)礼是最高道德准则
法家先驱管仲主张礼让天下,把礼作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首,认为只有发扬礼、义、廉、耻,君主的政令才能畅通无阻,将礼作为了最高道德准则。儒家更是从节制人欲的角度把礼视为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和道德规范,认为礼和义决定着国家的命运,“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2]。
(3)礼是一种修身手段
儒家将礼作为基本的修身手段。对人的吃穿住行都做出了礼的规范。《礼记·曲礼上》要求人们“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嚺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3]。此外,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弱点。只有借助于礼,才能弥补这些缺陷,达到理想的境界。为此,要求人人都要坚持以礼修身。
(4)礼是一种治国方略
孔子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根本方法,主张用礼制去同化百姓,整齐百姓的行为,在他看来,礼不仅是一种有力的统治手段,而且还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规范,《礼记·哀公问》强调“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将礼作为治国之本,是我国历代政权的普遍特征和政治文明的鲜明特色。
(5)礼是一套国家典制
传统意义上的礼,也指以道德为内涵的国家典制。周朝对殷礼进行改革并发扬光大,建立起一套完备、严格的礼制,史称“周礼”,核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及丧服制度、诸侯制度、同姓不通婚制度等,以此纲纪天下,实行礼治。作为典章制度的礼,是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也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际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6)礼是表敬意的仪式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豐亦声。”[4]这一解释突出了两点,一是强调礼是一种行为准则,二是强调礼与祭祀鬼神有关,并经逐步引申、扩展,又有了敬祖、敬人之义。《周礼》中提到的当时朝廷上的五种主要仪典——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一般称“五礼”,均为有一定规模、规格和程序的仪式。而民间流传的婚丧嫁娶等庆典仪式以及为招待客人而举行的宴饮,也同样有一定的规模、规格和程序。其实,这些仪典、仪式均属“仪”的范畴,但约定俗成也称为礼。
总之,礼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礼仪的总和,是“以礼治为核心,由礼仪、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学等诸方面的内容融汇而成的一个文化丛体”[5]。“‘礼’是中华文化世代相沿的主要形态,最具有中华文化的原初性和普遍意义,兼有生活方式、伦理风范、社会制度的一体化内容,成为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模式。”[6]“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影响而又歧异最大的课题。”[7]
2.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仪的基本内涵
礼仪是“礼”和“仪”的合成体。“礼”与“仪”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伦理学上,一般认为礼仪是表示礼貌和礼节的仪式总称,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而特意举行的仪式[8]。《辞源》将“礼仪”解释为“礼节仪式”[9],礼节是“行礼的分寸等级”[10],仪式是“典礼之秩序形式等礼节规范”[11],礼貌则是“对人恭敬有礼”[12]。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已对“礼”和“仪”的区别有所认识。《礼记·乐记》中认为:“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袭,礼之文也。”[13]簠簋俎豆等礼器以及动作、衣着等礼节,均为“礼”的外在表现形式,相对于起根本决定作用的“礼”的精神内涵,这些外显的礼器、礼节和仪式均属细枝末节。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子太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对曰:“是仪也,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地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14]可见,“礼”和“仪”相比较,“礼”属于内在的东西,是仪的思想精髓和道德本质,“仪”离不开“礼”。同时,“礼”也离不开“仪”。“仪”是“礼”的物质载体。“礼”属于相对抽象的概念,而“仪”则是外显的,既是区别差异的主要手段,也是“礼”的物质载体。我国将“礼”和“仪”连用,始于《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15]
礼仪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在我国古代,广义的礼仪几乎是“礼”的同名词,一度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包括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典章制度、治国方略、修身之道等,内涵极为丰富。狭义的礼仪,则主要指人际交往中为维护正常交往秩序而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的礼貌、礼节、仪式和行为规范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指仪容、仪表和举止风貌,二是指礼节、规矩和待人接物的方法,三是指仪式、仪典和礼典,四是指礼俗或民族风俗习惯。
