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内涵与外延的逻辑顺序
首先对语言符号提出内涵与外延概念的是英国哲学家密尔(John S. Mill)。内涵意义是质性的、情绪感受性的,通常以某种价值或偏好来表达。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奥斯古德(Charles E.Osgood)在1942年用语义分析法(Method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的评价、力量和行动三个基本概念来说明各种语言的内涵意义,区分不同文化团体的差异。内涵是事物归属的类,外延是事物构成的所有的类。换句话说,内涵相当于归纳的动作,外延则有演绎的含义。
“面包”这个词的内涵是“食物”,外延是一切可以称为面包的东西,包括吐司面包、菠萝面包、红豆面包、肉松面包、奶油面包、杂粮面包。下面的思维导图可以很清楚看出面包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面包的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