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养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鼓励孩子克服胆怯,勇敢走出家门

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一个人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是在社会交往中实现的。很多父母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这一能力。假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某方面的限制,如不自信,而难以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那么孩子在社会交往中遇到障碍时,他可能就会因自己的敏感和脆弱而被击垮,让他完全不能认同这个世界。父母要建立孩子迈向社会的桥梁纽带,帮助孩子完善自己的交际能力。

我们教育孩子,除了给孩子提供轻松舒适的生长环境、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外,还需要教会孩子如何自信地与人交往,一个落落大方、平易近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赞同、尊重和喜欢,才不会孤独。家长要明白的是,孩子的交往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我女儿5岁半了,很可爱,就是特害羞,就算碰到熟人也一样,有时甚至还会害羞得哭闹起来。我也跟她讲了很多道理,可还是不管用。这该怎么办?”

这是一位妈妈对儿童心理学家说的话。5岁正是孩子初步进行社会交往的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学习如何面对家人以外的人。在这之前他的身体还不够自如,语言表达也比较简单,更多地需要成人来猜测他的意愿,可以说,他的生活处处依赖成人。而孩子到了5岁以后,基本都开始上幼儿园,会接触到很多的同龄小伙伴,生活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这时,他们需要自己面对很多的“陌生人”,这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但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会有点害羞,而有些孩子性格外向,可能在交往中比较大胆。气质性格类型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表明了孩子对待世界的方式不同。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成长,别把孩子的不自信当成孩子的内向和害羞。一旦发现孩子不自信,就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引导,让孩子喜欢上交往、擅长交往。如果孩子不擅社交或不自信也不必过于担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大,及时正确引导,是完全可以达到效果的。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给孩子与人接触的机会

我们可以带孩子参加故事会、联欢活动等,还可以经常带孩子走亲访友,或把邻居小朋友请到家中,拿出玩具、糖果、画报,让孩子慢慢习惯和别的孩子交往。孩子通常需要安全感,所以起初有家长在一旁陪伴,会让他比较放心。

2.多进行积极引导,避免强调孩子的弱点

如果家长说,“我的女儿胆子小、不自信、走不出去”。实际上这是强调孩子的弱点,结果是:“胆大”的孩子更“胆大”,“害羞”的孩子更“害羞”。有的家长会有意无意地说:“你看人家妹妹都会打招呼,你怎么都不会说呢?”这样的比较,反而会伤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让他们更加害羞,更加不愿意说话。所以不要轻易拿孩子去和别人比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最棒的。

当有其他人问候孩子时,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来回答,不必代替孩子来说。如果孩子不愿意说,我们可以适当引导,如“小朋友跟你问好了,你该怎么回答啊?”孩子自己与“陌生人”交流以后,逐渐就会胆大和自信起来。

3.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

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是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的最佳办法。例如,我们可以教孩子带着有趣的玩具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边,这能让他吸引别人的注意;教他做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动作,这会让他得到友好的回应;孩子想玩别人的东西,就教他说:“哥哥姐姐让我玩玩好吗?”让孩子自己去说,哪怕是家长教半句,孩子学半句也好。如果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也别急着玩,要让孩子学会说“谢谢”。如果得不到满意的回答,我们可以打圆场,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我们要明白,在集体里,孩子经历失败是很平常的,我们现在教会孩子一些交往技巧,以后孩子独立面对失败时就不会承受不起。

4.及时表扬孩子

孩子在交往中迈出每一步都需要父母的支持与鼓励。当孩子能大胆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时,及时的表扬会让孩子更加自信,更乐于去和别人交往。

5.让孩子多做些运动

研究表明,无论对于男孩还是女孩,运动都能够增强自信心,发展交往能力。家长也不妨多和孩子玩一些体育运动,如球类游戏、赛跑游戏等。在大人与小孩子,或者孩子与孩子互动玩乐、运动的时候是孩子最放松的时候,也是引导他与人交流的最好时机。

一个会交往的孩子才会有朋友,才不会孤独,家长需要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本领,让孩子自信一点,这会让他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