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赢利规划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2 一定要摈弃的菜单“十宗罪”

菜单本无罪,被忽视、被误解,才是罪。

从我提出“菜单就是一个商业模式”到“脱离品牌定位谈菜单设计,有术无道”,明确了菜单的重要性,再也不是你认为的把菜品照片请人排个版,再也不是简单地请设计师美化、加工一下菜单。所以经过研究和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忽视菜单规划的“十宗罪”。

1.脱离品牌定位谈菜单规划与设计

定位是什么?定位其实就是聚焦、细分并深入你的品类,是一场关于心智的竞争。然而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多少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原因在于没有真正领会聚焦、细分、深入和心智的真正意义!

我认为这是企业第一战略。无定位、无认知,哪来的心智占领,又何谈品牌呢?

品牌如此,企业如此,人亦如此。

菜单实质上是在帮助顾客购买餐饮企业销售的产品,即产生销售的介质。既然是销售,就跟消费者相关,跟营业额和利润相关,精准的品牌定位是我们的第一战略。

更确切地讲,品牌定位就是品类战略,它解决了我是谁、卖什么、卖给谁、他们为什么选择我以及我有什么与众不同等问题。

可以说,没有准确定位的餐厅很难生存,不能清晰表达餐厅定位的菜单就是一份不合格的菜单。这是菜单的原罪,也是第一宗罪。

2.没有聚焦

餐饮业已经从粗放经营提升到精细化运营管理,已经过了“什么都能做”的时代了,大而全的机会微乎其微了。我们调研了身边的众多餐饮人,其中餐饮企业最容易赔钱的一大类型就是大而全、多元化、贪大贪多嚼不烂型。

更何况没有集中优势和资源就难以在一个细分领域立足,不聚焦拿什么拼!

门头战略开创者余奕宏曾说:“每个人都拥有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好比太阳,而一个人的能力就是一个放大镜,市场的需求就好像一张纸。如果我们不知道在太阳和那张纸之间做好聚焦,手持放大镜东晃西晃,那张纸一万年也不会燃烧。”

在此,我呼吁必须聚焦!聚焦你的优势资源、你的核心产品、你的消费人群、你的品牌理念,做好各方面聚焦的一致性,才能打穿市场,不断燃烧,越走越远!只有聚焦,才能找到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菜单上没有聚焦的品类,没有聚焦的爆品或爆品组合,这是菜单的第二宗罪。

3.品牌不突出,形象无表达

在很多菜单上几乎没有品牌名的正确显露,使得顾客饭都吃完了却记不住这家餐厅叫什么名字,实属可惜!

既然已经到了品牌化的时代,我们就应该勇敢地把自己的品牌突出展示出来。当然不是说有个名字就是品牌了,它还需要长期地累积势能。

品牌如人,人如品牌,品牌一样需要塑造出独特的性格、内涵,品牌是一个有温度的、可以唤起共鸣的人格体。

所以,品牌名需配合品牌定位,做形象化的展示和有价值的输出。需要深刻理解的一点就是,菜单是近距离接触顾客的媒体。从广告传播学上来讲,我们需要注重菜单与消费者沟通,最后达到品牌理念的传递。

菜单上应该能清晰地传递自己的品牌印象,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大路货。如果不能在菜单上进行完整的、深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表达,那么损失的是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感知度、好感度,丧失的是品牌建立的无形资产。

品牌不突出,形象无表达,这是菜单的第三宗罪。

4.产品结构混乱

产品是基石,尤其在餐饮行业。有人说“产品为王”,但是餐厅的产品比零售业的产品更复杂,也更丰富。餐厅提供的不是单一的某一道菜,而往往是一个产品组合。在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餐厅提供给了消费者不同的产品组合方案,这才是菜单上核心的产品结构。

我们从基础的架构来看,产品结构就是爆品、主次、分类、搭配,要求爆品突出、主次分明、分类明确、搭配合理。

我经常看到一些菜单上的主品与其他产品是顺序排下来的,也许主品会被放在前面,但并没有被突出,也没有主品对应的品牌形象化展示,主品与其他相关产品并没有实质上的心智区隔。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在主品的选择概率上会下降很多,主品在消费者的印象中也会缺失很多。

