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的贵州样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土城红色小镇:长征资源聚力脱贫攻坚

革命老区习水县土城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西部,与四川省古蔺县和贵州省赤水市接壤,是川黔渝旅游金三角的核心腹地。近十多年来,土城镇着力挖掘长征文化遗产,先后修建四渡赤水纪念馆、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走出了一条长征遗产助力脱贫攻坚的小康新路。

(一)建设背景:困境突围的边缘小镇

土城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土城古镇历史上长期是赤水河中游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了以商埠文化、茶馆文化、山水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形态,留下了类型多样的文化遗存。漫长的历史长河在这里留下了类型多样的文物古迹,特别是这里是“四渡赤水”发轫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土城,与川黔军阀展开了举世闻名的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发轫之战——土城青杠坡战斗。青杠坡战斗揭开了四渡赤水的辉煌篇章,写下了毛泽东主席平生的得意之笔,为土城古镇留下了为数众多的遗址和文物,至今保留完整的有红军一渡赤水渡口,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红军总司令部驻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在土城故居等遗址遗迹12处。

此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以赤水河为中心的地域与蒋介石统率的国民党军“对弈”三个多月,大小战斗40多次,驰骋数千里。毛泽东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摆脱了拥有绝对优势的蒋介石及其军队的围追堵截。1960年,来华访问的二战名将、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与世界任何伟大战役媲美,而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得意之笔”。而今,除我国一些著名大学和军事院校对“四渡赤水”进行专题讲授外,美国西点军校等也将其作为经典战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土城长期以来处于欠开发欠发达状态,一边是丰硕的长征文化遗产,一边是现实的贫困。如何像当年的红军将士一样,从困境中突围,开发长征文化遗产,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2012年2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全面、系统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专门性文件,为贵州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其中关于文化旅游、扶贫开发、推进城镇化等战略内容,对土城镇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文化强国的战略号召,如何利用青山绿水提升西部城镇的面貌和环境品质,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发扬西部红色城镇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既显迫切又合时宜的拓展思路,为土城镇的突破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水县牢牢把握国发2号文件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步伐,为实现“提速赶超、转型跨越”“脱贫强县设市”目标创造良好的软环境。这些思路更加印证了创立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是土城镇发展的必然选择。经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习水县充分利用土城深厚的红色文化、浓郁的古镇文化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设立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作为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旅游景区之一进行打造,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

(二)建设历程:从一个馆到一座城

土城红色小镇建设,首先是从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建设开始,经历了从建设一个馆到建设一座城的成功蝶变。

2002年习水县土城镇党委开始谋划筹建四渡赤水纪念馆。在国防大学的关心帮助下,得到老红军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的肯定,并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2003年土城镇党委、政府将已作为行政办公楼和职工宿舍的原川南联防军司令官罗屏芝的别墅花园修缮,作为纪念馆的陈列用房,并将征集到的一些实物、图片做了简陋的陈列布展,并对外开放。2005年9月,在中共习水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在贵州省博物馆的支持下,四渡赤水纪念馆重新陈列布展并正式开馆。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有关领导专家、毛泽东主席孙子毛新宇博士、老红军张爱萍将军之子张翔将军对此予以肯定;2006年,在国家发改委等中央部门的支持下,四渡赤水纪念馆申请立项,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1月9日正式批复,同意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重建四渡赤水纪念馆;2007年7月9日,四渡赤水纪念馆主馆建成开馆,全国20多名省部级党政军领导、将军和开国元勋子女等为开馆剪彩,至此,六年的艰辛努力,四渡赤水纪念馆主馆建设基本完成。

四渡赤水纪念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始显现。特别是2009年免费开放后,游客接待量急剧上升,年游客量从原来的1000余人次骤增至现在的上100万人次,曾多次接待中央党政军领导,以及国内外有关重要考察、视察团,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深受好评。近年来,以四渡赤水纪念馆为核心,土城古镇相继兴建或修缮形成了由中国女红军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战地医院纪念馆(在建),赤水河盐文化陈列馆,赤水河航运历史展览馆,土城古镇博物馆和青杠坡战斗遗址,土城渡口,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在土城住居,红军总参谋部旧址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组成的四渡赤水博物馆群。这里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团中央命名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纪念馆还成立了四渡赤水研究中心。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国军事博物馆、全国红色旅游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等的指导帮助下,在习水县成功举办了有全国近百名史学专家、将校军官、元勋后代、新闻媒体参加的“首届四渡赤水论坛”和“首届中国红军节”。出版发行了《四渡赤水来历记》《遵义红军标语》《四渡赤水放光辉》《红色习水》等书刊。四渡赤水纪念馆成立了艺术团,以此为载体,通过群众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四渡赤水这一重要、精彩的党史事件。随着四渡赤水纪念馆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游客不断增加,纪念馆所在地土城古镇餐饮、住宿、食品加工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还组建了四渡赤水旅游公司,将四渡赤水这一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引导群众勤劳致富,造福了一方百姓。

