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六 保留灌肠技术
(一)目的
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
(二)操作流程
操作标准见图16-1。

图16-1 保留灌肠技术操作流程

图16-1(续)
(三)操作规范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操作规程。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进行保留灌肠前,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便掌握灌肠时的卧位和插入导管的深度。
4.灌肠前嘱患者先排便,选择肛管要细,插入要深,压力要低。药液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1℃。
5.肠道疾病患者在睡眠前灌入为宜,并减少活动。灌肠时将臀部抬高10cm,易于保留药液。
6.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的患者、排便失禁、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均不宜做保留灌肠。
7.根据病情选择卧位,直肠、乙肠结肠病变取左侧或仰卧位;回盲部病变取右侧卧位。
8.拔管后轻揉肛门,尽量保留药液1h以上。
保留灌肠技术评分标准见表16-1。
表16-1 保留灌肠技术评分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