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83/27039383/b_27039383.jpg)
3.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商品货币(commodity money)
答:在本书中商品货币是由贵金属和其他值钱商品构成的货币。商品货币是货币的一种形式(其他形式有政府货币和信用货币),商品货币是指从各种实物演变过来,最后体现在黄金上的货币;商品货币的供给由该商品的生产成本所决定;早期信用货币与金币之间保持固定的兑换比率,其供给也从属于商品货币。因为这些货币的供给与它们的需求都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货币供给曲线是条与利率变动无关的垂直线,商品货币都是外生货币。
2.流动性(liquidity)
答:流动性指迅速获得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即获得资金的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大的方面。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则该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变现,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而负债的流动性主要是通过负债的途径,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通过负债的途径,主要是以增资的方式取得资金,或者以吸收存款或借款方式筹得资金。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主动性负债和潜力养成法来提高负债的流动性。
3.支付体系(payments system)
答:支付体系是指经济社会中进行交易的方法。支付体系在不同的时期一直在发展变化,而货币形式也在随之发展变化。在一段时期,贵金属(如金子)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也是货币的主要形式。此后,纸制资产(如支票和通货)开始在支付体系中使用,并被视作货币。未来支付体系的发展对于货币如何定义关系极大。
4.通货(currency)
答:通货,又称“M0”,是指流通中的一切现实货币的总称,包括纸币和硬币。
5.M1
答:M1是狭义的货币。在现代货币体系中,将公众持有的纸币与硬币划分为流通中的通货M0,加上商业银行体系支票类型的活期存款,两者之和为M1。即:
M1=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类存款
这类划分的依据是:它们都是直接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流动性最强,属于完全流动的资产。它们几乎没有收益,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在本书中,M1是按照美国标准的划分,包括通货、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和其他可签发支票的存款。由于M1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基本可以作为交易媒介来使用。
6.智能卡(smart card)
答:智能卡是一种带有计算机芯片,能在需要时将所有者银行账户中的货币以数字现金的形式存入其中的储值卡。
7.电子现金(e-cash)
答:电子现金是一种用电子形式模拟现金,可以在互联网上购买商品和服务时使用的电子货币。电子现金具有方便、费用低(或者没有交易费用)、不记名以及其他性质。但不是所有的电子现金系统都满足这些特点,多数电子现金系统都能为小额在线交易提供快捷与方便。
8.M2
答:M2是广义的货币。它包括M1加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即: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由于广义的货币流动性稍差,并且有一定的收益,在现实经济中强调的是货币贮藏手段的职能,而不是直接交换的媒介。人们需要实现支付需要以极小的成本将它转换成交换媒介,变现的能力稍差。在美国,由于金融市场发达,金融资产品种丰富,他的流动性要强些,具体包括小面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非机构)。
9.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
答:价值储藏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它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的储藏。货币价值储藏功能可以使人们将自己取得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分离开来。但是作为价值储藏的手段,货币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任何资产都可以用于储藏财富,但是货币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取决于物价水平。
10.电子货币(e货币)(electronic money, e-money)
答: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它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子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明显比纸币、支票更快速、方便、安全和节约。电子货币是一种电子化存储的货币,它主要是以借记卡、储值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等几种形式存在。
11.计账单位(unit of account)
答:计账单位是指用货币来衡量经济社会中的价值。货币价值计账功能的发挥,需要考虑的价格数量减少,从而减少了经济社会中的交易成本。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货币的这一功能所带来的好处也越来越大。
12.不兑现纸币(fiat money)
答:不兑现纸币是指被政府宣布为法定偿还货币的纸币,而且不用转化为硬币或贵金属。它是支付制度发展到以纸币作为交易媒介时的主要货币形式。它在现实中经济中主要表现为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现金体现着中央银行对持有者的负债,银行存款体现着存款货币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这些货币无不体现着信用关系,它与金属货币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不兑现纸币的支付制度下,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是由中央银行来管理信用货币的发行与流通,运用货币政策来调控信用货币。
13.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答:交易媒介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易中充当交换的媒介。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能够极大地减少花费在交换物品和劳务上的时间,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14.财富(wealth)
答:财富是指个人持有的所有资源,包括所有资产。财富是作为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的总和,财富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其他各种资产,比如债券、普通股、艺术品、土地、家具、汽车和房产。
15.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答: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它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失去控制加速直线上升,其上涨幅度超过3位数。该种通货膨胀对整个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它会导致货币制度瓦解,资源配置恶化,整个国民经济趋于崩溃。
16.货币总量(monetary aggregates)
答:货币总量指在一定时点上由政府和存款机构之外的经济主体所拥有的货币。在货币总量的构成方面,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应包括那些在商品交易以及债务支付中作为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他们把货币定义为流通中的现金和支票存款,这就是狭义货币M1。而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及其他短期流动资产,是潜在的购买力,很容易变成现金,因而主张以流动性为标准,划分更为广义的货币概念层次。从而形成了广义的货币总量指标M2、M3、M4等。这种观点,已为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政府所接受,各国的中央银行,都用多层次或多口径的方法来计算和定期公布货币总量。
17.收入(income)
答:收入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内收益的流量。在本书中,收入主要是指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与货币(存量)做对比。
二、问答和思考题
1.以下哪种表述更符合经济学家对货币的定义?
