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北第一个共产党员叶松龄
人物简介:叶松龄(1906—1961),宁夏石嘴山人。1926年到宁夏师范求学。1927年被中共宁夏特别支部吸收为中共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惠农县、银川市等地工作,1953至1955年任磴口县副县长,后在平罗县中学任副校长。
石嘴山首个共产党员
1906年,叶松龄出生于石嘴山镇一户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20岁时,叶松龄被父亲送到甘肃省立第八师范学校(位于今银川市)求学。
叶松龄在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和李临铭、贺维新、马思然、陶振亚、郭维华、贾一中等共产党人、进步人士有了接触。这些共产党人背井离乡、无畏生死、信仰坚定,令他敬佩不已。他和一些同学经常跑到中共宁夏特支所在的鼓楼处,参加马列主义训练班。刘伯坚亲自授课,教授共产党宣言、三民主义概论、社会主义概论、劳工神圣、共产主义ABC、国家与革命等课程。这些马列主义著作如春雨般滋润着叶松龄的心灵,仿佛为他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令他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不断汲取着养分。原来这世上竟有如此美好的哲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还有另一个世界——共产党领导的、前途光明的新世界……他渐渐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员才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年轻的叶松龄的满腔热血仿佛一下子沸腾起来,他迫不及待地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
1927年4月,经宁夏特别支部书记李临铭、共产党员白虹剑介绍,叶松龄如愿以偿,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化名宁固知,成为宁夏第一个特别支部的成员,也成为石嘴山最早的共产党员。
教书育人二十余载
1927年秋,蒋介石叛变革命,反共逆流席卷宁夏。在所谓的“清党”活动中,许多公开身份的共产党人被迫离开,中共宁夏特别支部也被迫解散。在此期间,叶松龄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重回石嘴山的叶松龄开始致力于教书育人工作,先后在石嘴山小学、石嘴山完小、宝丰小学担任教员,还担任过校长。他工作认真,执教严格,强调从严育人,在教学中尽力让学生多学点本事。如教学生学好毛笔字、学习珠算,还教学生练武术,经常带学生参加一些体力劳动等,希望年轻人能有一个健壮的体格。他认为,只有“文武兼备”的学生将来才能安身立业,有所作为。日常教学中,他经常给学生讲爱国救国的道理,揭露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罪行,教育学生树立报效祖国的思想。
抗日战争期间,叶松龄在石嘴山完小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组织了“少年战地服务团”进行抗日宣传,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演活报剧,唱抗日歌曲,还教学生演练一些战时为前线服务的基本知识。
他为人正直坦率,疾恶如仇,敢于同恶势力做斗争。在宝丰、黄渠桥教学期间,村里曾有一地主吊打农民,还有一恶霸强占学校土地。他均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地斥责了地主的霸道行为,并让他们认罪道歉以平民愤。
1938年前后,叶松龄先后接触了杨一木、李平山、李一尘(又名李宛)等共产党员。他特地向杨一木谈了大革命时期他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要求党组织给予审查,以期早日重回党组织。对此,杨一木表示理解,把他作为党在石嘴山开展工作的主要依靠对象,并把石嘴山完小作为党的地下工作联络点。在此期间,叶松龄积极参与党的地下活动。
