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价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人类是通过思想和行为实现目的的。人们说每句话、办每件事,都有一个该不该、能不能、值不值的问题。价值的概念是人们在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选择和评价中形成的。价值体现人类的意志取向、选择原则和评价标准,它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概念,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等不同范畴。这些范畴的一般理念构成社会的价值观念。

经济学中所说的价值,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还是专家学者概念化的专业术语,都是为了回答人们提出的该不该、能不能、值不值的问题。有几亩地,人们是种玉米还是种棉花,能不能有好收成,精耕细作值不值;有几万元的收入,该不该买新的电视机,能不能年内出去旅游,贷款买辆新车值不值;……这些问题,都是经济学中的价值问题。

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与哲学、文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价值理论相通的基本理论,具有相互融通的互证互解功能。企业家学哲学,是想通过提高思维水平强化管理能力,体现的是哲学价值,但它又提高了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体现了经济价值;国家征税用于行政,行政的价值在于管理国家,国家良好的政治秩序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税收既体现了经济价值又体现了政治价值;用两万元钱给父母买个按摩椅,花钱是经济价值的问题,孝心是伦理价值的问题。可见,经济学所说的价值与其他学科所说的价值具有本义上的相互融通性。

生产与占有相一致是回答生产成果应该归谁占有的问题。农民在自有耕地上生产的粮食该不该归自己占有,佃农租用地主的土地生产的粮食该归谁占有,人民公社制度下生产的粮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生产的粮食又该归谁占有,这些问题既是现实中的制度问题,又是理论上的价值关系问题。

“谁生产的归谁占有”是最根本的占有法则,体现着合理性与正当性。这个法则不但适用于农业,也适用于工业和信息产业。如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归谁;谁盖的房子,房产归谁;谁发明的技术,知识产权归谁。

等价交换原则是从生产和占有相一致这个根本法则中引申出来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使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面向消费者,消费者消费的产品来自生产者,生产和消费的对象性分离改变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与占有一致性的实现条件,实现的直接性变为以交换为中介的间接性。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体现了生产与占有相一致的要求,是生产与占有相一致的法则在流通环节的延伸。

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产权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原则都是从生产与占有相一致法则中引申或派生的原则。在分工协作、共同生产的社会化生产方式中,企业成为典型的生产经营组织。企业的生产成果是由投资者、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创造的,如何分配这个成果有多个选项,关键是谁来主导分配。不同的主导者有不同的立场、理念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取向。由投资者主导,必然选择按资分配;由工人主导,必然选择按劳分配。但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否定生产与占有相一致的根本法则,因为这是大家公认的具有合理性与正当性的原则。所不同的是,投资者认为资本起主要作用,主张按资分配;劳动者认为劳动起主要作用,主张按劳分配。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判断价值关系合理性的标准。在共同成果的生产中,每个人发挥的作用不同,贡献大小不同。如何根据作用大小、贡献大小通过分配制度确定每个人应占有的份额就是公平如何实现的问题。人们占有的份额多少直接决定人们的利益关系,不同的利益关系又产生不同的行为机制。只有在利益关系合理的情况下,才能调动大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效率。效率是在一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追求生产更多、占有更多的发展机制。可见,公平与效率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利益关系合理性的问题。这种合理性,从分配形成的利益结构上看,是生产与占有相一致的要求能否实现的问题;从利益结构应有的功能上看,是人们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发挥和提高的问题。

公平是从生产与占有相一致的要求中引申出来的标准,效率是从生产更多、占有更多的追求中引申出来的标准。能不能在实现公平的同时提高效率,也就是说,能不能在贯彻生产与占有相一致的法则基础上生产的更多、占有的更多,是公平与效率能否实现统一的关键。

必要性和有效性实际上探讨的是资源约束条件下每个经济元素的投入和使用值不值的问题。值还是不值,是通过投入和产出的比较确定的。用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是值得的事情;用较多的投入获取较少的产出,是不值得的事情。追求值,避免不值,是经济的真谛。要实现值的经济目标,一是要将投入的资源要素控制在必要的结构水平上,二是要使投入的每个资源要素发挥出有效的作用。这是效率机制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条件。

生产与占有相一致,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等价交换和合理分配,是实现公平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资源配置结构中单位资源的必要性和功能上的有效性,是提高效率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条件。生产与占有的一致,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必要性和有效性的实现,这三个基本问题构成经济学上该不该、能不能、值不值的价值理论问题。

价值理论由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一是说明价值生产和占有的主体关系,解决谁创造价值、谁占有价值的问题;二是说明价值实体和价值量,解决价值实体如何表现、价值量如何确定的问题;三是说明价值实现和价值规律,解决价值如何实现、价值规律如何遵循的问题。价值理论是社会经济制度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中的“生理学”。只有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分析比较社会经济制度的优劣,才能诊断社会经济生活的病态现象,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影响深远的经济学派,其理论体系的基础都是价值理论。缺少价值理论,就等于没有根基、灵魂和原则,就会流于庸俗的现象描述。

近代以来,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出现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等不同理论体系,它们都曾引领过一个时期的经济学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