2012年9月,经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并划分古镇保护区、古镇拓展区、红色文化旅游区3个功能区域进行打造,纳入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和遵义市文化旅游精品工程项目区进行重点建设。2013年,习水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打造“贵州第一、国内知名、国际一流”的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奋斗目标。

(三)建设布局:三足鼎立

2012年11月经遵义市委批准设立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整个创新区位于土城镇域中部,东起水狮坝,南至黄金湾村,西抵高坪村,北接九龙囤,包含镇区范围,有青杠坡村、水狮坝村、黄金湾村、红花村、九龙囤、高坪村、群峰村、长征社区、团结社区9个村(居),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远眺古镇,东、西、南三面临水,北面靠山,“镇依山而建,水绕镇而流”。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基础,沿赤水河呈二级台地分布,形成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山—水—城交相辉映,相生相息,构成了古镇特色鲜明的山城风貌,体现了山地居民与自然环境互为依存的“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生活情趣。围绕“四渡赤水发轫地,枸酱源头古习部,世界军事著名镇,红色旅游新明珠”设计理念,充分考虑红军四渡赤水背景、古镇历史文化、乡村生态风貌、酒文化等元素,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被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域。

1.古镇保护区

这是创新区的核心区域,包括土城古镇和土城渡口周边约2平方公里。在核心区,中国女红军纪念馆、土城古镇博物馆等四渡赤水博物馆群已初具规模。该区以对古建筑、石板街、吊脚楼的保护为主,适度发展第三产业。

(1)古镇主街道。土城古镇素有黔北重镇之称,历史上是“川盐入黔”的重要水码头和集散地之一。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让古镇风貌一枝独秀。古镇东、西、南三面临水,北面靠山,形成“镇依山建,水绕镇转”的典型山水格局,空间布局以自然山水环境为基础,依山就势,曲径通幽,有着“前后顾盼景自移”的动态美感和“高低俯仰皆成画”的全方位美感,具有很高的观光价值。古镇主街由长征街、红旗街、女红军街、团结街次第相连,围绕保护完好的古建筑,实施景观规划与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将条件好、景观好的古宅大院打造成风情客栈及主题餐馆,增强接待能力,统一管理沿街立面与店面标识,融入红色文化元素,街区附近的河道通过蓄水,还原小桥流水的景象,营造清新优雅、能吸引游客停留的古镇街巷景观。

(2)四渡赤水博物馆群。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土城镇长征街,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馆名。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经典战例。四渡赤水战役遗址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是以四渡赤水纪念馆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女红军纪念馆、红军医院纪念馆等展馆的展示方式,引入现代科学声光技术,将红色文化、商埠文化、盐运文化等以平面、立体、动态的方式进行展示。在红色文化展览馆内设立游客体验与参与区,通过军事对战模拟游戏、3D长征电影欣赏、红色文化知识有奖问答、伟人生平精彩事迹大型电子图册等的运用,实现寓教于乐。二是贵州航运历史展览馆及盐运博物馆的建筑特色鲜明,韵味独具,将两个馆集餐饮、休闲、展示、体验于一体,让参观者在特色美食、历史文化、文物遗迹、喝茶品茗中感受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开设“军人会馆”,吸引退伍、退役以及在职军人在这里集会,缅怀先烈,游山玩水,共叙友情。

(3)精品旅游线路。将土城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串联在精品旅游线路上,沿线打造具有差异性、体验性文化产品。同时,设立综合服务区,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①土城大环线两日游。出行方式:步行+游船+旅游专线车。线路:综合服务区—古镇—“四渡赤水”纪念馆—青杠坡战斗遗址及红军医院博物馆—沙溪河探险体验区—赤水河沿线风光休闲带—华润希望小镇—综合服务区。

②古镇小环线一日游。出行方式:步行+游船。线路:“四渡赤水”纪念馆入口—古镇—土城码头—赤水河沿线风光及休闲带—土城渡口纪念碑—综合服务区。

(4)赤水河沿岸景观廊道。赤水河沿岸景观廊道的沿河建筑与水体相互融合,自然与人文条件优越,是古镇红色文化旅游的重点配套,也是休闲度假的重点区域之一。以红色景区为主要看点,延伸现有沿河廊道,规划设计绿色植物景观及人文景观,开辟休闲专区,开设特色酒吧、查吧、书吧及戏楼,以进行景观拍照、品茗听戏、喝酒聊天、儿童娱乐等休闲活动。

