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一种历史事实的汉初黄老政治
国家图书馆原来的馆长、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叫作《寿命最短的黄老学派、效应长久的黄老思想》。我认为他讲得很有道理。黄老思想其实对中国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是非常长久的。但是他又说:“黄老之学,兴于汉初也消亡于汉初。从兴起到消亡,只有七十年左右。”那我觉得可能不太确切。虽然先秦没有“黄老”这么一个名称,但是不能说没有与之相关的思想。黄老学派的前身应该早就存在,而且它的影响一直要延续到魏晋甚至更远。所以我想任继愈先生所讲的这个黄老,应该只是指汉初那一段鼎盛时期的黄老。
中国文化中的很多典籍,比如《吕氏春秋》《淮南子》《文子》这些书,我们说它们的主体思想基本上是道家的,而且主要是黄老道家的。另外有一些书,比较杂的书,像《管子》《韩非子》,还有《庄子》外杂篇的一些部分,我们也认为具有黄老特色。另外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的就是《黄帝内经》,这本书虽然是医书,但是我们认为它的精神实质和黄老没有什么两样,完全相通。至于出土文献,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作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这本书我们一般认为是黄老道家的代表作。近年出土了很多的战国文献,是写在竹简上面、用楚国文字写的书。比如郭店竹简的《太一生水》,上海博物馆所藏竹简《恒先》《凡物流形》《三德》《彭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汤在啻门》《汤处于汤丘》《殷高宗问于三寿》,等等。这些文献我们也认为和黄老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我刚才提到黄老鼎盛是在汉初,我们很多人看过《史记》,如果打开《史记》,就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就是“黄老”,这是在《史记》里面屡屡出现的。我在这里可以先讲几个故事。
汉初有几个太后很有名,最有名的当然就是残忍、狠毒的吕后。太后可能大家知道的不多,其实她非常有名,她就是汉文帝的妻子、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名叫窦漪房,她出生在现在河北武邑县,汉代叫作清河郡观津县。她小时候父母都死得早,她和哥哥、弟弟三个人一块儿生活,日子非常悲苦。汉高祖刘邦死了以后,吕后就开始掌握大权了。窦氏,就是窦漪房,被选入宫,但并不是做嫔妃,而是入宫以后去伺候吕后,被称为窦姬。后来吕后可能觉得宫里面人太多了,她要放一批人出宫,出宫并不是说回到民间去,她只是把她们下放到各诸侯国。大家知道汉初是分封的,下面有很多王,吕后把这些宫人放出去赏赐给各地的诸侯王。窦姬也被放了出去,因为窦姬的家乡是今天的河北,也就是古代的赵国,她就央求负责这件事情的宦官,把她放到去赵国的名单里。但是没想到这宦官不知道怎么回事,把这事忘了,等到诏令下来的时候,她发现去赵国的名单里没有她,而是去了代国,另外一个诸侯国。她当然很悲伤了,她想回家,回自己的家乡,最终没有回成,只能阴差阳错地去了代国。
但是窦姬没有想到这个宦官才是她真正的恩人,因为她人生的命运就从此转折了。她到了代国以后很受代王的喜欢,很快就成为夫人之一,而且生了儿子。后来,这位代王的王后死了,王后所生的儿子也死了,她就成了代王的新王后,她的儿子成了代王的继承者。后来命运进一步发生转机,这位代王被选中继承皇位,成为汉代的皇帝,就是汉文帝。她生的儿子成为汉景帝时,她成了太后,就是窦太后。她在宫中掌握大权有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一直要延续到她的孙子汉武帝的早期。
窦太后有一个特点,她特别喜欢黄老。我们来看一些历史的记载。比如《史记》的《孝武本纪》里面就说“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这个人不喜欢儒家那套东西,她喜欢黄老。《汉书》的《外戚传》说“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景帝就是汉景帝,诸窦就是窦氏家族的这批人,都要读《老子》,尊崇黄老之术。
在《史记·儒林列传》里有这么一个故事。“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辕固生是当时比较有名的一个儒家。“固曰:‘此是家人言耳。’”辕固生很看不起《老子》,他说这只是普通人家的东西,普通人读的书罢了。“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司空是管工程的,城旦是什么呢?就是那种被押来修工程的人,我们今天说来就是犯人。窦太后有点恼怒了,说这本书怎么就比不上你们儒家的书籍?你们儒家的书籍跟管制犯人的书一样。太后不满,于是“乃使固入圈刺豕”,要处罚他。怎么处罚他呢?她让辕固生到猪圈里面去刺杀野猪。豕是野猪,去杀野猪,等于是要他的命,让他去搏命,看他能不能活下来。“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景帝看不下去,生了怜悯之心,觉得他只是直言,把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有什么罪,就给他一把利刃。辕固生一刀正中野猪的心,野猪倒了下来。太后看到以后默然,“无以复罪”,没有再进一步处罚他。这么一个故事,说明窦太后这个人也蛮狠的,她对持不同意见的人,要打击报复,喜欢黄老,不许别人讲儒家的东西。
