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运营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2 构图的基本知识

在运营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信息版面设计、宣传图片的版式设计,以便于产品信息的呈现和传播更加有效,这都要利用到构图的基本知识。

1.构图的基本概念

构图是一个造型艺术术语,即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构图是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构图是在视觉艺术中常用的技巧和术语,特别是在绘画、平面设计与摄影中。广义地讲,只要是对画面结构的组织和搭配从而取得良好的视觉化效果,都属于构图的范畴。

通俗地说,构图就是画面上位置的经营与安排,是视觉表现的语法。如果语法正确,就可以把作者的意图正确地传达给观者。构图需要有选择、有取舍,需要周密地组织与安排,通过处理某篇布局从而体现画面的整体效果。按照一般的创作规律,创作的过程将由构思、立意、构图等环节组合而成,构思主要是靠平时生活的经验与体会的累积,立意则是倚重主观情感、观念看法的表述,而构图会确立出画面的主题以及表现画面的基本形式。从实际而言,一幅成功的画面,首先是构图的成功。成功的构图能使信息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展示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通篇杂乱无章,不知所云。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产品运营中,尤其要讲究将呈现给用户的信息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构思、设计,符合构图原则,使用户获取良好、愉悦的视觉体验。

2.构图的要素

构图是画面上位置的经营与安排,那么具体主要是经营和安排哪些类型的元素,来达到使画面优美的效果?总体来说,构图主要就是对点、线、面三大要素的选择、取舍、组织与安排,从而达成主观立意所设想的效果。

(1)点

点一般是指比较小的形象元素,可以是一个符号、一个字迹、一个小色块,能够起到平衡、丰富、活跃版面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点是相对意义上的点,即在整幅画面中呈现出一个点的形状特征,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一个专门的点。

(2)线

线往往指的是一行文字、一条色带或一线留白,在版面构图中起装饰、连接、平衡及分隔的作用。同样的,这里的线,也是相对意义上的线,只要是在整幅画面中体现为线形的元素或形象,都可以称为线。在如图2-11所示的一个APP的启动画面中,图片底部的版权申明英文文字在整幅画面中就构成了一条线的特征。

(3)面

面是在版面构图中有明显长度与宽度的形象。在运营宣传海报的版面中,面经常由照片构成,有时也可以由许多文字的集合或大色块构成。面在版面中占的面积最多,视觉最强烈,是版面的主题。在如图2-12所示的APP页面中,画面中头部的广告图及中间的产品图部分,都呈现出一个面的特征。

图2-11 线的示例

图2-12 面的示例

3.构图的原则

根据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审美特性,常见的符合人们视觉认知惯性的构图原则有以下几个:

(1)重复与近似

重复与近似原则是指,将几张内容及外形相同的照片(如长方形),或将一组外形处理相似的照片进行构图编排,因其形状、大小、方向、色彩的大致相同而产生稳定、整齐、规律性的美感。例如,在图2-12所示的页面中,“今日推荐”“活动优惠”“工作套餐”等几个导航菜单标签及其下方的产品信息图,都采用了相同的外形和风格呈现,这就是符合重复与近似原则的一种构图方式。值得说明的是,重复和近似还是略有区别的,近似是在重复基础上的轻度变异,它没有重复那样的严谨规律,比重复更生动,更活泼,也更丰富,但又不失规律感。因为近似构成的基本元素都含有共同因素,所以,在具体应用中,要注意将重复与应用综合考虑,使画面整齐有规律,又有不失变化的灵活感。

(2)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不同类型的稳定形式,保持物体外观量感均衡,达到视觉上的稳定。

对称是指轴线两侧图形比例、尺寸、高低、宽窄、体量、色彩、结构完全呈镜射,给人以稳定、沉静、端庄、大方的感觉,产生秩序、理性、安静之美。体现力学原则,是以同量但不同形的组合方式形成稳定而平衡的状态。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安定、自然、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通常的视觉习惯。在现代各类产品中,对称的形态非常多,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视觉表达形式。

