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解读女性健康的生理“密码”
女性朋友都十分关心自己的月经是否正常,因为月经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正常的月经包括稳定的周期、经期,正常的经量、经色和性状等。你的月经正常吗?一起来对照一下吧。
在正常情况下,每一位成年女性朋友每个月都应该有一次月经来潮。但有时月经会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让人捉摸不定。它有时候会先期而至,让人措手不及;有时又会跟你玩起“捉迷藏”,迟迟不肯露面,让人忐忑焦急;量多时如潮水汹涌,少时又绵延不绝……这位“老朋友”还常带给我们很多烦恼,比如莫名其妙的烦躁、头痛、腹痛和腰酸等。
即使是一些来潮多年的妇女,也无法说清到底什么样的月经是正常的,有时候可能把正常的情况当成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有时候又有可能因为不知道是病兆而延误了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每一位女性朋友都应该学会识别正常的月经状态,以便遇到问题时能够随时解决。月经是否正常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
第一是看月经周期。一般来讲,正常女性的月经周期应该在28~30天左右,但是也有人25天或者35天来一次月经。其实只要自身有规律性,身体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我们都认为它是正常的。另外,月经容易受到环境、情绪、健康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提前或延后3~7天左右,也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你这次的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种周期长短不一的情况,或者有时月经刚来一两天就没有了,过了十天半月又来一两天,完全没有规律性,这就属于月经不调了。中医认为,这种不调多半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外感淫邪,使得肾肝功能失常、血气失调,冲任损伤所致。
第二是通过月经期的天数来判断。正常女性的月经期一般在2~7天,多数人为4~5天。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来一次月经持续了7天以上还淋漓不尽,这叫“经期延长”,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冲任不固,血海不宁所致,它可能诱发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还有的人经期极短,低于两天,仿佛“一晃而过”,这是“月经过少”。月经过少的病因有虚有实,虚者多因先天肾气不足,精血不充,冲任匮乏,导致血海不盈而致月经过少;实者或因血淤,或因痰湿,邪阻胞脉,导致血行不畅,以致经量过少。但无论是“经期延长”,还是“月经过少”,都是月经异常的表现,应引起注意。
此外,行经的规律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正常的行经规律应该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三天以后逐渐减少,直至经血干净为止。因为月经的第一天是子宫内膜刚刚开始脱落,而到了第二、三天的时候,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大,子宫受到刺激后加强收缩,进而把大量经血排出,所以月经期的第二、三天出血量最多。
第三种方法是观察经血量,也就是月经期间排出的血量。一般来说,正常的经血量是在50~80毫升。但是经量不好统计,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这次和上次也可能不同。我们就以每天更换3~5次卫生巾作为正常标准。
其实,女人经血量的多少因人而异,因为要受到体质、年龄、气候和生活条件等的影响。所以有时会略有增减,都属于正常的范畴。但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很快就湿透,甚至经血顺着腿往下淌,这就是不正常了。经血过多主要是由于血淤淤阻冲任,新血不得归经导致。若经血长期过多,则会引起贫血、崩漏等症,因此如有这种情况应查明原因,尽早治疗。当然,如果你月经周期正常,但经血量过少,甚至点滴而下,这种情况也不正常。它的病因与经期过短的原因大体相同,而且常被视为闭经的前兆,也应该及时就医。
第四种方法是观察经血颜色和性状。正常的经血应是暗红色的,开始的时候颜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又变为淡红色而干净。经血中除了血液外,还会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黏液、阴道上皮脱落的细胞,但是性质应为不稀不稠,略带黏性,不易凝固,没有血块及特殊气味的。
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甚至呈咖啡色、淡黄色则是不正常的。再者,如果经血中有血块,则会常伴有痛经,这也属于异常。中医认为血块多与血淤有关,是气滞血淤的表现,还可能使皮肤粗糙、无光泽,或者产生色素积淀,影响容颜美。
此外,在月经期,由于盆腔淤血以及子宫流血量增多,可能有下腹及腰背坠痛的感觉,待月经排出后,症状会减轻。如果症状较明显,如痛经、经前浮肿、行经期间情志异常等,则属于不正常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月经是女人不折不扣的“闺蜜”,它作为身体一种规律的代谢循环,会一直伴随女性直到绝经之时。因此,月经最了解女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它会将潜在的健康隐患及时清楚地反应出来,让你做到有备无患,不至于惊慌失措。然而对于这位“老朋友”,我们只有对它“了如指掌”,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