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癌实践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中医对恶性肿瘤的认识

中医学对癌病有癌、瘤、积、结、癥等称谓。
“癌”字由古代岩、嵒字转化而来,形容此病肿块如岩石般坚硬和凸凹不平。《仁斋直指附遗方》说:“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粒累垂,毒根深藏。”
《灵枢·刺节真邪》有“瘤”字,并提到“肠瘤”等病名,描述有一种瘤“以手按之坚”。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提到:“瘤,肿也。”宋代《圣济总录·瘿瘤门》说:“瘤之为义,留滞不去也。”
对于胸腹内的肿块,中医亦称为“积”。《灵枢·五变》说:“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与《黄帝内经》同期成书的《难经·五十五难》提到:“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
积的另一名称是“结”。《圣济总录·积聚门》说:“结瘕者,积聚之类也。结,伏聚积久不散,谓之结……结之症,形体瘦瘁。”
历代医籍中,积亦称为癥。《圣济总录·积聚门》说:“癥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
中医学对癌病还可能有其他称谓。例如,清代祁坤《外科大成·论痔漏》说:“锁肛痔,肛门内外如竹节锁紧,形如海蜇,里急后重,便粪细而带扁,时流臭水,此无治法。”上述症状的描述与直肠癌基本相符。
“癌”字首见于宋代东轩居士所著的《卫济宝书》(1171年),但早在《卫济宝书》问世一千多年前的中医古籍中,已经有对于一些癌病的临床表现、预后等的论述,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䐃,真脏见,十月之内死”,所述症状与肺癌晚期临床表现类似。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妇人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与现代宫颈癌晚期合并感染的表现一致。
中医认为,癌症一般是正虚邪实、本虚标实的疾病。局部为实,整体为虚。正是指正气,即脏腑阴阳和人体气血功能,包括免疫功能。正气强,则人就不易生病。《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医学启源》提出:“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外证医案汇编》提出:“正虚则为岩。”《医宗必读·积聚》指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唐代《本草拾遗》的作者陈藏器说:“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积者五脏之所积,聚者六腑之所聚。”
所谓正虚,是指脏腑功能不足或失调,或是阴虚,或是阳虚,或是气虚,或是血虚,或气阴两虚等;所谓邪实,则有气滞血瘀,痰湿凝聚,或热毒蕴结等多种不同情况。《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说:“积聚者脏腑之病也……虚劳之人,阴阳伤损,血气凝涩,不能宣通经络,故积聚于内也。”《外科启玄》说:“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提出:“乳房结核坚硬……气郁结滞而成……轻则乳核,重成乳岩。”清代高秉均在《疡科心得集》中说:“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块,乃五脏血瘀,浊气痰滞而成。”《丹溪心法》指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物者,多属痰症。”《灵枢·百病始生》认为:“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圣济总录》提出:“热毒内壅,则变为瘀血。”《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都与免疫系统功能有很大关系。任何人都有发生癌症的可能,正常人体内就有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亦称为细胞癌基因(c-oncogene)。现在已经确定的癌基因有100多种,它们对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存在于细胞核、细胞质及细胞表面,这些基因的突变具有致癌作用,称为原癌基因活化。肿瘤细胞表达正常细胞所没有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不断地寻找并破坏新生癌细胞,一旦免疫系统的监视作用减弱,肿瘤就容易发生。例如器官移植的患者为防排斥反应而需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这类患者的淋巴瘤、白血病、皮肤癌的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直接攻击破坏免疫系统,所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肿瘤发生率也较高。
肝癌、肺癌等多种癌病,患者早期即使睡眠充足、食量如常,也常有不明原因的疲劳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有的患者就是因此就诊检查才发现癌病。这表明癌细胞会产生一些对身体有毒的物质,具体是什么尚待进一步研究。众所周知,癌病通常起病隐袭,发展迅速而凶险,即使治疗缓解后亦常可复发和扩散,晚期癌病患者常极度消瘦和虚弱,称为恶病质(cachexia),这些都是癌病不一般之处。文献上早就有“毒瘤”之说,近年有学者提出“癌毒”概念,认为癌毒是独立于痰、瘀、湿等之外的毒邪,可与其他病邪互相胶结。癌毒具有猛烈、顽固、流窜、隐匿和伤正气的性质。
癌病是正虚邪实的疾病这一认识,是中医治疗癌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