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章 夜宿客栈
傍晚时分。
张献忠姜洪涛,来到岔路口,见路旁的槐树上,挂着客栈的招牌。
招牌字迹模糊,无法看清客栈名称。
“快走,去近前看个仔细!”
张献忠与姜洪涛,不约而同向前走去。
待走到近前,方才看清招牌上,写着“顺风客栈”四个大字。
客栈依山建在树林旁,一片低矮的灌木丛,紧挨着客栈围墙。
袅袅炊烟,从茅屋的屋檐,缓缓腾起,又消散在暮色之中。
茅屋里的微弱亮光,从门缝透了出来,洒在小院里。
循着茅屋透出的亮光,张献忠姜洪涛,连忙向小院走去。
“老板,今晚可以住店吗?”
张献忠见院里无人,扯着嗓门大喊一声。
张献忠的声音,在暮色中,显得硬朗清脆。
“可以住店。客官,进屋里来吧!”
张献忠的话音刚落,一位老者的声音,从茅屋里传了出来,咋一听罢,还算十分的清楚。
茅屋的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杵着拐杖的老者,颤颤巍巍,从茅屋里走了出来。
听罢老者的话音,张献忠看了看姜洪涛,连忙轻轻点了点头,推开掩着的院门,疾步向茅屋方向走去。
“两位客官,院里太冷,请进屋里,先缓和缓和吧!”
老者站在屋前的小院里,看着张献忠姜洪涛,连忙客气地打着招呼。
“谢谢老伯!谢谢老伯!”
张献忠见老者诚恳,连忙抱拳躬身称谢。
老伯身体赢弱,行走不便,张献忠见状,连忙上前扶着老伯。
茅屋里,两位年轻男女,在灯光下忙碌着。
看情形,仿佛在准备晚餐。
“两位客官请坐,先喝一杯热茶吧!”
女人见有客人住店,连忙转过身来,端起两杯淡茶,放在小桌上,又指着桌旁的木凳。
“有劳大嫂!”
张献忠看了看女人,连忙轻轻点了点头。
女人看了看张献忠,连忙点头掩面而笑。
“那是老汉的儿子杨勇,这是儿媳妇李翠莲。儿子在米脂城打短工,午后刚从米脂回家。儿媳在家收拾庄稼,顺便料理客栈生意。”
老者待两位客人坐下,指着忙碌的中年男女。
走了一天的山路,张献忠已经饿了,口也渴了,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抬眼看了看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
“老伯,有没有充饥的馍?让咱哥俩已经饿了,先填一填肚子吧!”
姜洪涛看了看老者,连忙憨厚地笑了笑。
“对!对!对!先填填肚子!先填填肚子!”
张献忠放下茶杯,笑呵呵地附和着姜洪涛。
“两位客官,请再稍等一会儿,待笼屉里的窝窝头蒸熟透了,再吃也不迟啊!”
老伯连忙摊了摊双手,歉意地笑了笑。
“天太冷,路上行人又少,有时一天,竟然没有客人住店。”
杨勇将窝窝头放进笼屉里,拍着手上的玉米粉末,不觉自言自语。
忙完活计的李翠莲,解下腰间的围裙,提着茶壶走了过来续茶水。
茶水滚烫的热气,腾了起来,像一团白雾,飘飘渺渺。
“多谢嫂嫂!多谢嫂嫂!”
张献忠见李翠莲续茶,连忙欠了欠身,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看着拘谨的李翠莲笑了笑。
“不用谢!这是应该的。”
李翠莲看了看张献忠,连忙粲然一笑。
李翠莲说完话,又是回眸一笑。
李翠莲虽然是过来人,见张献忠年纪轻轻,不觉又多看了一眼,心里顿时喜滋滋的。
张献忠看了看李翠莲,感觉女人憨厚老成,而柔柔的女声,却是软软的,心里不觉有种无名的悸动。
用过晚餐之后,与老者寒暄几句,张献忠和姜洪涛,连忙提着各自的行囊,跟着杨勇去客房休息。
“两位客官,屋里的火炉,已经收拾好,今晚想必不会冷的。”
杨勇将两人领进客房,指了指燃着的火炉。
“谢谢老板!谢谢老板!”
