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2 供應緊絀的糧食物資


自1938年10月,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佔領廣州以後,香港的糧食供應已經呈現匱乏的情況。港英政府為了穩定主要糧食的供應及物價,實行了監控和配給措施,分別頒佈了《平衡糧食價格條例》和《必需品儲備條例》,增加糧食儲備數量之餘,亦防止商人操縱糧食價格。[1]
香港淪陷以後,市民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最大難題,就是物價飛漲,三餐不繼,特別是淪陷後期,更是「物價益復高漲,人心似更張皇」。[2]當時,港九各區時常發生劫掠事件,著名報人薩空了(1907-1988)沿著荷李活道的小路上山時,就曾被匪徒截劫,幸虧身上沒有甚麼錢財而逃過一劫。[3]餓死人的情境更是觸目皆是,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陳君葆(1898-1982)就曾目擊,「連日以來路上每發見餓斃的市民,一個多禮拜前電車經過跑馬廳前,那裡卻躺著一個餓死已久的苦力,這種情形不圖竟出現於我眼前,不禁為之心酸一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