礼俗是民族传统礼仪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当人们遇到重大节日或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纪念方式。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等。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中秋吃月饼,腊八熬煮腊八粥,辞岁吃饺子等,都是我国节日饮食方面特有的礼俗。礼俗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不但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且也是民族认同的鲜明标志。只要遇到有相同礼俗的人,便可知道他与自己同根同源,并因此而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激发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和政府在部署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时强调要“研究制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16],彰显了对礼仪“化民成俗”的重视,开启了我国传统礼俗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总之,中华传统礼仪是我国传统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征,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维系民族关系不可或缺的纽带。
(二)西方文化对礼仪概念的界定
西方文化中,通常认为“礼仪”一词源于拉丁文“ritualis”,指的是在风俗、礼节、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17]。也有人认为“礼仪”一词源于法语中的“etiquette”,其原义是“法庭上的通行证”[18]。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行证上,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一个人并要求他们遵守。不难发现,以上含义与我国传统礼仪的内涵非常接近。后来,“etiquette”一词进入英语并几经演变,便有了“礼仪”的含义,意思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并逐渐演化为现代西方礼仪。概括起来,在西方文化中,“礼仪”一词大体有以下几层意思:
1.仪式、仪典或习俗中的礼仪行为(rite)
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仪式、典礼,特别是指有重大意义的宗教、宫廷、社会或部族所举行的仪式,如宗教活动中的礼拜仪式等;二是泛指习俗中的礼仪行为、礼节和惯例。
2.仪礼、礼节和各种规矩(etiquette)
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专指礼仪,即有良好的教养并按照权威性的规范在社交场合或其他正式场合遵守一定的礼节和规矩;二是指礼节,即按惯例或习惯所传承下来的行为准则;三是指规矩,是针对某特定人群,如同行业人士、共同参与某种活动的人群等,制定或俗成的规范其行动、行为或实践活动的规矩的总称,特别是指处理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则。
3.礼貌,谦恭有礼的举止、言辞或风度等(courtesy)
处处合乎时宜而又动人的文雅举止和风度,对他人表示尊敬或尊重的有礼貌的行为等。
4.外交、军事等特定领域里的礼节或相处准则(protocol)
和前面几层意思相比,这层意思突出强调礼仪的固定性和一成不变,是一种刻板的、更为严肃并长期执行的相处准则。如:要绝对尊敬上级,要严格遵守应有的优先次序,要严格执行礼仪活动的实施程序等[19]。
可见,西方文化中所说的“礼仪”,更强调的是礼貌、礼节、仪式、风度等方面的内容,这与中华传统礼文化中的“礼仪”有着明显差异。
(三)本书对礼仪概念的界定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必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发展、演化。无论是礼仪的内涵,还是具体的礼仪形式,都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而有所发展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以中华民族拥有优秀的文化传统而故步自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进而要求全面恢复古代中华礼仪;也不能由于强势的西方文化和西方礼仪盛行而丧失礼仪文化自信,进而缺乏自我,照单全收、照搬照抄西方礼仪,全盘抛弃中华传统礼仪。基于上述考虑,本书主张应在扬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西方礼仪文明和当前通行的国际礼仪惯例,建设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礼仪文化体系。为此,本书主要从以下层面界定礼仪的概念:
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
从起源上看,礼仪直接缘于原始社会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原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大自然抗争,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条件下,不得不以群居的形式相互依存,而这种群居性使得人与人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群居生活中的男女有别、老少有异等现实问题,既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秩序,又是一种需要被所有成员共同认定、保证和维护的社会秩序。人类面临着的内部关系必须妥善处理,因此,人们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就形成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礼仪。“一个打死了豹子的波罗罗猎人,邀请其他猎人共同来吃这野兽的肉,而把它的皮和牙齿送给集体中最近死亡的人的亲属。”“在南非的卡斐尔族那里,狩猎者没有权利任意处理自己的猎获物,而必须和其他的人共同分享,当他们中间有人宰杀公牛时,所有的邻人都到他那里,直到把所有的肉吃完才走,甚至‘国王’也得遵守这个风俗,有耐心地款待自己的臣民。”[20]现代礼仪最初就是在这些行为规范的基础之上几经演化,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中,礼仪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能够通过语言、文字、动作来进行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可以自觉学习、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
2.礼仪是内在道德要求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
礼仪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礼仪与道德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1)礼仪与道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德诚于中,礼行于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创造的习俗、礼节以及所选择和确定的仪态、行为,是表现道德思想的重要形式和表达道德要求的有效手段。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和衡量道德。通过观察人们的仪表、举止,考察人们是否讲礼仪、礼节、礼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人们的道德素质状况,衡量其道德水平高低。
