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翻阅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书籍,无论它们内容是详是略,作者是否专业,其字里行间都会对T-34不吝赞美。不仅如此,这种观点还被广为采纳,甚至容不得一丝争辩的空间——与之相关的赞誉是如此铺天盖地,导致T-34俨然成了完美无瑕的存在。对这个20世纪的战争奇迹,人们既不想换一种角度去审视它,也不愿去寻找找它的缺点。相反,大部分作者都会坦然地称其为“二战中最好的坦克”,并认为这种情况是一种客观存在。
然而,现实却与这种迷人的画面相差甚远。因为武器系统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纸面性能,还取决于质量和操作表现。但后两者却是T-34的追捧者们所极力回避的,而这种情况并非毫无原因:毕竟,这将涉及复杂的技术和后勤问题,相较之下,描绘它们在战场上风驰电掣的形象无疑更为容易。
不可否认,T-34是一种优秀的坦克,但它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它在糟糕的环境下使用劣质材料制成,非常容易受到机械故障的影响,而且战术部署思路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至于我们印象中品质优秀的T-34,它们完全是战后产物。这些T-34生产于二战之后,不仅在苏联阵营中服役多年,还在银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俄罗斯电影《T-34》和波兰电视连续剧《四个坦克兵和一条狗》(Four Tankers and a Dog)就是典型的例子,尽管其中不乏宣传元素,但直到现在都颇受欢迎。这些战后生产的T-34坦克不仅是二战型号的“完美版”,它们的形象还被反过来投射到战时产品身上,并缔造了一种“完美坦克”的错觉。
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介绍这类战场神话的源头,及其背后的原因何在。笔者将以战时环境为背景,介绍T-34的优点和缺陷,进而从另一种角度,对这种武器进行展现。
作为产量庞大的坦克之一,T-34无疑是一个极为宏大的主题。为了能将其内容在一本书中铺展开来,本书只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取舍。总的来说,它是一部技术史而非战史,此侧重点是在战争的大背景下描绘T-34,并剖析它在战场上创造的神话,阐述决定其命运的各种元素。因此,对各个车型的服役历程,我们只做了简要介绍,至于以T-34底盘开发的衍生车型(如SU-85和SU-100自行火炮),其占用的篇幅更是可以忽略。不过,如果情况允许,本书还是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了T-34基本设计的演变。
本书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波兰生产和服役的T-34。其中还附带了1943—1951年间波兰军队使用的每辆T-34的编号。尽管它们可以让我们从侧面一窥T-34部队的编制和部署,但即便如此,无可否认的是,从内容角度,遗憾仍是存在的。
除此之外,本书还包含了许多技术图纸。它们展示了许多种类的车体(比如1942年后的T-34-76和1944年后的T-34-85)和炮塔(涵盖了从1940年年底到1945年年初的变化)。因为这些材料的存在,有需要的读者可以对战时T-34坦克的几乎每项变化一览无余。
但说到技术图纸,本人想简单指出的是:目前,关于各个批次生产的T-34,真正“正确”的图纸还不存在,目前市面上的大量绘图都存在着出入,这种情况源自以讹传讹,还有图纸和产品之间的差异。在检查过现存车辆后,人们经常能确信无疑地发现,每个批次的坦克实际是彼此不同的。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除了一些对坦克运转至关重要的部分(如左右驱动轮轴末端的间距)之外,其余车辆部件的误差都很大。其中装甲板和铸造件的长宽误差通常能达到2—3厘米,有时甚至有5厘米。而且可以知道的是,有的炮塔甚至没有安装在车体的中央,甚至偏离中心几厘米。另外,车体正面的钢板宽度也彼此不同,只有在轴端位置,为了保证能与传动装置的轴承相互结合,它们才和标准尺寸完全一致。另外,驱动轮和其他负重轮也基本处在了一条直线上——否则,履带就会一直脱落。
至于本书中包含的图纸,来自对坦克纪念碑和博物馆藏品进行测量的可靠国外资料。虽然我们竭尽全力,但需要指出的是,误差依旧无法避免。毕竟有些现存坦克实际是由不同批次的坦克部件拼合而成的,并不是某些批次T-34的真实反映,另外,本书还提供了1000张照片,这些照片都配有专门的注解,希望它们能够帮助读者独立地对T-34进行分析。
本书的第十六章至十九章、第二十一章至二十八章、第三十章系本人所著,其余章节则由张一鸣先生编写。对于其中出现的错误和瑕疵,我们愿负全部责任。
殷石隐
2019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