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领导力(《哈佛商业评论》2020年第12期/全12期)(哈佛商业评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博客 @HBR


改变设计流程
构建包容性技术

菲利克斯·常(Felix Chang) | 文
刘隽 | 编辑




技术领域,固有偏见很难根除。我们的技术通常可以反映其创造者——他们的观点和经历会影响到产品的设计方式。无论是在谈论智慧城市还是智慧音响,支撑我们生活的系统就是众多设计师决策的总和;不平等和排斥往往是这些选择的无意识后果。为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专家和监管人员一直努力让具有不同身体和认知能力的人更能获得技术;科技行业在员工队伍多元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微乎其微,但技术产品和服务仍然主要由社会的一小部分人创造,这表明:从人工智能中的种族偏见到数字空间里对黑人、原住民、有色人种以及性别少数群体的骚扰,技术往往会加剧排斥。

这个问题不会自行消失。随着由人工智能、混合现实和语音交互驱动的数字平台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加,技术人员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只会越发明显。这就是为何像安蒂奥内特·卡罗尔(Antionette Carroll)这样支持公平设计理念的设计师认为设计过程本身——也是科技的创造方式——必须进行重新设计。如果我们希望确保任何个人或社群都不受到伤害或被抛在后面,我们必须有意识地设计具有包容性的产品。

给已经充满挑战的产品创造过程增加“防止系统性排斥与不公”可能会令人生畏,但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可以推进可及性、安全性和归属感。我曾与在微软、爱彼迎(Airbnb)等企业工作过的设计和技术领导者交流,讨论任何产品负责人或团队可以采取哪些行动,以便创造更具包容性的产品和服务。

1.与被排斥及多元化群体共同设计,而非为他们设计。

传统上,与用户群体建立“共情”来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挑战,是设计思维和以人为本的产品开发的第一步。可是这种方法会让设计师误入歧途。在为那些有着不同能力、处境和身份的人创造无障碍体验时,“我们实际上并不认为共情是最好的[方法],”专注于可及性的微软设备公司(Microsoft Devices)包容性主管布赖斯·约翰逊(Bryce Johnson)表示,“如果不将自身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团队可能很难产生共情,而自己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的思维产生偏差。我永远无法真正体验或置身一个经历过分娩的女人的境地。”

为弥补这点,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必须“与人一道设计,而非为他们设计”,约翰逊表示,“我们应该依靠同情心——我们必须倾听,把人当成专家。”首先花些时间反思你产品团队的偏见,然后找出传统上被排除在产品开发过程之外的人,并与之建立关系。要相信他们的知识、生活经验和看法,将其用来指导产品战略与开发。产品负责人必须授权目标使用群体制定产品决策,而不仅仅是验证决策。

理想情况下,这样的过程将创造一种让人们能够灵活参与其中的产品——甚至在产品发布后继续进行个性化定制。苹果内置的辅助功能VoiceOver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允许能力不同的人、包括那些视力低下的人,以满足他们需求的方式(也即音频叙述和盲文输出)浏览平台。科技行业应该注意视频流媒体服务如何打造更灵活的体验,还有人们经常性定制自己硬件、身份和环境的游戏。当产品更易获取且更灵活时,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如何做到这一点:在产品开发之初组建社群工作组,积极加强与社群成员的联系,并在整个过程中使用参与性及共同创造的方法。对社群成员提供的知识、专长和时间进行补偿。培养社群成员创建自己的解决方案的能力。一旦产品发布,促进其灵活和可定制地使用。

2.通过象征手法培养归属感。

在产品层面防止排斥的办法之一是使用默认的表征,以尽量减少成见和表面文章的影响。“许多公司和品牌的插图中,默认的肤色调一直是浅肤色。我们默认的是暗肤色,”甲骨文公司(Oracle)品牌用户体验高级副总裁珍妮·拉姆(Jenny Lam)分享道,“这种默认影响深远。”一些技术人员也在淡化语音技术中的性别角色和文化成见:比如,谷歌助手(Google Assistant)按照颜色(“紫色”)而非性别(“英国女性”)来标注语音助手。

象征手法不只是谁出现在广告和插图中的问题——它还在企业使用的视觉暗示和美学语言中发挥作用。“就数字设计美学而言,受人推崇的其实是欧洲风格:鲍豪斯学派,干净的线条,简约。”拉姆表示。在创建甲骨文新的Redwood设计系统(甲骨文的基础品牌,为甲骨文创造的产品提供视觉及用户体验的指导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有客户,我们希望这种全球故事能够反映在我们的视觉叙事中……对我们而言,这转化为植根于色调和意象的温暖色彩,其灵感来自世界各地发现的艺术,而不仅仅是来自西方世界。”

如何做到这一点:产品负责人和从业者必须仔细考虑其系统和产品各个层面的代表性。反思一下,作为实现平衡的出发点,你的产品是否对某些社群身份、美学或文化给予了特别关注,还是仅仅做些表面文章。避免系统默认设置对人的身份进行假设,或者不必要地强迫人们给自己归类。

