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是课堂的沃土:杨佰智中学地理教学三十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上的经验分享

各位班主任,各位领导:

下午好!首先感谢学生处张主任搭建的这个平台,给我一次与大家交流班级管理工作的机会,从而促使我静下心来专门梳理和反思自己十八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也感谢这些年来在班级工作中对我大力支持的领导和对我各种帮助的其他老师。

今天,和大家做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说实话,我感到诚惶诚恐,也有些紧张不安。因为我心里明白:在座的,既有像张维森老师、姚旭东老师这些比我工作经验丰富、踏实肯干的班主任,也有像别文玲老师、马莲老师、张红梅老师这些带病工作、事必躬亲的班主任;既有像靳慧兰老师、马永灼老师、满斌老师这样不厌其烦、兢兢业业的班主任,还有像马万贵、妥成山、马建梅这些掌握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年轻的富有朝气的班主任……咱们固原二中优秀的班主任太多,恕我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

我前后当了十八年班主任,其中:乡下四年;初中四年;高三文科补习班十年。乡下城里、初中高中,毕业班、非毕业班均带过,经历不少,值得吸取的教训也不少。所以我要做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介绍,是本着“吃一堑,长一智”的想法,来粗浅地谈一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点滴做法和感受。

(一)一个没有教育教学经验的自己,第一次当班主任就抹了个光头

我是199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张易中学参加工作的,记得刚一去报道,学校就安排我带高三文科班的地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学校领导当时是怎么放心把一个毕业班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交到一个刚毕业的没有任何经验的年轻人手上的,我哪来那么大的胆量和勇气接受这个班级的。那是我人生第一年当班主任,结果不出所料,高考抹了光头,全班49人无一人上榜。面对这一成绩,我羞愧无比,至今都对我的那一届学生心存内疚。过后反思,班级学生基础差是一个方面,我这个班主任也难逃其责,自己对教材内容不熟悉,对高考要求不清楚,怎么能教好学生?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欠缺,此前又没有班级管理实践经验可谈,怎么能直接就当好毕业班的班主任?

反思:给学生一勺水,教师得有一桶水,而且还得是源头活水。既然已经当了老师,从事了教育事业,要站稳三尺讲台,带好一个班级。唯其不断学习,再无捷径和良策。学习任教课程知识,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网络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走出去”学习,也“请进来”学习。学习,应该是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常态。你可以走向张万祥,捧读他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一百招》;走向陶行知,感悟着陶老先生的民主思想;走向李镇西、王开东的微信去点亮自己教育的智慧;走向咱们学校张小玲老师,近距离地感受她的勤勉和教育艺术;走向周俊清老师,体验他当班主任的教育动力和不知疲倦。向这些名师专家学习,从中可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读班主任专著,更有利于我们提高班级管理的理论水平,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研究心理学,能赢得了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我知道,要想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要不断引进源头活水,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这样才能让自己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学生。也只有这样,管理才能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二)一本学生周记,架起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1996年8月有幸被调入固原二中,学校先安排我给现在弘文中学的马锐书记当过一学期的初一副班主任,到了初二,邓志田老师升为年级主任,我便接了他带的班级,城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生涯正式开始。可是,初中的地理课每周只上两节,到了初三更是没有地理课,而且那个时候中考又不考地理,地理课课时少、地位低。这让我这个副科老师甚至无课老师怎么去当这个班主任,但令人敬畏的韩校长当时已经明确地告知我,就要我开创学校教师没有给班级代课但当班主任的先河,初三虽然没有地理课,但你这个班主任还要继续当。大家知道,班主任不是“甩手的掌柜”,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个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一要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便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二是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办法是想出来的。就这样,学生周记走进了我的班主任生活,也架起了我和学生心灵沟通桥梁!他们对成长中青春烦恼的倾诉,他们对班情、学情的及时反馈,他们对班级管理的建议,他们对班中好人好事的“揭发”均让我感受到学生周记在班级管理中的魅力:学生和我用周记交流,没有面对面的紧张和尴尬,我们的交流是从容不迫的,是真诚坦率的。他们有话愿意和我说,愿和我分享班级的美好,愿和我共同探讨班级存在问题。也就在那一年,我将这一班级的管理经验,写成《学生周记——班主任的好帮手》,在1999年第5期的《宁夏教育》上发表,获得很多好评!

反思:我在初中当了四年班主任,虽然课时少甚至初三不带课,但我能顺利带完且带的1999年毕业的那一届学生中考成绩还名列年级榜首。过后反思其可取之处,学生的周记为我初中四年班级管理曾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周记的帮助,很难想象我能深入细致地全面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其实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心理的疏导,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油鼓劲。当然,了解学生的途径不仅仅只有学生的周记,还有谈话、家访、观察等很多途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一个座位公式,省却许多烦恼