汉初的政治教化系统其实存在着两大集团。最近有一位著名的教授过世了,他就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朱维铮。他写过一篇名为《帝制中国初期的儒术》的文章,我觉得值得一读。他说汉初存在两大政治集团,这两大政治集团在学术上表现为儒家跟道家之间的争斗。所以《史记》的《老子列传》里有这样一段话,“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这两家之间是水火不相容的,学老子的人骂孔子的学派,孔子学派的人也骂以老子为首的道家学派。也就是说,在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生活的时代,文帝、景帝、武帝时期,政教系统里面实际上儒家集团和黄老集团相互排斥、相互争斗已经公开化。窦太后是一直打压儒家集团的。
到了汉武帝十五岁登基的时候,他内心其实想扶植儒家集团,他想做一件什么事呢?就是“隆推儒术,贬道家言”。他想用这种方式来控制朝政,打击当时已经是太皇太后的窦氏的外戚集团。这时候虽然窦太后已经快七十岁了,而且已经双目失明,但还是坚决反击,甚至逼得几个倡导儒术的官员自杀,所以这次儒家集团的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当然,到了窦太后去世以后,汉武帝任用他的舅舅田蚡做丞相,马上就开始对窦太后集团进行压制。他的做法就是“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以黄老刑名为代表的百家之言不再提倡,而专门提倡儒术,这就有了大家都熟知的汉武帝以后的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是从董仲舒献《天人三策》开始的,而董仲舒献《天人三策》就是在窦太后死后的第二年,所以这不是偶然的。
我们不管这些政治上的斗争,就事实而言,汉初用黄老的理论来治国,显然起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因为到汉初为止,中国已经经历了大大小小几百年的战争,社会极度贫困。大家看一些汉初的记载就知道,当时的贵族连马车都坐不起。帝王坐的马车,连同样颜色的四匹马都找不齐,更不要说像我们现在这样可以进口哈萨克斯坦汗血宝马什么的,这个根本做不到,当时要做的事情就是恢复社会生机和活力。到了汉武帝时期社会就富裕了,而且非常富裕,国力强大,可以让汉武帝去任性。大家知道汉武帝开疆拓土,做了很多大事。其实这前面有一个黄老政治的积累,可以帮助他来实现雄才大略。
信奉黄老者在汉初有一些具体的政治动作,我们来看当时的记载。比如《史记》有《曹相国世家》,里面提到“黄老言”“黄老术”等,这个曹相国就是曹参。曹参不是一下子就做汉相的,大家知道萧规曹随,最早的丞相是萧何,后来才是曹参。曹参最早做的是一个诸侯王的相国,那个诸侯王就是齐王。曹参刚到齐国的时候,他“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就是说他召集当地的长老以及有知识的人士,问应该怎么做才能够让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定、富有。“如齐故诸儒以百数”,就是说当地有地位、有学问的人很多,数以百计,但“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各讲各的,曹参不知道该听谁的。“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听说胶西有一个叫盖公的人,他是懂得黄老之术的,于是派人带了很重的礼物去请他。“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盖公给他讲,最好的政治就是“贵清静而民自定”。“贵清静而民自定”完全是老子的理论,例如《老子》里面就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主要意思就是执政者不要折腾,让老百姓自己来管理自己,自己拯救自己,其他“推此类具言之”即可,就是说有一个基本的方针,其他照着去做就可以了。“参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于是曹参甚至跟盖公住在一起,做了他的学生。“其治要用黄老术”,他的政治纲领,主要就是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他在齐国做了九年的相国,齐国治理得非常好,大家都说这是一位非常贤明的相国。太史公说:“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这句话是太史公司马迁的评语,他说曹参政治的主要精神就是清静,这种清静的政治实际上合乎黄老道家的精神,因为当时刚刚脱离秦国的暴政,最重要的事就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他做到了这点,所以大家都喜欢他、称赞他。
所以当时存在以曹参为代表的这样一批信奉黄老的官员。曹参后来做了汉代的丞相,继续实行这套理论。这套理论的基本精神用《老子》的话来讲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无为而治,不折腾,充分发挥老百姓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
窦太后的七十年人生,基本上是一个从大乱到大治的过程。我觉得窦太后这么一个最高执政者,能够喜欢《老子》,应该说很不容易。为什么呢?其实《老子》是很喜欢骂人的,而且骂的都是统治者,有时候甚至称统治者是强盗头子。
我们来看,“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这是《老子》第五十三章里面的话。朝政败坏,田地荒芜,仓库空虚,但是你们这些统治者还穿着华丽的服饰,带着利剑,饱餐美好的食物,占有太多的财富,你们这些统治者就像强盗的头子,这是一个多么无道的世界啊!你看,这就是《老子》骂人的话,骂得很精彩。
