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分数方程
16.财主买虎皮
从前,有父、子两个财主进城买虎皮,两个人看好了同一张虎皮,都掏出钱要买。卖主看看两个财主的钱后,摇头说:“这张虎皮价值180吊,你们俩谁也买不成,我有个办法,把父亲的钱的给儿子,儿子可以买成;把儿子钱的
给父亲,父亲也可以买成。”父、子俩都摇摇头不肯。问两个财主各带了多少钱?
解析:
设儿子带的钱数为x吊,根据把父亲的钱的给儿子,儿子可以买成,知父亲带钱数为
吊;根据把儿子钱的
给父亲,父亲也可以买成,得:

解得儿子带钱数:(吊)
父亲带的钱数:(吊)
答:儿子带了120吊钱,父亲带了90吊钱。
17.宝物数量
某人从宝库取走了宝物的,另一人又从剩下的宝物中取走了
,宝库中还剩下宝物160件,求原本宝物有几件?(选自《莱因德纸草书》)
解析:设原本宝物有x件,则

x=255(件)
18.献神莲花
有莲花若干朵,以其,
,
,
分献四神,还剩六朵。问原来有莲花多少朵?(选自《计算法纲要》)

解析:设原来有莲花x朵,则献四神的花分别有,
,
,
朵。

19.行经三城
古时,一人经商回家,行经三城。甲、乙、丙三城征税金额均为其所带的钱的一半又。若此人到家仅剩11元,求他原来带多少钱?
解析:设所带的钱为x,则甲城征税,乙城征税(x-
,丙城征税
。
所以
(元)
20.两支蜡烛
房间里电灯突然不亮了,小明点燃了书桌里备用的两支蜡烛,在蜡烛光下继续做他的事,直到电灯修好。
第二天,小明需要确定昨晚断电的时间。他当时没有注意断电开始的时刻,也没有注意是什么时候来的电,也不知道蜡烛的原始长度。小明只记得两支蜡烛长短一样,但粗细不同,其中粗的一支5小时燃烧完,细的一支4个小时燃烧完。两支蜡烛都是经小明点燃的新蜡烛,但小明没找到蜡烛的剩余部分。他只知道一支残烛的长度等于另一支残烛的四倍。
小明无法知道得更多了,只能根据上述有限的资料计算蜡烛的点燃时间。
请你也算一算。
解析: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列一个简单的方程式。用x表示点燃蜡烛的小时数。每一小时烧掉粗蜡烛长度的,细蜡烛长度的
。因此,粗蜡烛残余部分的长度应是
,细蜡烛残余部分的长度应是
。我们知道两支蜡烛开始时长度相等,并知细蜡烛残余长度的四倍
等于粗蜡烛残余长度的
:

答:两支蜡烛各点燃了3小时45分钟。
21.船上打牌
在乘船外出旅行时,小张想玩扑克牌,便约了D男爵和C伯爵。
第一局,小张输给了D男爵和C伯爵,他们两个人的钱数都翻了一番。
第二局,小张与D男爵赢了,他们两个人手中的钱都翻了倍。最后,C伯爵同小张蠃了第三局,又使钱翻了一倍。
游戏结束后,每人都赢了两局而输掉一局,最后三人手中的钱数完全相等。
最终小张发现自己输掉了100美元,非常懊恼。试问:在游戏开始时,小张有多少钱?

解析:用倒推法很容易解出本题。
赢了后的钱数较前一局的钱数翻了一番。前一局的钱数是其钱数的一半,从而,可计算另一个人的钱数。
设第三局结束时三人手中的钱为x美元,我们使用表格进行倒推。

※表示赢家

x=160
游戏开始时,小张的钱数:×160=260(美元)
D男爵的钱数:×160=80(美元)
C伯爵的钱数:×160=140(美元)
22.卖鸡蛋
王老太太到集市上去卖鸡蛋,第一个人买走篮子里鸡蛋的一半又一个,第二个人买走剩下鸡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篮子里还剩一个鸡蛋,请问王老太共卖出多少个鸡蛋?
解析:设鸡蛋总数为x,第一个人买走个,第二个人买走[x-
个。

