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第六卷 第二期 二零二零年 冬季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古希腊哲学”专题导言

Introduction to“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吕纯山(LU Chunshan)[1]

本组论文共五篇,主题都围绕亚里士多德的概念,包括一篇论文和四篇英译文。这一概念自亚里士多德逝世后就有了歧义。最早自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早期斯多亚学派开始,这一概念就被理解为是一种普遍的、永恒的、作为所有变化的基础,没有任何特征、不属于任何范畴、作为所有物理变化的中介和载体的东西,并逐渐成为当时各学派都青睐的流行术语,尤其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把它与柏拉图《蒂迈欧》中的“接受者”或“容器”等概念相提并论,甚至用它直接称呼“接受者”或“容器”等概念,成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哲学共有的经典概念。再后来,经过了漫长的古代和中世纪,带有早期斯多亚学派所赋予的、吸收了“接受者”/“容器”特征的这一概念最终成为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经典解释。我们把这一意义上的翻译为“原始质料”。直到20世纪上半叶,金对此提出强烈的质疑,指出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并不存在“原始质料”,亚里士多德的是四元素,即火、气、水、土,且每一种元素都不与对立面(如冷和热)相分离存在。我们把这个意义上的 翻译为“最初质料”。然而,金的看法不仅没有纠偏,反而激起了更大的争议,半个多世纪以来竟形成了拉锯战,以至于到了今天,关于究竟是“原始质料”还是“最初质料”,研究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组论文中的第一篇就是金的这篇著名论文,我们以它作为反对者的代表观点;另外三篇译文则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原始质料的存在,也是争论几十年之后支持者观点的总的呈现;论文是笔者的浅见,认为争议双方都忽视了对亚里士多德关键文本的深入解读。这组论文试图呈现当代学者对概念的争议。

金在1956年发表的《亚里士多德没有“原始质料”》一文中,明确认为亚里士多德的最初质料(,primary matter)就是火、气、水、土四元素,而传统注释中的“原始质料”(Prima Materia)学说即使回溯到亚里士多德,也找不到这一学说的踪迹,因此原始质料是基于一种错误的理解而发展起来的。金肯定了最初质料的四个特征:①等同于终极质料;②指普遍适合于每一种可能实体的质料,如水;③在每一个生成过程中自始至终被保留;④不是“这一个”。金还在文章中引用并分析了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多个重要段落,尤其是产生这一概念的《论生灭》Ⅱ.1的段落。他肯定四元素不与对立面分离存在,进而认为热、冷、干、湿这些对立面,是原因和力,是元素的材料和核心成分。金认为四元素是相互生成的,而生成就是对立面的连结、混合和再连结。

接下来的三篇译文是英国古典学家大卫·博斯托克在不同时期的相关论文。博斯托克是20世纪著名的英译亚里士多德著作单行本系列Clarendon Aristotle Series中《形而上学》ΖΗ卷的译注者,他不仅在这一代表性著作和多篇文章中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存在原始质料,而且20多年的时间里,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没有改变过立场。他在1982年的《亚里士多德论〈物理学〉第一卷中的变化本原》一文中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变化本原学说,在任何变化之中都将涉及三个本原,即形式、缺失和作为基础的事物。任何变化都能被看作同一事物自始至终持存,但得到或失去一种特定的形式的一种情况;一种变化总是从形式到缺失或相反。“原始质料”与四元素相关,当它接受和摆脱四种基础的对立——热和冷,湿和干——时,就是持存于且作为这些转化的基础的质料,是四元素由之而来并仍然由之构成的东西。而载体,在他看来,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变化的始点,一种是变化中持存的东西,而原始质料就是这样的持存的东西,因此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这一概念。

在1995年的《亚里士多德论〈论生灭〉Ⅰ.1 -4中元素的转化》一文中,博斯托克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确相信原始质料的存在,四元素——火、气、水、土——中的每一元素都由原始质料与冷、热、干、湿四种形式的不同结合而构成。他认为,四元素的相互转化是一种生成,而这样就导致对原始质料概念的否定,但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并不希望否定原始质料,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论证不合逻辑。博斯托克认为原始质料与四元素的关系,就像H2O和冰、水和水蒸气的关系一样,四元素并非独立实体,仅仅是原始质料的不同阶段。他还认为《物理学》Ⅰ.7和《论生灭》Ⅰ.1-4的观点相反,前者要求四元素有一个共同质料,元素之间的彼此转化是原始质料的性质变化;后者则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性质变化不是生成,而元素的相互转化是一种生成。他再次提到《物理学》Ⅰ.7和Ⅰ.9中的载体或质料,认为它不生灭,只有原始质料才符合这一特征;甚至他认为《形而上学》Ζ3剥离论证后的质料也是这一原始质料,且《论生灭》Ⅱ和《论天》Ⅲ—Ⅳ都肯定了四元素共享一个共同的质料。

在2001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质料理论》一文中,博斯托克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质料理论是有缺陷的,并没有解释事物的“同一性”问题,因此最终是一个失败的理论。博斯托克所认定的亚里士多德的质料理论的关键点是,变化中一定有预先存在的东西,这同一事物在变化中持存,生成的就是作为基础事物的它。在博斯托克眼里,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既无生灭,亦无本质,是一个关系性术语,因此作为四元素基础的东西最终也是每一其他事物的基础,即原始质料。然而,质料是一个矛盾概念,因为一方面,如果质料没有本质,那么它就没有跨时间的同一性标准,而且不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持存,因此不可能是一个实体;而另一方面,质料被介绍为是跨时间持存的某物,即当水变成气时仍然保持为同一的东西。他认为原始质料没有自己的本质,没有自己的属性,没有特殊的形状、位置和安排,没有体积或重量,是潜在的万物,但现实上什么也不是。

最后一篇《〈论生灭〉Β 1,329a6-b3的接受者与最初质料》是笔者的论文。笔者同意金的观点,认为就是四元素,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没有所谓的“原始质料”,同时笔者认为他没有阐释亚里士多德那里还有一种变化模式中的质料概念。论文以亚里士多德《论生灭》Β1,329a6-b3的文本为主要分析对象,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这段话中明确批判了分离的“接受者”等概念,强调自己的最初质料不是“接受者”,而是不与对立面(如冷热)分离的四元素——火、气、水、土;不仅如此,在文本中,亚里士多德还重申了一种三本原——质料与对立面——变化模式,与在其他文本中的三本原模式——质料、形式和缺失——相呼应,这是否定原始质料概念的学者们所忽视的,正因为他们忽视了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还讨论了另一层次的质料,因而一直无法完全平息反对者的质疑。总之,无论肯定或否定原始质料概念,如果忽视对《论生灭》Β1这一文本的正确解读,就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