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决策:差异化采购供应策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供应约束因素

供应管理人员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需求品按时、按量、按质地供应也是极为重要的。按时、按量、按质供应与成本的控制,从采购供应岗位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担负这两个基本职能。所以,分析并降低供应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风险,是实现这个职能的基本要求。

目前很多关于供应管理的书籍文章,甚至在企业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观点都只关注供应的外部影响,如来自供应商的风险、经济政策环境风险、社会人文限制等,而很少关注企业内生的风险点,从而寻求降低供应风险的措施。这一方面是因为一般的采购供应人员在技术质量方面或其他功能要求上无话语权,另一方面是企业高层决策者未能很好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只有当供应管理岗位进入企业战略决策层,或得到企业高层的支持,这个矛盾才能有效化解。

供应风险的高低也是按时、按需、按质获得供应的难度,亦可以量化为供应的复杂程度。供应复杂度是指该物料或服务保质、保量、准时获得的复杂程度。其复杂程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可以归类为两个大方面:内生要求(I)和外部制约(O)。

因变量供应复杂度可表示为SC=f(αI, βO), SC为供应复杂度,I和O为内生要求变量和外部制约变量,α为内部系数、β为外部系数,0<α<1、0<β<1。

内生要求,主要是指源自企业内部的要求,包括:

·功能性要求。比如外观、设计、功能或服务的内容、服务级别、满意度等。要求方可以是企业的品牌品质定位,可以是最终产品的消费者,也可以是物料/服务的使用部门。

·技术要求。表示为实现功能性要求或质量要求所需达到的技术水平。

·质量要求或服务级别。需要达到什么质量级别或认证,使用前是否需要检验及检验的复杂程度。对于服务型需求则是表现为需要达到哪些服务标准。

·物料特性。如存储的要求、原材料来源特性和限制性(动植物来源、人体组织来源、微生物来源、矿物来源、化学品等)。

·验证要求。引进新物料或使用的同时是否需同步做稳定性测试、完整性测试、兼容性测试等,难易程度如何。

·成本控制的要求。在有限的成本预算下,如何实现按时、按量、按质。

·需求计划管理水平。需求计划管理水平也是供应管理的风险点。


外部制约,主要是指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因素制约,包括:

·供应商方面的限制。如可用产能、价格水平、供货稳定性、质量控制水平、服务水平,技术支持能力、管理能力、信用等。

·供应市场。该品类物料/服务所处市场结构是属于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多头垄断还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市场。

·物流配送。是否对物料配送有特殊的要求或是否有政策性限制。比如超低温冷冻运输存储(如微生物源物料)、冷链、高温配送、危险品配送等。

·政府部门或组织监管。如购买和使用,是否需要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备案并取得相关资质,是否符合相应的质量体系要求,是否遇到政策变化的风险,如关税贸易政策等。

·人文宗教制约。需求品是否受当地文化或宗教的制约。

每个因素模块可根据需要继续细分,选取关键的、影响比较大的因素量化。这些因素的收集、整理、定义需要相关部门的协作。只有把这些关键的因素(变量)清晰地整理定义出来,才能比较有效地进行量化。当然,有些因素是很难单纯地定义为内生要求或外部制约的,或者说两方面兼而有之。但这对量化评估影响不大,可以根据哪方面的限制大一点而归为该类。

内生要求和外部制约因素的整理分析除了更好地了解供应风险点外,还能从中找出契机。如通过改善内生要求(优化规格要求、减少冗余的质量标准等方式),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在降低供应风险的同时,降低成本。后面的章节,将会用诸如5Why分析法和效用理论,进一步讨论。

上述三部分数据除了采购数据(采购额)是直接可用的量化数据以外,后面两部分数据很多是非量化的数据信息,还需要通过设计评估表,将它们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