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起点:风光摄影必练的96个技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9 无后期不摄影

直接拍摄JPEG格式的照片,相机会在内部自动对照片进行一定的修饰和润色,照片的视觉效果虽然要好于RAW格式的照片,但仍然不如人眼直接看到的画面精彩,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后期润饰。并且JPEG格式是一种压缩后的格式,已经损失了很多影调和色彩细节,再次进行后期处理,损失的信息会更多。所以综合来看,拍摄时一定要使用RAW格式。

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人标榜自己的照片是原片直出,这种自以为是的标榜和吹嘘,实际上错得离谱,因为原片直出也远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的场景。

031-0003

这是拍摄的原始照片

031-0001

经过后期处理,还原出了我们所看到的云海以及光。这并没有夸张性的美化,只是对真实场景进行了还原,由此可见后期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TIPS

可能很多人会说即便只拍摄RAW格式的照片,在相机回放时看到的效果也比较漂亮,不会特别朦胧。这是因为相机回放的效果,是相机在机内进行预处理,模拟JPEG输出的效果。将RAW格式的照片导出,在计算机上回放,所看到的效果才是真实的RAW格式画面。

1 学原理而不学案例和参数的教程

摄影后期处理的学习难住了非常多的初学者,他们认为摄影后期处理的学习远远比前期的拍摄更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学习不得法。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思路和计划,随便在网络上翻到一些照片处理案例就匆忙学习,之后回过头来突然发现换一张照片又无从下手,不会处理。另外在学习一些教程时,选择也不够恰当,看到书上有很多参数,感觉比较专业就拿来学习,殊不知这种教程最容易误导自己。正确的学习思路是要从最基本的原理学起,不要最初学习案例,也不要学习有很多参数设定的教程。应该从最基本的色彩以及明暗原理开始,继而将二者与软件应用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做到摄影后期处理的入门。

之后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积累后期处理的经验,才能够真正掌握摄影后期。

也就是说,摄影后期的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后期处理技术!

032-0001

这是拍摄的原始照片

032-0002

这是处理后的照片,强化了暖光的色彩感,画面氛围浓郁。这张照片的后期处理,正确的方式是要学习如何将云海的亮度调整得比较合理,如何对山体部分进行强化,再对色彩进行单独的调整,强化暖色调,最终得到令人感到比较舒适的效果。参数只是适合某一张照片,并不适合其他照片。只有掌握了照片的调整方式,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方法、调色原理,当再遇到同类照片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果只是记住了调整某张照片的步骤和参数,遇到其他构图完全不同的照片时,肯定无法合理地进行后期调整

2 后期有度

对于广大摄影爱好者来说,在学习更多技术、技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后期的度。说得简单一些,后期对照片的处理,要让照片真实、符合自然规律,在这个前提下适当美化照片,让照片更好看。

(1)追求层次损失细节

初学者往往刻意追求强烈的对比,强化照片的色彩和影调层次,这样处理过后的照片会非常显眼。但如果仔细观察照片就会发现,画面中存在大量暗部变为纯黑的区域,或是存在大量亮部变为纯白的区域,这两种区域都已经彻底损失了细节,使照片变得不够耐看。即便有时候高光和暗部细节都在,过于强烈的对比度虽然让层次看起来非常鲜明,但问题在于层次之间的跳跃性太强,给人不自然的感受。

033-0001

第一种后期处理的效果,虽然看起来影调层次更为明显、强烈,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对比度过高、暗部几乎变为纯黑、细节不可见。并且暗部与亮部的层次跳跃性太大,给人的感觉并不舒服

033-0002

第二种后期处理的效果,暗部与亮部的层次过渡平缓了很多,虽然看起来对比度弱化了很多,但照片整体给人的观感却更真实、自然,照片也更耐看

(2)饱和度过高

很多初学者会有意或无意地提高照片的饱和度,因为这种画面让照片看起来比较醒目,可能有人告诉过你,风光照片把饱和度稍微提高一些,画面才会更漂亮。那在这里,笔者要提醒一句,无论哪种题材的照片,如果不是比较特殊的场景,尽量不要过高地提高饱和度。提高饱和度,虽然能使照片比较醒目,但是这会导致照片极度不耐看,并且无可避免地会让照片损失很多的细节。

下面我们通过两张风光题材的照片来看一下饱和度对于画面的影响。

034-1

在原照片中,非常明显的是地景与天空的饱和度偏高,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是各种色彩都较浓,没有主次之分,没有明显的视觉中心,画面让人感觉非常不自然、不真实。降低饱和度之后的照片,看起来则变得更加真实、自然,并且景色依然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