分类更是一个关键问题,是以食材分还是以烹饪方式分,是有所总结、创新,还是以其他方式分,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值得推敲的,因为这是消费者搜寻菜品的一级导航。

关于菜品的分类,分类太多,人们会难以选择,不知道该选什么;分类太少,似乎没菜可点。这是一个博弈,却可以根据消费主体的消费场景来进行配置,根据主品和延伸产品的合理搭配来进行优化。

产品结构混乱,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导致客户啥都记不住,更容易吃得不满意,导致口碑差、顾客不来了,对内更是没有效率、没有品效。这是菜单的第四宗罪。

5.定价无章法

定价是定什么?是毛利率还是性价比?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在消费者和业态模型的基础上做定价。如果你都不知道餐厅的消费者是谁,他们的消费能力、消费心理如何,那么何谈定价呢?

同时,对于业态模型来说,你选择做快餐、轻餐还是别的?你选择进购物中心还是社区?不同的模型,不同的消费者选择,定价自然不可一概而论。

定价定客群,定价定江山,定价跟成本、竞争和需求正相关,跟选择品类也有很大的关联。

跟随同行定价、无章法的定价,要么直接导致利润低下,要么价格太高消费者吃了不爽、觉得不值,这是菜单的第五宗罪。

6.无品类、无口号、无品牌故事、无好感价值

消费者“用品类来思考,用品牌去表达”,这句经典的定位理论已经令越来越多的专家、老板、创业者耳熟能详,而且任何一个理论都值得深度思考。

品类是什么?品类战略大师里斯说“品类是商业界的新物种”。对于餐饮业而言,品类是消费者选择的入口,“吃什么”是消费者的第一思考。

在这样一个同质化竞争的时代,细分品类,即找准并占据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类代表变得至关重要。比如西贝莜面村、巴奴毛肚火锅、喜家德虾仁水饺,这些餐厅经营的细分品类很明确,就很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占据更多、更明确的位置。

口号,是在明确的品类定位基础上,在品牌理念的传递上,找到差异化的定位诉求,找到更能够让消费者记住,接近消费者心智,朗朗上口、易分享、易传播的一句话。比如“好空调,格力造”“小饿小困来点香飘飘”“更火的火锅,排队的人更多”。那么,口号到底要怎么定呢?需要考虑竞争、消费场景,一句决定战略方向、带有强定位价值的口号,广告公司收费几十万元、上百万元都是常有的事。

菜单上的口号,可以说是餐厅写给消费者的情话,是对竞争对手发起的冲锋号,也是消费者对你有差异化好感认知的开始。

品牌故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传播内容,这让我想起2018年在武汉听到的靓靓蒸虾的故事。那一次是我的一个朋友带我们去吃的蒸虾,配有蘸料,质量上好的蒸出来的龙虾配上蘸料,我太喜欢了。朋友当时告诉我们,这家餐厅的创始人为了研发蒸虾蘸料,一直在家研究了半年,一度舌头因试菜而失去味觉。这样的品牌故事,听一遍,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而且因为有了这个故事,我一直在到处帮靓靓蒸虾免费宣传。

这就是品牌故事的魅力,千万不可小觑!

很多大品牌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通过故事能够加强我们对品牌的认知和理解。从星巴克、麦当劳到肯德基,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被广泛传播的故事。

故事之所在,价值之所在;故事即印象,印象即传播。

所以,没有明确的品类和口号,没有一个好的值得传播的品牌故事,又没能让消费者吃的有价值感,这是菜单的第六宗罪。

7.不懂得透过数据分析产品的经营

我在给客户做菜单规划的时候,发现很多餐厅甚至企业的数据是非常零散、不完善的,所以让他们根据我的数据指标整理出来的数据,往往一是花的时间长,二是还达不到我的要求。

所以从无数据到有数据,从看数据到分析数据,这里肯定有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随着软件及各项技术的成熟,企业的数据会越来越健全。这时候就一定要懂得透过数据来分析产品的经营,这样才能真正从粗放的经营向精细化的运营迈进。

目前,大家看的比较多的可能只是销量、毛利率这些简单的指标。有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单个指标,要从多个指标来综合判断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

之前有一位客户,我通过看财务指标发现他们的人力成本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但是企业的运营方还说餐厅人手不够,要求加人,因为餐厅忙碌的人忙到不行,闲的人在那儿直直地站着。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呢?