a.“你上个星期赚了多少钱?”
b.“我去商场前,总是先确定我带了足够的钱。”
c.“爱财是万恶之源。”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hree expressions uses the economists’ definition of money?
a.“How much money did you earn last week?”
b.“When I go to the store, I always make sure that I have enough money.”
c.“The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答:(a)使用的是收入的定义;(b)使用了经济学家对货币的定义;(c)使用的是财富的定义。
2.在一个经济社会中,三个人分别生产三种商品:

如果苹果园主喜欢香蕉,香蕉种植者喜欢巧克力,而巧克力制造商喜欢苹果,在一个易货经济中,他们三人之间会发生交易吗?货币的引入会给三个生产者带来什么利益?
There are three goods produced in an economy by three individuals:
Good Producer
Apples Orchard owner
Bananas Banana grower
Chocolate Chocolatier
If the orchard owner likes only bananas, the banana grower likes only chocolate, and the chocolatier likes only apples, will any trade between these three persons take place in a barter economy? How will introducing money into the economy benefit these three producers?
答:由于苹果园主人只喜欢香蕉,而香蕉种植者不喜欢苹果,香蕉种植者不愿意用香蕉交换苹果,因而他们之间不会发生交易。同样,巧克力制造商因为不喜欢香蕉,也不愿意与香蕉种植者进行交易。因此,在以物易物的经济里,这三个人之间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交易,因为永远不会出现需求的双重巧合。假如引入货币,则苹果园主人可将苹果卖给巧克力制造商,然后使用货币从香蕉种植者处购买香蕉。同样,香蕉种植者可以用从苹果园主人处获得的货币向巧克力制造商购买巧克力,而巧克力制造商可以使用货币向苹果园主人购买苹果。因而,需求的双重巧合不再是交易的必要条件,三位生产商现在都可以吃到最喜欢吃的东西,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得到提高。
3.为什么穴居者不需要货币?
Why did cavemen not need money?
答:穴居者不需要货币。因为在原始经济体中,他们没有专业化的分工,而是同时从事多种产品的生产,因而与其他穴居者进行产品交换的需求比较小。
4.为什么19世纪的美国人有时更愿意接受支票而非黄金支付,尽管他们知道支票有时可能会遭到退票?
Why were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ometimes willing to be paid by check rather than with gold, even though they knew that there was a possibility that the check might bounce?
答:支票要比黄金易于携带,所以即使支票存在着退票的可能,人们也愿意使用支票结算。也就是说,支票相对较低的运输费用使得人们更愿意接受它。
5.为什么在古希腊,黄金比酒作为货币更合适?
In ancient Greece, why was gold a more likely candidate for use as money than wine was?
答:(1)一种商品要想成为货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必须便于标准化,其价值易于确定;②必须被广泛接受;③易于分割,以方便“找零”;④便于携带;⑤不易变质。
(2)与金子相比,酒的运输携带比较困难,也更容易腐烂变质,因此金子是比酒更好的价值储藏手段,并且交易费用会比较低。因而,金子更有可能成为货币。
6.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货币是否能更好地履行价值储藏功能?为什么?你更愿意在哪个阶段持有货币?