均衡则是指物体上下、前后、左右间各构成要素具有相同的体量关系,通过视觉表现出来的秩序及平衡。均衡结构是一种自由稳定的结构形式,一个画面的均衡是指画面的上与下、左与右取得面积、色彩、重量等量上的大体平衡。在画面上,对称与均衡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前者端庄静穆,有统一感、格律感,但如过分均等就易显呆板;后者生动活泼,有运动感,但有时因变化过强而易失衡。

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把对称、均衡两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任何事物的造型一般都表现为相对稳定的一种形态,而在各种复杂的形态中又体现出一定的形式美感,并在一定程度上蕴涵着对称与均衡的关系。“对称与均衡”反映事物的两种状态,即静止与运动状态。事物是运动发展的,但受重力作用又表现为相对静止。对称具有相应的稳定感,而均衡则具有相应的运动感。“对称与均衡”是事物静止与运动状态升华的一种美学法则,凡是具有形式美感的事物,都具有对称与均衡的特性。

(3)对比

对比是通过将各种要素进行相互比较,以取得强烈的视觉效果。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的同类进行合并,主要的对比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二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黑与白;三是明与暗的对比。在一幅作品中,可以运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运用各种对比,对比的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在如图2-13所示的图像中,黄色的花瓣与周围的绿叶就呈现出一种色彩上的对比。同时,花瓣和花盘的形状与绿叶的形状形成了一种胖与瘦的对比效果。

(4)比例与分割

比例是一件事物整体与局部及其局部与局部之间的量度比率关系。所谓秩序,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比例、秩序是形成设计的严整性、和谐性和完美性的重要因素。

分割一般可以理解为利用比例、秩序等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切割画面,形成富于节奏感的构图。例如,人们经常提及的黄金分割,就是实现画面完美分割的重要比例。

比例与分割可帮助我们从混乱走向秩序。在构图中,利用数列构成取得审美调和是分割与比例的重点,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分割等。在一幅画面中适当的比例会适应欣赏者的视觉心理,达到秩序井然的效果;一幅版面中的实体是指文字、照片、装饰物等被编排的内容,而未放置任何内容的空间就叫“留白”,也叫“虚体”。留白可以使实体和版面富有想象力,给观赏者以想象的空间。

图2-13 色彩对比示例

(5)变化与统一

变化,可以造成一种视觉上的跳跃,往往成为版面中的视觉焦点。统一是指版面构图基调,可以使版面保持一致。变化是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差异、区别,统一是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点或共有特征。没有变化,则单调乏味和缺少生命力;没有统一,则会显得杂乱无章、缺乏和谐与秩序。变化需将统一作为它求得和谐的重要支柱和前提,但版面的统一也不能过分,因为过分的统一会使版面单调。例如,众所周知的太极八卦图,就蕴含了变化与统一的特性,组成其画面的图形具有统一性,但在颜色、位置上却体现出变化性,如图2-14所示。

图2-14 变化与统一的图形

4.构图的方式

基于前文所讲的构图的基本原则,常见的构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画面元素,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在如图2-15所示的画面中,草坪部分就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2)黄金分割点构图

“黄金分割”是一种由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最优美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在如图2-16所示的产品宣传图片画面中,产品的照片基本就位于该画面横向的黄金分割线上,很明显,这样使产品形象突出,第一时间捕获用户的注意力。

图2-15 三角形草坪

图2-16 黄金分割构图的应用

(3)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是一种在摄影、绘画、设计等艺术中经常使用的构图手段。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分成三部分,每一分中心都可放置主体形态,这种构图适宜多形态平行焦点的主体。例如,在如图2-17所示的画面中,其中的元素就被分为三部分。

图2-17 三分法构图

(4)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摄影中的术语,是一种构图方法,与黄金分割点构图、水平构图、垂直构图相对应。在这种构图中,画面主体在画幅中两对角的连线,近似于对角线。如图2-18所示的广告图中,人物的姿态正好形成一个对角线构图的形态。

(5)对称式构图

对称式构图,是指所展现的内容,在画面正中垂线两侧或正中水平线上下,对等或大致对等,画面从而具有布局平衡、结构规矩,蕴含图案美、趣味性等特色。在如图2-19所示的页面中,左侧的竖向导航栏和右侧的信息栏就是一种对称式构图。

图2-18 对角线构图示例

图2-19 对称式构图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