2003年我开始当补习班班主任,补习班人数多、生源杂、教室大,也是个小社会呢。此前,我没有补习班班主任的经验,又怕补习的高分学生留不住,去了其他学校。只能仿照当时其他班级排座位的做法:分数优先选择法,即第一次按高考成绩排位:第一名先进教室选择位置,然后依次类推,成绩最后的就是教室里剩下的那个空位。然后每月考一次,再按月考成绩再次选择,这样排座位,是动态的,对高分学生照顾有加,确实也可以刺激学生竞争,但成绩在后面的基本上总在教室后面几排座位上徘徊,学习环境很不利,结果我发现一年下来,后面三排的学生无一人上二本线,而且每排一次座位,对那些成绩在后面的同学的自尊伤害一次。高考后有学生因此在网上骂我,痛定思痛,不怪罪那个学生,理性地说这样排列座位的方法确实欠当,该骂!我心里想,如果还让我当补习班的班主任,我一定要改变按成绩排座位的方法。班级考学人数不能寄托在那几个高分学生身上,班级排座位也不能被几个高分学生“绑架”。那么目前别的班级是怎么编排的呢,据了解有的按入学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有的按报到顺序从先到后排列;有的使用电脑随机排列,当然也有的考虑各种关系……给一个有160个学生的班级编学号、排座位是考验班主任的第一道难题。班级一些学生一入学就暗潮涌动。他们怕被排在远离黑板的座位,怕被编个不吉利的学号,于是全家总动员,有托亲朋好友说情的,有直接说自己个子低、视力差的,都是冲着同一个目标:得到一个黄金座位和一个吉祥学号。文科补习班如果采用这其中任何一个方法编学号、排座位,都难以让学生心悦诚服,我这个班主任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采用“抓阄+公式”法,即先将班级座位按顺序贴160个标签虚位以待,再制作160个阄让学生抓,抓到多少号就是你的学号,就坐多少号位置,学号是自己抓的,怨不了别人。座位一周一换,换的方法是:用当前座位号加26,若其之和小于160,则其之和数字即为新座位号,若之和大于160,则用其之和减去160所得数即为新座位号。为什么是加26不加20或30呢,这是因为教室每一排有10个位置,加26可以前后左右都能轮换得到,加20或30只能前后轮换不可左右兼顾。实践证明,这种编学号,排座法,不唯成绩,不唯贫富,学生认可,意见少,矛盾少,比之其他要科学合理。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我的这种排座位方法,已经被冠名为“杨氏排位法”,在很多班级推广了。

反思:人是发展中的人,我总结过这么一句话:过去说明不了现在,现在也不一定代表将来。意思是说,你现在考分高,不一定一年后你还高;现在考分低,只要你努力,你完全可以进步很大,后来者居上。班主任一定要用全面、发展和辩证的眼光看学生。你把学生看高,学生才可能把你看高。另外,班主任还要注意全体性,不能眼睛只盯着那几个名次靠前的学生,要公平对待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说不定将来和你关系最好的学生,能给你拼命办事的学生,就是在学校里和你经常淘气的那个成绩差的学生。我们要学会欣赏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情商和其他特长。

(四)一个认真、负责、细致的考勤班干部,遥控班级,保护自己

2013年那一届是我当班主任以来最焦虑、最头疼、最难受的一年,那一年棘手问题不断,痛苦不堪。一个下午,我查人数的时候,一个家在二中梁的学生没有到校,也没有请假。我本来是准备给她家长打电话询问的,结果被其他事情一搅和,我给忘记了。第二天早晨一到学校,这个学生就来补假,说是昨天感冒了,粗心的我也就没有再追问。中午一点左右,我在家里睡觉,她家长语气很不好地打电话问我:昨天她孩子到校了吗,我说没有,她质问我:那为什么不告诉她。我感觉情况不好,我说那咱们现在到学校说好吗?一下午她和她孩子都没有来学校,一个和她要好的学生带话说出了事情,具体让我问本人。那个学生出事了,很严重的事情(由于牵扯隐私,这里省略800字)。

反思:选好班干部,会让你班级工作轻松很多,会让你班级管理有效率许多。尤其是这个深刻的痛苦教训告诉我,专门选好一个认真、负责、细致的考勤班干部,会责任到人,会让你遥控班级、保护自己。试想:那天,这个学生没有正常到校,如果有个管考勤的班干部给我汇报一声,我给家长及时打了电话,我的内心就不会这么煎熬了。当然,我们的班级管理难免遗憾和失误。遗憾于我们苦口婆心的说教有可能根本达不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遗憾于当我们怀着一颗好心为学生做这做那时却赢得不了学生的理解,遗憾于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举动会伤害一些学生的心灵。碰上失误,如果能够勇于解剖自己和否定自己,那就可能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会使我们更加成熟,学会保护自己。

(五)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辛苦着也幸福着

我没有在高中别的年级当过班主任,我不敢妄言。补习班最近三年,也就是搬到闽宁科技实验楼的三年,我很庆幸,庆幸遇到这些无私奉献、齐抓共管、和谐相处的班主任,敬业精神令人动容,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其乐融融。班级学生有大病时,不仅仅是他们的班主任在孤军奋战,打电话叫120的,通知家长的,向领导汇报的,组织营救的;班级学生出了大事的时候,几个班主任往往群策群力,商议如何才风险最小、效果最好;早自习、下午自习、晚自习,“二晚”不仅仅只是各扫门前雪,而是大家齐心协力,维护整个补习部的形象。哪位班主任有事了,另外的班主任二话不说,就会主动承担起来,让你后顾无忧,放心在外。

反思:要走得快,一个人走;要走得远,一起走。团结互助,降低了劳动时间,却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还融合了同仁们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集体中,你辛苦着也会幸福着。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一分为二地对待,当班主任有其累和难,当然也有好和甜。这里还是奉劝年轻老师们,要珍惜当班主任的机会,开拓创新,勤跟、严管。我赞同和认可“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是不完整的老师”“当班主任最能锻炼老师能力”“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离学生成长最近的人”……我想你若是一个一辈子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会是万分遗憾的,怎能切身感受到当一名班主任的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