x=10
王老太太卖出鸡蛋:10-1=9(个)
23.五个报童
五个聪明的报童合伙卖报,他们按照下面的方式卖掉了他们的报纸。汤姆·史密斯卖掉了总数的再加上1张报纸,比利·琼斯卖掉的报纸数是余下的
再加上1张,内德·史密斯又卖掉余下报纸的
再加1张,查利·琼斯再卖掉余下的
再加1张。现在,史密斯家的孩子们比琼斯家的孩子们要多卖出100张报纸,最后,最年轻的成员小吉米·琼斯把所有剩下的报纸都卖光了。
琼斯家3个孩子卖出的报纸要比史密斯家2个孩子卖出的报纸多。现在的问题是两家的孩子各卖了多少张报纸。
解析:设原来的报纸数为x张,则:
汤姆·史密斯卖报纸:(张)
比利·琼斯卖报纸:(张)
内德·史密斯卖报纸:(张)
查利·琼斯卖报纸:(张)

x=1020
史密斯家2个孩子卖出的报纸:(张)
琼斯家3个孩子卖出的报纸:1020-400=620(张)
24.黑蛇进洞
一条长80安古拉(古代印度长度单位)的大蛇用每天爬
安古拉的速度爬进一个洞,而蛇尾每
天却要长
安古拉。请问黑蛇需要几天才能完全爬进洞?

解析:这是来自公元9世纪印度数学家摩坷毗罗的趣题。
在数学的发展史上,希腊数学的后续者是印度人。虽然印度的数学只是在受到希腊数学成就的影响后,才形成了颇为可观的景象,但是,印度早期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学非常值得一提。
首先,早期印度数学家们给出了1到9的记号,出色之处在于每个数字都有单独的记号,这里没有0,那个时候,印度的数学家们还没有发现这样标记数字的好处。公元200~1200年,是印度数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他们为了研究天文与占星术而研究数学,那时没有专门的数学书,数学材料是混在天文与占星术资料的篇章里讲述的。值得提的是,在这个时期里,印度人把0看成一个完全的数,一个数乘0得0,减0并不使一个数变小,一个数除以0后不变。在谈到分母为0的分数时,婆什迦罗说不管加减多少,这个分数是不变的。
其次,印度人引用负数表示欠债,正数表示财产。公元628年婆罗摩笈使用了负数,并提出了负数的四种运算,但他没有给出定义、公理或是定理。印度人并不是毫无保留地接受负数,当给出一个问题的两个解10与-3时,他们会说,这里不要第二个值,因为它不行。人们虽然不赞成负数,但负数还是被人们逐渐接受。
再次,印度人在算术上的另一重大发展是正视了无理数的问题,他们开始按正确的方式来运算无理数,这种做法虽然没有给出证明,但这种正视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结论,例如,无理数相加的法则。在代数、几何及三角形方面,印度人也做出了贡献,但他们不注重演绎结构,他们有好多好的计算方法,但都没考虑过如何证明它,而且在数学领域也没有得出过一般方法或是提出新的观点。
设黑蛇爬x天,才完全进入洞中。按已知条件可知:黑蛇每天爬:
(安古拉)
它的尾巴每天要长:(安古拉)
列方程:21x=80+11x
x=8
25.波斯国王的难题
古代波斯有个国王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有一天,国王出了一张告示,宣布半个月以后他要在皇宫里出一道难题,谁要能准确地回答出来,就重重地奖赏他。
那一天,皇宫里聚集了文武百官,还有许多老百姓,十分热闹。国王命令侍从取来三只大金碗,他向皇宫里的人们扫了一眼,然后说出了他的难题。
三只金碗里放着数目不同的珍珠,我把第一只金碗里的一半珍珠给我的大儿子;第二只金碗里的三分之一珍珠给我的二儿子;第三只金碗里的四分之一给我的小儿子。然后,再把第一只金碗里的4颗珍珠给我的大女儿,第二只金碗里的6颗珍珠给我的二女儿,第三只金碗里的2颗珍珠给我的小女儿,这样分完之后,第一只金碗里还剩下38颗珍珠,第二只金碗里还剩下12颗珍珠;第三只金碗里还剩下19颗珍珠。你们谁能回答,这三只金碗里原来各有多少颗珍珠?
解析:设x为第一只金碗里的珍珠数,根据“我把第一只金碗里的一半珍珠给我的大儿子……再把第一只金碗里的4颗珍珠给我的大女儿……这样分完之后,第一只金碗里还剩下38颗珍珠”可列方程:


解得:x=84
同理,设y为第二只金碗里的珍珠数:

解得:y=27
设z为第三只金碗里的珍珠数:

解得:z=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