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家小传
李克绍,字君复,191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龙泉乡东汤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农民,兼有蒸茧技术,每年秋收完毕,便赴东北缫丝厂工作,翌年春暖回家,从事田间劳动,勤劳朴实,生活俭约。先生一生,勤勤恳恳,朴实无华,与幼年的家庭熏陶是分不开的。
先生7岁入学,读四年制国民小学,又升入高等小学勉强读了3年后,因生活所迫,毕业后已无力继续深造。但适值山东当局提倡读经,东汤村西头的龙泉小学,也办起了读经补习班,这个班近在咫尺,才使先生得以勉强就读。在补习班攻读了5年,主要课程是四书、五经、左传、古诗等。这些课程,奠定了先生雄厚的文学基础,也为先生以后自学中医,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先生在19岁时当上了小学教师,接连做了10年的教学工作。10年中,先生一面教学,一面学医,利用课余、晚间、假日的时间,口不绝吟,手不停抄,终于在无师自学的情况下,粗通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阅读和背诵了部分后世各家有关方药、杂病等医籍。于是在1935年年底,先生在参加烟台组织的全专区中医考试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先生有了合法的行医执照后,便弃儒业医。曾在原籍自设药房开业,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此后,也曾在烟台、大连等地挂牌行医,但由于那时社会秩序混乱,所以时间都不太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生在威海市联合诊所工作,1956年,威海市联合诊所被国家接收,改为威海市卫生所。之后,先生调到山东中医学院任伤寒教研室讲师,从事《伤寒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此定居济南。后又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顾问,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顾问,并应聘为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1984年先生参加九三学社,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传略被《中国当代名人录》收录。至先生1996年去世为止,先生从事中医医疗与教学工作达60余年。
先生学识渊博,医理精深,发表大量的学术论著,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全国各地邀请其讲学者很多,曾赴北京、天津、南阳、长春、大连等地做学术报告,所到之处,俱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并得到很高的评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生所著《伤寒解惑论》,影响远及中国香港,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深得中医学术界的好评,认为本书有不少新发挥、新见解,是对《伤寒论》研究的突破,也是自有《伤寒论》以来,特别是近代一部能启蒙解惑的好书。
先生是自学成材的榜样,从医之路及其治学方法颇具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记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