姜洪涛看了看杨勇,连忙随口谢过姜洪涛。
“客官不用谢!”
杨勇吩咐妥当,一边答话,一边转身离去。
就着麻油灯的亮光,张献忠见炕头上,铺着一床芦苇草席。
陈旧的草席上,放着一张旧毛皮褥子。
两床叠得整齐的旧棉被,放在毛皮褥子之上。
两个白色枕头,放在棉被上。
枕芯用手一捏,像装着荞麦壳似的。
黄泥糊的墙壁,灰暗破旧,似有裂口的缝隙。
茅屋外的寒风,从墙壁缝隙里,“呼呼”透进屋里,吹得麻油灯的火苗,晃晃悠悠的,更添了屋内的寒意。
客房里。
炉火正旺。
疲惫的张献忠,睡意浓浓。
尽管窗外刮着凌厉的寒风,张献忠依然进入了梦乡。
即使偶感风寒的姜洪涛,时不时咳嗽的声音,却没有惊醒梦里的张献忠。
清晨,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客栈小院里,显得晶莹剔透。
张献忠早早醒来,站在客栈小院里,顿觉神清气爽。
院里厚厚的瑞雪,踩上去“嘎嘎”作响。
张献忠与姜洪涛,挥手告别老者一家人,顶着风雪,向米脂城赶去。
昨晚,张献忠做了一个难忘的梦。
梦里的张献忠,刚刚走进米脂城,一位天仙般的婆姨,笑盈盈地迎了上来,不由分说,突然投入张献忠怀抱。
梦里的张献忠,哪里见过此等阵势。
清晨一觉醒来,张献忠依然记得梦里的情形。
及至走在前往米脂的驿道上,想起昨晚难以忘怀的梦境,张献忠不由得偷偷掩面而笑。
张献忠所不知道的是,这种神魂颠倒,飘飘欲仙的人生感觉,是一位成熟男人梦寐以求的。
以致后来,张献忠与妻妾,以及情人恩爱时,每每想起这个奇妙的梦境,依然乐不可支,回味无穷。
从榆林镇出发,途中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五天之后,盼望中的米脂城,终于出现在视野里。
张献忠站在城外的高坡上,依山临水的米脂城,突然之间尽收眼底。
抬眼细细看去,米脂城前对文屏山,后依凤凰岭,无定河斜绕城西,其地势,既独特,又险要。
米脂,古称“银州”,位于陕西榆林的中南部,无定河的中游。地形地貌,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形据山川境连沙漠,是米脂地形地貌的真实写照。
因以其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其名。
张献忠从城外的高坡上,看着米脂城内依山而建,各具特色的诸多窑洞,好奇而欣慰地笑了起来。
小时候,张献忠听父辈讲起过米脂,讲起过米脂的窑洞,讲起过米脂的婆姨,讲起过米脂的信天游。
米脂城,外筑城墙,内修窑洞,意在防御外敌侵扰,形成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
坚固美观的窑洞,既恢浑大气,又高雅精美,让初来乍到的张献忠,目不暇接。
米脂城柔远门前,张献忠顶着寒风,排在进城乡民的身后,等待守城兵士的例行检查。
近年来,陕北连年大旱,农作物歉收,加之朝廷苛捐杂税繁多,大批农民沦为流民。
一些生活无着的流民,因走投无路聚众造反。
故而,米脂城的守军,对进城的乡民,盘查得十分严格。
张献忠正在等候进城时,几只唢呐吹着信天游,从米脂城外,由远而近。
欢快喜庆的乐曲,像天籁之音,吸引了张献忠的注意力。
张献忠连忙回头望去,一队穿着鲜艳服饰的迎亲队伍,从城外欢天喜地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