1940年间,马鸿逵又一次对共产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进行迫害,叶松龄被捕入狱。敌人多次逼供,但他始终没有暴露地下党组织的人和事。1941年10月,民主人士李冲和、徐宗儒等人将他保释出狱。回家后的叶松龄一直从事打麻绳劳动,直至1944年才重回教坛,在石嘴山镇小学当教员。
1949年8月,宁夏解放前夕,中共宁夏工委为保证解放军顺利解放宁北,决定对郭永胜(土匪郭拴子)部进行政治争取,派人通过李冲和、叶松龄等人做说服工作,为敦促郭永胜率部投诚起了一定作用。
两块银元的故事
在宁夏博物馆里,珍藏着两块银元,这两块银元背后的故事便和叶松龄有关。
在中共宁夏特别支部负责常务工作的马云堃在“清党”活动中被驱逐。他身无分文,东躲西藏,生活极度困难。他先是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在平罗县宝丰镇躲藏,随后辗转来到石嘴山,躲藏在叶松龄家中。
那时的石嘴山同样笼罩在“白色恐怖”的氛围下,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大肆搜捕爱国人士。叶松龄白天照常去学校上课,一切如常;晚上秘密给马云堃送吃食。他一边竭力保护马云堃的人身安全,一边积极寻找合适的时机助马云堃脱离险境。
1928年4月的一天夜里,叶松龄将马云堃秘密送至黄河岸边。他将一个包裹塞进马云堃的手里,里面装着干粮、羊皮袄和几十块银元的盘缠。
“保重!后会有期!”尽管满是不舍,他却仍坚定地催促马云堃趁着夜色赶紧上路。
稀薄的月光下,马云堃的身影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夜色中。
从石嘴山到包头,再到北京,马云堃一路辗转,终于平安抵达北京,在北京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49年。一天,马云堃从西安转道宁夏,专程来到叶松龄家拜访。不巧的是,叶松龄那时恰好被组织派往西安脱产学习一年,两人因此失之交臂,没能见面。
两人再次产生“交集”已是十余年后——宁夏博物馆建馆后,马云堃的子女将父亲珍藏的两块银元捐献给了博物馆。他们深情地说“:这是当年我父亲从石嘴山离开时叶松龄先生送他的盘缠,父亲省吃俭用留下了这两块银元,一直珍藏着。它不仅是那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两地共产党人革命情谊的见证。请一定代我们找到叶先生的后人,替我们转达谢意……”
两块银元上,闪耀的不仅是叶松龄扶危济困的侠义情怀,更是共产党人休戚与共的同志情谊。
抵御“黑马队”保卫石嘴山
1949年,为迎接解放军解放宁北,叶松龄在石嘴山镇自发组织了自卫队,维护社会秩序。
听说解放军要来,早已变成秋后蚂蚱的马鸿逵十分慌乱,还想做最后的挣扎。他派兵挨家挨户抓壮丁,百姓家里的男丁一律都被抓去充了军。许多人受不了苦偷偷跑回家,却被一次次毒打后又抓了回去。
一时间,兵荒马乱,人心惶惶。
兵多了,粮食自然不够吃。马鸿逵便打起了石嘴山粮库的主意。为了保护粮库,叶松龄主动站了出来,他一边组织发动群众,一边收编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将其整编成一支民兵自卫队,装备了枪支弹药等武器,维护石嘴山的治安。
一日傍晚,传闻“黑马队”有几百号人想要渡过黄河进入石嘴山。“黑马队”所到之处一路烧杀抢掠,恶名早就传开了。老百姓心生畏惧,许多绅商也惧怕遭到劫掠,便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他们请来叶松龄作为“谈判官”与“黑马队”匪首谈判。
两方人马在黄河两岸对阵,遥遥相峙。
对岸,“黑马队”匪首开始叫嚣:“不让老子过河,等老子杀进石嘴山,非杀你们个鸡犬不留!”
叶松龄并不害怕,指挥自若,将几门迫击炮在黄河岸边一字排开,向对岸的“黑马队”轰了过去。“砰砰”几声巨响,炮弹在马队里炸开了花,前一刻还叫嚣着的“黑马队”当即人仰马翻,溃不成军。有人高呼:“坏了!解放军来了!”“撤!快撤!”“黑马队”匪首连连大喊,一行人仓皇逃窜,向磴口方向逃去。
听说“黑马队”被打跑了,担惊受怕的百姓们这才放了心。民兵们欢呼雀跃,更加信赖叶松龄,自此开始,他们每日用心巡逻,承担起保卫家园的重担。
叶松龄所做的工作为解放军部队解放宁夏提供了有利条件,银川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专门为此对叶松龄进行了嘉奖。
叶松龄34年来兢兢业业、对党忠诚,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初心。
(供稿:朱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