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使引进的技术产生扩散效应的关键变量
中国汽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初衷是引进技术并使之在中国企业中产生扩散效应,但20年来的合资之路却证明,这种预期的技术扩散并没有在合资的企业中发生。本报告已经对为什么合资不导致技术扩散进行了分析。然而,随着像吉利和奇瑞这样的企业崛起,我们发现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道路积累起来的技术知识和技能确实产生了扩散效应。例如,奇瑞迄今上市的4个车型背后晃动的是一汽和二汽技术力量的影子,而这些技术人员大都从引进产品技术中积累了经验。其实,奇瑞的准CEO尹同耀就是一个把一汽大众的技术和经验带到奇瑞的典型人物。也许可以说,没有他对捷达底盘技术的掌握,就没有高质量的奇瑞“风云”。同样,没有依靠引进产品技术的“夏利”车,就没有吉利自主开发的“豪情”车,而吉利的高层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中的领军人物不乏来自一汽、二汽、天汽和南汽合资公司的资深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同时,吉利和奇瑞也离不开为合资企业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供应。没有在天津生产的丰田发动机,吉利当年就是仿制出“豪情”车也没法批量生产。没有为合资生产汽车实现国产化而发展起来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奇瑞根本就不可能如此之快地崛起。因此,吉利和奇瑞的崛起与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而积累起来的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扩散互为因果。
但由此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当吉利和奇瑞已经能够通过吸收外来技术知识而开发出新车型时,自己就拥有合资企业的一汽、二汽、上汽和其他企业却做不到?为什么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积累起来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并没有在合资企业及其中国母公司自身开花结果,反倒是扩散和转移到了没有合资的企业中?
解答这个困惑的钥匙仍然在于有组织的技术学习:事实证明,只有当中国企业开始进行自主产品开发时,通过合资获得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才向中国企业扩散。而且,不管通过合资获得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是在哪一个直接合资的企业积累下来的,这些技术知识和经验都只向进行自主产品开发的企业扩散和转移,无论前者和后者在现实中是否是同一家企业。因此,使通过合资吸收和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得以扩散和转移的关键变量——或者说,使“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能够产生效果的关键变量——是自主产品开发。由于这种扩散是一个工业层次上的变量(即其作用范围超越个别企业的边界),所以它具有重大的政策含义。
这种现象证明,外资进入中国并不会自动导致技术知识和经验在中国的扩散,因为技术知识的扩散和转移要求中国企业主动学习。技术转移是困难的,需要技术接受方对技术学习进行投资并付出相当的努力。因此,没有主动的学习,随外资进来的技术知识永远不会自动扩散,甚至不会在进行合资的企业本身得到扩散。特别是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通过合资引进的技术并不包括在产品开发层次上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所以把通过合资生产所带来的技术知识转化为中国企业在产品开发上的技术能力更需要中国企业自身的学习和创新。但正如事实所证明的那样,中国企业如果进行包括吸收消化外国技术的学习,就必须进行自主开发,所以自主开发是技术学习最有效的途径。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汽车工业中,自主开发的企业在工业层次上决定了外来技术扩散的方向和速度。这个结论对合资企业同样适用:如果拥有合资企业的中国企业也决心进行自主开发,通过合资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会扩散,否则永远不能。
自主开发企业的经验还进一步证明,要通过技术学习发展出技术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就必须具有进行技术学习和持续改进的工作平台,否则就没有技术能力发展的组织载体。对任何中国工业而言,这种工作平台必须体现在两个层次上:第一是在组织层次上,即具有能够独立决策、不受外国企业控制的中国本土企业;第二是在技术层次上,即企业坚持进行产品开发(产品开发平台——汽车工业则集中体现在整车开发上)。由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必须采取产品形式,而任何复杂的产品都集成了多种技术,所以没有工作平台就丧失了吸收、消化和改进技术的可能性,无论这些技术是来自企业内部还是外部。
理解自主开发对于吸收、消化外来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有助于澄清对外开放和自主开发之间、引进外国技术和发展本土技术能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市场开放和技术引进能够增加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学习的机会,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开放政策。但是,技术引进并不就等于中国企业的技术学习本身,因为学习的机会只是学习的条件而不是学习本身。要吸收、消化外来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资产和组织能力,中国的工业和创新体系就必须进行自主开发,就必须拥有自主开发和进行技术学习的工作平台。没有积极的学习和使学习能够持续的组织平台与产品平台,市场开放和技术引进不但不会导致本土技术能力的发展,反而只能导致中国工业的毁灭、本土技术能力的沦丧和持续的贫困。因此,中国汽车工业50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开放条件下坚持自主开发(或者反过来说,在坚持自主开发的同时要对外开放)才是唯一正确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