企业一直也没找到根源所在,所以一直在其他无效的方面改进。我通过对菜单的分析和店面的巡视,给他们找到了根本原因,就是产品结构出了问题。通过帮助他们重新规划菜单结构,运营一个多月后,餐厅的成本下降了,经营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所以,数据是隐藏着巨大价值的,关键在于你如何从数据中提取和分析,这也提醒我们要想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先要找到问题真实的、正确的原因。

数据未来也会趋同,但分析数据体现的是一种经营能力。

不懂得透过数据分析产品的经营,你就很难进行精细化运营。这是菜单的第七宗罪。

8.菜单排版无主次、无引导

这里的主次主要指的是菜品的排版位置,这个问题依然很关键!

如果你的菜单规划得很好,但设计师没有把规划的目的通过设计的菜单展示出来,那么跟经营也是脱节的,很容易功亏一篑。所以,规划与设计是紧密相连的。设计师一定要理解规划的目标,否则就不可能把菜单设计好。

主次,其中的主就是你的主品、爆品,它们一定要被排在最前面、最显眼的地方,同时要区别于其他菜品。

引导就是你要让消费者按适当的消费逻辑来选择菜品,以期达到自己想卖的产品与消费者点选的产品相符合的目的。如果能够达到餐厅经营的预期,我想这样一份菜单就是一部引导战略图,打持久战真的需要依靠它。

主次,是你为消费者做得最好的选择;引导,则是你如何引导消费者点到最佳产品组合。

菜单排版无主次、无引导会导致消费者乱点一通、体验差,不管是对餐厅还是消费者,都会造成不良后果,这是菜单的第八宗罪。

9.摄影、设计形式、风格脱离品牌调性

摄影不是自顾自地拍,而是要根据设计方案的需求来进行,设计方案则要根据品牌定位来进行。设计方案包含设计形式、风格和用色等。

设计形式就是选择做折页、册子,使用液晶屏还是报刊类等,这些都是表现形式。风格就是设计师经常会问客户“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啊?工业风还是江户风?”等。

色彩是一门学问,色彩学关系到心理学、生理学、美学等,是研究色彩的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

在对应品牌传播的形式化展现上,到底怎么选择色彩及搭配、怎样调动消费者对品牌正确的心理感知,在色彩运用上的确需要仔细推敲。

比如蓝色代表冷静、智慧,橙色代表温暖、活泼,每个颜色都有它的个性和心理影响。

不适合的色彩,会让人产生厌恶和距离感;适合的色彩,会让人愉悦和舒适。

设计师在了解品牌定位后,要思考究竟以什么样的风格将菜单更好地展示给消费者,使之符合我们的品牌调性。

菜单从形式到风格到色彩,不是随机设计的,也不是以自己喜好设计的。好的摄影和设计都应该与品牌定位契合,符合品牌特有的思想和风格,用适合品牌调性的形式和风格跟消费者沟通。

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市面上90%的菜单都没有契合品牌的消费人群和调性,花了不少钱却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喜欢和认可,这是菜单的第九宗罪。

10.盲目跟风、盲目加菜,越加越不赚钱

很多餐饮人会说:“我做了这么多好产品,就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什么他们还是不满意,有的时候甚至觉得没菜可点呢?”

加法是餐饮业以前最容易的做法,老板、厨师出去吃一遍,就能研发出好多菜品。在物质短缺的时代,大家很多东西没吃过,只要商家推出新品,大家都会心向往之。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群消费需求的转变来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

物质过剩的时代已经到来,加法已然成为过去时。如果我们还陷在以前的经验里,不理解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消费者,就不可能赚钱。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时代,不是多而全,而是少而精。

做加法是餐饮人一直以来的常态,是人性的惯性使然,而减法相对来说是违背人性的,但却会越来越符合现在以至未来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减法减出来的是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精准的认知。

所以不要再只加不减,做了一堆产品,不仅成本高昂、浪费加剧,消费者更不知道你到底是卖什么的了。这是菜单的第十宗罪。

菜单十宗罪是我通过深度研究和客户实践总结得来的,希望可以让大家更深层次地洞察自己餐厅菜单的问题所在。大家可以对照自家的菜单,看看我们犯了上面的哪几个错误。只有先找到自己的真正问题,才可能得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