2.古镇新区

这是创新区的旅游配套服务区域,包括土城新镇区和遵义华润希望小镇等约15平方千米。区内有商周遗址、汉墓群及天然太极图等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该区主要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古镇新城。

(1)遵义华润希望小镇文化新区。遵义华润希望小镇是贵州第一个、全国第七个华润希望小镇,由香港华润集团投资8000万元、贵州省配套2000万元建设。希望小镇包括土城水狮坝和黄金湾两村部分片区,共有336户1510人,总面积1.33平方千米。小镇以就地改造为主、部分重建为辅,对村民居住房屋进行改造,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把遵义华润希望小镇建设成为“黔乡特色小镇、生态文明小镇、经济活力小镇、幸福和谐小镇”,做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示范和样板,把土城打造成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的标杆。该区以水狮坝优美的“天然太极”自然风光为基础,依托遵义华润希望小镇建设,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重点为古镇旅游提供配套服务,为游客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并提供多样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2)新阳新区。新区包括土城镇黄金湾村新阳、方家坝、黄金湾三组。综合开发用地和新区公墓地约750亩,其中可供商住开发用地约360亩。建设内容包括河滨大道、小区连接主干道路、桥涵、水、电、消防设施、供排水、排污管网、绿化、亮化、休闲广场、旅游公益性等公共设施建设及商业、住宅开发等。该区属土城古镇外围,依托古镇,服务古镇,新建与土城古镇风貌协调、功能互补的以商业、文化娱乐为主,住宅为辅的功能区,分流古镇居民,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3)创意园区。将土城糖厂打造成创意园区,空阔的厂房适宜艺术家进行个性化的创作,经过艺术加工呈现浓郁的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艺术氛围,园区的主要功能是吸引全国各地艺术家进驻园区,创作开发红色文化艺术品、收藏品及纪念品,成为生产、展示及销售的中心,不仅填补土城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空白,还打造出全国首个红色文化艺术品品牌,成为土城红色文化旅游的又一亮点。

(4)青杠坡战役纪念区。利用青杠坡战役的历史背景,以青杠坡战役烈士纪念碑为中心,开发周边区域。由于青杠坡地形地貌基本保持战斗时期原状,适宜设计军事对战训练营与户外模拟实战游戏基地,并在周边区域选择适当地区放置大型LED显示器,重现青杠坡战役场景,给参观者创造现场感,提供体验式的产品与服务。

(5)红花新区。位于仁习赤高速公路土城下道口旁,建设内容主要是物流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民俗艺术品城。

3.红色文化旅游区

这是体验式旅游的重要区域,包括九龙屯明代军事屯堡、青杠坡战斗纪念园和土城白酒工业园约56平方千米。

(1)土城军事游。从明代的九龙屯古战场遗址到现代的四渡赤水战役纪念地,都展示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伟大的军事智慧及谋略。以此为脉络,建立九龙屯军事古战与现代战争之间的联系,建立土城军事谋略体验馆,浓缩中国历史上的精彩军事谋略,伟大军事建筑,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展示,创新军事文化产品。

(2)生态旅游区。小坝自然景区距土城古镇10余公里,与四川黄荆老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赤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连为一体。这里属国家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景区面积40平方千米,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物种资源丰富;这里山奇、石怪、林幽、云媚、水秀、丹霞绿海,万物滋生,有大小瀑布上百处。自然景观原始古朴、诡秘神奇,富有震撼力,景点密集,“五步一景”,负离子含量极高,是度假休闲、科学考察、寻幽探险的理想选择。该区以小坝自然景区为依托,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土城周边的优势生态资源,将休闲、养生、娱乐等内容注入其中,形成土城多样性及差异性并存的文化产品格局。

(3)酒文化体验园。习水县是贵州省著名白酒产地之一,具有悠久的白酒生产传统。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利用赤水河流域资源和技术优势,适度发展名优白酒,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推动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指出:“优化调整资源加工产业。推动酿酒、制糖等食品加工业发展,着力打造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泸州白酒‘金三角’生产基地。”两个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为贵州白酒、遵义白酒、习水白酒的发展吹来了东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土城白酒工业项目区是习水县白酒工业园“一园三区”核心区之一,规划用地1.93平方千米,现已成功引进云峰、安酒、泸仙、飞天等酒业公司入驻。以高坪白酒工业园区为平台,将文化创意融入酒文化,在酒瓶的酒标及包装上融入土城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元素,并在工业园区内建设民间酒坊博物馆、酒具博物馆,融合工业文化与古城文化,使工业园区成为集生产、展示、销售、体验于一体的新型工业文化旅游园区。

2014年4月12日,在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峰会上,土城镇被评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以土城景区为龙头带动,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文化和旅游作为土城脱贫攻坚、增收致富主导产业的地位日益显现。到2019年,土城景区接待旅游人数突破200万人次,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脱贫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