(2)礼仪与道德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礼仪与道德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调节目标及实现机制。礼仪以美和丑为标准。个人礼仪能够教育人们识别美丑,引导人们走向文明,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道德则以善恶为标准,着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实现机制上,礼仪主要通过人们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来调整自身行为,依靠自律来实现调节目标,虽然礼仪也依靠外在的礼仪规范来调节,但外在压力的作用相对较弱;而道德调节主要依靠社会调节,以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尺度来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实现调节目标;道德也需要依靠自我调节,以个人的道德思想作为尺度来评价道德行为,协调自我在社会中的道德角色以及与他人或社会的道德关系,但自我调节比社会调节相对较弱。
3.礼仪的追求是使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这里所说的和谐,从小处来讲,可以指社会个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从大处来讲,也指不同社会团体、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如国与国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和谐关系等。正如洛克所说,“礼仪的目的和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得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21]。也正是基于这一道理,我国2001年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明确将礼仪作为“二十字方针”的重要内容,纳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2019年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但强调要制定国家礼仪规程,还强调要研究制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引导人们重礼节、讲礼貌[22]。
总之,本章所指的礼仪,是指以建立和发展和谐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为目的,由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礼节、礼貌以及风俗、习惯、惯例等方式固定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四)礼仪的分类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根据划分标准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按主体的活动性质划分,可分为居家生活礼仪、校园礼仪、商务礼仪、政务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涉外礼仪等;按适用场景划分,可分为迎送礼仪、交谈礼仪、会见礼仪、宴请与赴宴礼仪、签约礼仪、参观礼仪等;按主体的活动内容划分,又可划分为着装礼仪、餐饮礼仪、成人礼仪、婚丧礼仪、馈赠礼仪等。礼仪的分类并不是单向和一成不变的,存在很多交叉。清华大学朱燕用坐标图的形式表达了礼仪的分类与礼仪规范之间的联系,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如图1-1所示:
图1-1 礼仪的形式(分类)与礼仪规范之间的联系示意图[23]
本章根据礼仪的作用领域,将比较常见且对青少年学生有较大影响的礼仪、礼节和仪式概括为以下六类:
1.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主要作用于个人私生活领域,是社会个体的仪容仪表仪态准则、待人接物规范以及贯穿整个人生的通过仪式等,是个人道德素养、文化修养、教养良知等的外在表现。大体包括以下方面。
(1)仪容仪表礼仪
仪容,指人的容貌,包括五官、发型等的装饰和搭配。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姿态、风度等。俗语所言“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指的就是仪容仪表礼仪,强调礼容修饰对于个人仪容仪表的重要性。
(2)举止仪态礼仪
举止,指人的举动、姿态和风度。仪态,指人的身体所呈现出的各种姿态,包括神态表情、举止动作和相对静止的体态等。培根说,状貌之美胜于面色之美,体面而又优雅的姿态之美胜于状貌之美[24],就是强调举止仪态比相貌更重要,更能反映人的精神气质。
(3)待人接物礼仪
“待人接物”一词出自《史记·报任安书》,意思是跟别人往来接触,也就是社会交往,包括得体的言辞、动作、表情、衣着等。待人接物礼仪是个人礼仪与家庭、学校、社会公共场所礼仪相衔接的桥梁。
(4)人生礼典、仪式或礼俗
如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等。
2.家庭礼仪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家庭成员相处的一个稳定场所,也是家庭成员与外界取得联系、进行交往的重要场所。家庭礼仪也就是主要在家庭生活及邻里相处中发挥作用的礼仪,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相处等方面的礼仪规范和家庭仪式、睦邻友好礼节等。“家和万事兴”,和谐家庭建设要靠家庭礼仪来实现。
3.学校礼仪
学校礼仪是主要在校园生活中发挥作用的礼仪。包括学校生活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处的礼仪规范和入队、入团、入党等校园仪式。
4.社会礼仪
社会礼仪是主要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的礼仪,涵盖社会公共生活、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等多个领域。
(1)社会公共生活礼仪
包括社区生活中邻里交往礼仪,行路、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在医院就诊、到商场购物的礼仪,文化活动场所礼仪,以及旅游礼仪等。
(2)经济生活领域的礼仪
包括行业礼仪、商务仪式礼仪、会务礼仪以及商界人士在商务交际和业务应酬中所应遵循的酬世礼仪等。
(3)国家政治生活礼仪