Was money a better store of valu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50s than it was in the 1970s? Why or why not? In which period would you have been more willing to hold money?
答:(1)在美国,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比在70年代好。因为与后一时期相比,前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比较低,货币贬值的贬值程度也较低。
(2)货币作为价值储藏的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急速上升,货币也急速贬值,人们也就不愿意以这种形式来持有财富。因此,人们在物价水平比较稳定时期更愿意持有货币。
7.如果可能,你是否愿意放弃支票簿去使用电子支付方式?为什么?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give up your checkbook and instead use an electronic means of payment if it were made available? Why or why not?
答:不愿意。因为与电子支付方式相比,支票有以下优点:
(1)支票能够提供收据。
(2)支票的使用有明确的记录。
(3)支票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账户资金被窃取的几率,保证资金安全。
支票的这些优点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向无支票社会的转变会如此缓慢。
8.将下列资产按照流动性从高到低排列:
a.支票账户存款
b.房屋
c.通货
d.洗衣机
e.储蓄存款
f.普通股
Rank the following assets from most liquid to least liquid:
a. Checking account deposits
b. Houses
c. Currency
d. Washing machines
e. Savings deposits
f. Common stock
答:按照流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a、c、e、f、b、d。
9.为什么经济学家将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比喻为在人们手中迅速传递的“烫手的山芋”?
Why have some economists described money during a hyperinflation as a “hot potato” that is quickly passed from one person to another?
答: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的比率相当高,所以人们会尽量缩短持有货币的时间,此时货币就像烫手的山芋一样快速地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的手里。
10.巴西在1994年经历了快速的通货膨胀,为什么当时很多交易通过美元进行,而不是本国货币瑞亚尔?
In Brazil, a country that was undergoing a rapid inflation before 1994, many transactions were conducted in dollars rather than in reals, the domestic currency. Why?
答:由于巴西国内极高的通货膨胀率,巴西本国货币就只有极弱的贮藏价值。因此很多人宁愿持有美元(因为美元具有很好的贮藏价值),并在日常交易中用美元支付。
11.假定一个研究者发现,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经济的债务总额比M1、M2能更好地预测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当将货币定义为等于经济中的债务总额?
Suppose that a researcher discovers that a measure of the total amount of debt in the U.S. economy over the past 20 years was a better predictor of infla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 than M1, M2, Does this discovery mean that we should define money as equal to the total amount of debt in the economy?
答:不一定。虽然债务总量对通货膨胀和产业周期的预测较M1、M2更准,但在未来却未必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工具。在没有理论支持的情况下,我们无法确信债务总量在未来是否仍能准确预测,所以我们不可以将货币定义为债务总量。
12.观察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公报中所公布的最近1年M1和M2的数据,它们的增长率是否相近?它们的增长率对于货币政策行为有什么意义?
Look up the M1, M2 numbers in the 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for the most recent one-year period. Have their growth rates been similar?
What implications do their growth rates have for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
答:(略)
13.在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货币总量M1和M2中,哪个由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组成?哪个是最大的计量指标?
Which of the Federal Reserve’s measures of the monetary aggregates, M1, M2, is composed of the most liquid assets? Which is the largest measure?
答:M1包括最具流动性的资产,M3为最大口径的货币总量指标。
14.指出下列资产分别包含在哪类货币总量(M1、M2)中:
a.通货
b.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c.小额定期存款
d.可开具支票的存款
For each of the Federal Reserve’s measures of the monetary aggregates( M1, M2)includes them:
a.Currency
b.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
c.Small-denomination time deposits
d.Checkable deposits
答:M1=通货+旅行支票+其他可开具支票的存款
M2=M1+小面额定期存款和回购协议+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非机构)
a.通货属于M1、M2;
b.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属于M2;
c.小额定期存款属于M2;
d.可开具支票的存款属于M1、M2。
15.为什么相对于货币供给短期动态而言,对货币总量所作的修正对货币供给长期动态的把握影响不大?
Why are revisions of monetary aggregates less of a problem for measuring long-run movements of the money supply than they are for measuring short-run movements?
答:对于长期的货币供给而言,调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短期(1个月)的调整会相互抵消。因此对于诸如1年的货币供给增长率这样的长期指标而言,调整通常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