3.加强文化、培训和流程。

为打造服务于更多人的产品,首先要提出你企业结构中的差异问题。“每位领导和专业人士都应该问自己:‘你的团队多元化程度如何?’”IBM员工体验设计方案(Employee Experience Design)的设计负责人厄恩·迈克尔·哈蒙兹(Oen Michael Hammonds)表示,“他们有何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如果你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种族、性别或背景,那么相比于拥有不同观点和人生经历的团队所带来的创意,你得到的创新更少。”

多元化团队还必须利用有意考虑包容性的工作流程和工具。“这要从心态、培训、入职管理开始,”甲骨文的拉姆表示,“然后就是建立一个适应这种内置心态的系统。一开始就从强有力的、包容性的观点着手,不要仅仅将其视为一个选项。”

如何做到这一点:产品负责人必须为团队配备多元化职员,并通过能力建设、工具和衡量包容性的流程来支持他们。从业者必须积极鉴别并消除排斥现象。持续的教育和培训会有帮助:“实际上,这可能意味着制作教学工具,比如消除偏见的代码检查工具,或者说插件,这些插件在发现你产品中的能力主义语言时会提供替代语言建议。” Shopify的客户体验经理海利·休斯(Hayley Hughes)建议道。休斯还领导了IBM和爱彼迎的设计系统工作。

4.建立问责制。

问责制对任何目标来说都不可或缺。团队在预先确立明确的包容性义务时就创建了主动而非被动的激励机制。“任何团队开始行动之前,都应该明确他们对包容的定义,”产品顾问和高级用户体验设计师凯特·韦洛斯(Kat Vellos)强调,“你关注的是可及性、文化能力还是种族偏见?如果你更具体一些,就更容易评估你的工作力度。”如果企业和团队将价值一致的长期目标、可实现的短期目标与具体的计划相结合,他们就更有可能采取行动。

问责制应该是一个连续的集合过程。“每个产品团队和专业人士应该总是在问:‘这是否容易获得?这会把谁冷落一旁?’”韦洛斯表示,“包容性的责任应该得到分担,成为每个人成功指标中的一部分。”

如何做到这一点:产品负责人必须为产品和团队定义可衡量的包容性目标和计划。产品团队的所有成员必须分担进度责任。业绩评估应该反映产品团队成员提倡包容性以及为其负责的程度。数字平台和公众应该让产品负责人担起责任——应用商店应该促进包容性取向产品的评级和比较,施加公众压力来彰显进步。

5.在制度层面实现包容性的规范化。

人们通常不喜欢当出头鸟。研究表明,人们和组织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被视为正常的行为。将包容性定位成一种主流行为或企业价值可以推动变革,加深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实现包容性规范化的途径之一是突出相关的案例研究及成功经验。彭博慈善基金会(Bloomberg Philanthropies)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最近发布了一张全球地图,图上位于世界各地的城市可以分享他们的公民创新方案。这不仅可以启发灵感,让创新看上去十分普遍——还可以让人们从彼此的成功与错误中获得借鉴。

规范还通过技术人员每天使用的系统和工具得到强化。“设计系统是一种机制,用于扩展意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复某些结果,”休斯表示,“如果你将成功定义为每个人以最适合他们的方式获取并使用你产品的能力,这就是你要衡量的东西。如果你将成功仅仅定义为某样东西看起来是否好看,那么这就是你要衡量的东西。”

如何做到这一点:产品领导者和从业人员在创建和应用设计系统时,应始终如一地分享最佳做法,并使其工作与尊严和无障碍性等包容性成果保持一致。要在企业内部及整个行业突出包容性案例研究。此外,要有意识地创建设计系统,以便他们可以衡量包容性。休斯表示:“团队希望能够构建可以表达尽可能广泛的需求和情境因素的组件。”当你的团队要担负改变产品使用方式的职责时,可以拓展现有的设计系统组件,而不是从头开始创建和编码新的组件。


共同采取行动

正如梅琳达·盖茨(Melinda Gates)在《女性的时刻》(The Moment of Lift)一书中写道的:“我们多数人都属于相同的三个群体之一:试图创造局外人的人,被迫感觉像局外人的人,以及袖手旁观而不加阻止的人。”就像我们无法通过制止一次针对黑人、原住民或有色人种的暴力行为来终结种族主义一样,我们无法仅仅通过关注用户界面元素的颜色来防止排斥或偏见。参与产品开发的每个人需要承担起创建包容性技术的责任。


菲力克斯·常是Artefact的战略总监。在该公司,他与领先的医疗、科技和社会影响力机构合作,创建以社群及其环境为中心的包容性产品、服务和系统。在加入Artefact之前,Felix在IBM从事数据分析和网络安全产品工作,使数十个产品团队和《财富》500强企业对他们在IBM的用户社群产生了更大的同理心。在包括SXSW互动大会(SXSW Interactive)、创新学习网络(Innovation Learning Network)、西雅图互动大会(Seattle Interactive Conference)和西雅图设计节(Seattle Design Festival)在内的国际会议上,他作过关于技术、健康、包容性和设计的发言。他毕业于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重点是虚拟现实中的社交互动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