包括国际交往中涉外接待的常规礼仪、国际访问的规范礼仪、涉外人员的个人礼仪,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场合所应恪守的有关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以及对待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的礼仪等。
5.民族礼俗
礼仪具有差异性,为此需要“入乡随俗”。民族礼俗指的是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风情,既包括我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也包括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等,都是青少年学生应当了解的。
6.网络礼仪
网络礼仪是现实生活中的礼仪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指人们在网上交流过程中所应遵守的礼貌、礼节和仪式,是保证人们网上行为得体性的行为准则。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网络礼仪,以树立自身良好的网络形象,维护和建立文明和谐的网络秩序。
(五)礼仪的特征
虽然礼仪随着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但其存在着若干共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性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特征,亦即礼仪有规则。礼仪的规范性要求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境中遵守礼仪规则。无论是作为一般性的交际礼仪,还是作为重大活动中的礼仪,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遵从特定的礼仪规范,按照一定的程序施礼。施礼时要切合情境、从容不迫、郑重其事。如古人在重大礼仪活动之前都要沐浴、斋戒,以示规范、郑重。
2.共同性
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愿望是一致的,礼仪是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共同遵守的准则与行为规范。每个人都要依礼办事,全人类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以讲礼仪为荣。例如:礼尚往来、礼貌待客、文质彬彬、举止得体都是符合大多数人价值取向的文明标志。我国宋代出版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25]。就是说作为子女,从小就要接近师长和朋友,学习为人处世的礼仪,因为这是做人的起点。
3.多样性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决定了礼仪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礼仪规范。如:教师的礼仪形象应该是端庄文雅、和蔼可亲、充满自信、精神饱满;学生也有学生的礼仪形象,朴素大方是对学生最基本的形象要求,着装、举止、谈吐各方面都必须符合这一礼仪规范。不同的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礼仪规范。每个人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到商场购物,我们是消费者;到医院就诊,我们是患者。在学校生活领域中,我们是老师、学生。在家庭生活领域,我们则是父辈、祖辈的儿孙、街坊的邻居等。要把我们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中扮演的各种角色都演好,就必须遵守不同生活领域的礼仪规范,否则就会产生角色冲突,引起麻烦和痛苦。
4.时代性
礼仪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体现着时代的要求与时代的精神。例如:在我国,就见面礼的行礼方式看,握手替代了作揖,鞠躬替代了跪拜;从拜访与问候礼的情况看,如今,节假日给亲朋好友打个礼仪电话,发个短信,或送去礼仪鲜花,表示祝贺与问候,这些都反映了礼仪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的特点。礼仪的发展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地对过去旧礼仪文化进行扬弃的过程,我们既要不断学习那些反映时代要求的礼仪规范,也要自觉推动和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礼仪文化建设。
5.差异性
民间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仪文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礼仪规范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步形成、积累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使得礼仪规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56个民族各自都有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礼仪规范和多彩多姿的礼仪形式,不同地域之间的礼仪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早就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的说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各民族之间、各地域之间的交往大大加强了,学习了解各种礼仪文化就变得十分重要。不尊重这些礼仪习俗,就会伤害人们的感情,甚至会发生误会乃至冲突。
6.继承性
礼仪规范将人们交际活动中约定俗成的程式固定下来,这种固化程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沿袭下来,形成了继承性特点。人们对流传下来的礼仪规范应采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态度。例如:在重大活动中,座次以北为上、以右为尊的规则,就是继承了传统礼仪,成为现今人们仍沿用遵守的礼仪规范。
7.适应性
虽然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礼仪具有差异性,但是,各民族之间的礼仪并非绝对排斥,而是可以互相渗透、互相适应、互相学习和借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日益频繁和密切,饱含文化内涵的礼仪会更多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取长补短,一些共同的礼仪将被作为国际公认的行为规范而普遍采用。
礼仪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新时代礼仪德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