又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出自《老子》第七十五章。什么意思呢?老百姓为什么会饥饿,就是因为你们上面的人、执政者税收太多了,横征暴敛,所以老百姓才会过不下去。老百姓为什么难治啊?就是因为你们太有为了,这“有为”实际上就是为所欲为,所以老百姓受不了了。老百姓为什么轻生、不怕死?是因为上面“求生之厚”。什么叫“求生之厚”呢?执政者、统治者太讲究养生之道了,因为你要是喜欢养生的话,就会逼着老百姓今天冒着生命危险去采挖山珍海味,明天抛家别妻去建造宫殿,是不是?其实老子是非常重视养生的人,老子是讲“长生久视”之道的,就是希望活得更长久一些。但是如果逼得老百姓没有生路,他宁可放弃养生,所以他说“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不注重养生的人甚至远远好过养生的人,因为他看到养生给老百姓带来的压迫。
还有一些名言,比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百姓到了不怕你统治者的时候,“大威”就要至了,这个“大威”当然指的是天罚,天就要降下惩罚了。这些话,窦太后逼着景帝以及她的族人反复读,不得不读,实际上是不断地在敲警钟。所以汉初的统治,我们说它是很朴实的,一点不浮夸,特别强调统治者要给百姓生存的空间。当时这些统治者非常喜欢道家,道家常常能够提醒他们居安思危。
我讲了这么多汉代早期的历史,这里面涉及不少黄老故事。但如果我们把黄老政治思想仅仅理解成为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让政府不要折腾,让老百姓能够放开手脚的话,那我觉得又太简单了。以前讲黄老的人,基本上就讲这些,所以让人觉得好像黄老里面的思想成分不那么强烈。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刚才所讲的这些基本上都是政治上的表现,它在思想上还有很多深层的东西。
刚才我提到,在《史记》这部书里“黄老”这两个字是关键词,它提到的黄老人物往往都是先秦著名的思想家,它说他们都受过黄老的影响。比如慎到、田骈、接子、环渊这些人,都是学“黄老道德”之术的。韩非子、申不害的学术也归本于黄老。
另外,司马迁在《史记》的《乐毅列传》里面还专门讲了一个谱系,就是黄老是怎么传下来的。“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大家知道《老子》有一个重要的注本叫《河上公本》,据说就是河上丈人所著,当然这是传说了,是否究竟如此,我们不太清楚。此人“不知其所出”,道家人物往往是隐士,不知他们的出处。然后“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这个盖公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曹相国曹参的老师。
从历史事实看,战国的中晚期一直到汉初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大家知道,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以后的事,所以直到汉初都是百家争鸣的。如果我们把诸子百家比作一个生态环境的话,黄老在里面应该属于恐龙级别。当时最为流行的思想其实就是黄老道家。我们现在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往往讲儒家如何如何,其实儒家在当时不过是诸子百家里的一家,孔子地位还没有现在那么高。真正在社会上流行、得到颂扬并加以实施的思想,实际上是黄老。其他各家,包括战国晚期大放异彩的法家,实力都没有那么大,没有那么强。
黄老所追求的政治目标,是和当时的时代要求相吻合的,这个政治目标就是政治上要统一、要安定,老百姓要富裕、要满足,国君的地位要稳固、要长久。其实战国秦汉之际,各家所要解决的政治问题都一样,就是我刚才说的那几点。首先,政治上的统一是高度的统一,秦统一六国是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统一起来,但这个目标要到汉以后才能实现。其次,老百姓苦了那么多年,当然要追求安定,追求富裕,但那个时候的百姓,已经不再是依附于某一个贵族、某一个诸侯的民众,不再是宗族小圈子里的民众,他们是国家的民众,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是我们今天所谓的人民了,他们是直接听命于国君的。所以,国君能否让芸芸众生满足自己的生活,在满足自己生活的前提下来为你服务,这是政治上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话题。最后,就是国君的位子能不能坐得稳、坐得久,不要被臣下架空了。当时的政治哲学,基本上都在讨论这些问题。所以秦汉之际的百家争鸣,诸子献计献策,献出的都是政治理想。中国古代好的政治哲学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就是政权的合法性、合理性,国君地位的神圣性、绝对性,法律的公共空间和正义性,行政的效率以及可操作性,思想的包容性,还有人性的基础、民众的幸福,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黄老是解决得比较好的。
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展开来讲的话,可能是十次也讲不完,限于篇幅,我只能选一个话题,就想主要讲讲黄帝跟老子这两家是怎么结合起来的,这两家是怎么联姻的,或者说黄帝和老子分别在黄老道家政治哲学里面贡献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