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球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出现了许多信息经济发展的产物,各行各业的发展与新兴技术的互动逐渐增强。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也在经历了监管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的多轮洗牌之后,逐步回归普惠金融的本质,步入发展的新时代。在优质资产争夺越来越激烈的特殊时期,供应链金融作为既拥有产业逻辑和业务逻辑支撑,又具备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关键要素匹配的优质资产,愈加被各路资本青睐,成为互联网金融转型升级的下一个风口。相较于其他金融资产,供应链金融深耕于产业供应链,拥有较强的贸易基础,能在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且响应了金融服务回归实体经济的号召,引来了各大产业核心企业的布局。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即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问题。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市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2016年6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考察时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要走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盘棋”。在2017年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金融回归本源,发展实体经济是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型金融服务,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显著作用,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多次出台政策直接鼓励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先是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金融领先企业,使重点产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紧接着商务部等8部门在《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中更是明确强调了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在新时期、新环境下要积极稳妥地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提供安全通道。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形态。本书创作团队以新时代为宏观背景,基于如下视角对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展开研究:
第一,从供应链金融发展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入手,思考缩减约束影响效应的方式,释放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帮扶的助力,进一步加速实体经济的振兴。
第二,从供应链金融合作模式与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入手,总结与创新各类合作模式,优化各类服务路径,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率。
第三,阐释了物流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分别从制度、模式以及实践方面入手,系统整理与归纳了各类应用类型。
第四,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风险,并从多个维度给出了规避风险的措施,系统总结了风险管控方法。
综上所述,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吴宗书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