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安排

(一)深入落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

严格审定落实分区规划,编制中心城区和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功能区规划,开展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建立规划引领、全域管控的空间规划体系。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实施方案,确保全年减量30平方公里以上,推出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区域和试点项目,推动城市减量发展。中心城区严格实行用地和建筑规模增减挂钩,对照规划要求抓好腾退空间使用。有序释放平原新城规划建设指标,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和资源配置水平,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统筹生态涵养区的分类管控,严控开发强度,维护生态安全。

(二)有序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

注重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同步推进、疏解与环境整治紧密结合,加强政策机制引导,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人居环境。退出3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6家。持续深化违法建设用地治理,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按照“场清地净”标准拆违腾退土地4000公顷,引导鼓励各区争创无违建区、乡镇。深入推进街巷治理,完成中心城区和通州区739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任务。按照街区生态补充社区菜店、早点、理发、维修、家政等服务,鼓励便利店拓展服务内容,建设提升基本便民服务网点1000个。新建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拆后还绿1600公顷。

(三)高质量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副中心

制定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创新城市副中心管理体制,着力提高承载能力。以市级机关搬迁为契机,推动适宜的功能和产业向城市副中心转移。启动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全面实施城市绿心绿化工程,开工建设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高品质抓好运河商务区建设。加快推进环球主题公园建设。抓好北京学校、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综合体育场馆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强化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廊坊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控,推动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四)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

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突出移动源、分散源污染治理,坚定不移打赢蓝天保卫战。以“清河行动”和“清四乱”行动为抓手,加强重要河流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完成污水治理和再生水利用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全市污水处理率超过94%。注重提升森林质量,实施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新增造林绿化25万亩。大力促进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生活垃圾示范片区覆盖率提高至60%,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至59%。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方略,深化细化资金项目、干部人才、产业就业、医疗教育等帮扶工作,扎实做好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

(五)抓好协同发展重点任务落实

深入对接支持雄安新区,开工建设4所“交钥匙”学校医院。确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如期建成通航,启动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实现外围交通市政配套同步投入使用。加快建设京沈客专、京唐城际等一批重大工程,推动试点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深化三地产业政策衔接与园区共建,在区域内延伸创新链、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加强与河北交界地区生态环境管控,推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年度建设任务。

(六)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依法行政,有序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进一步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及时回应市民诉求、媒体曝光和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积极发挥街巷长、小巷管家等作用,推动执法力量进一步下沉。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狠抓“9+N”政策2.0版落地,推动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用气、纳税等领域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