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阴影
来自死亡的,邀请函?
这样的标题先是让他有些惊悸,随后又平复下来,这看起来很明显是送信之人想在心理与气势上压迫住自己,好让自己因为摇摆的心理对自己的判断与实力产生影响。
真是个狡猾的‘敌人’。
但联想到这封信鬼魅一般的出现,他又忍不住在内心深处信了一分。
“该死的,我得罪了谁?最近做掉的几个人都调查过,应该都是没什么背景的独狼,不太可能会有人为他们出头才对。难道是上头要开始整治福卡斯特了?那更不应该啊,真要有上头的人做背景,何必弄这种神神鬼鬼的虚招?”黑蛇目光涌动,在拆开信的过程中思索着一切的可能性。
“晚上好,黑蛇先生。
鉴于你剩下的时间并不多了,我会尽量节省笔墨,方便你多出一些时间安排后事。
我是死亡,用你们人世间的用语来形容,你也可以称呼我为,‘死神’。
由于某些原因,我将在两天之后取走你的灵魂,邀请你来冥间做我的战士,这一点不容拒绝。当然了,如果你执意不愿意来,想要有其他的选择,也是可以的。
按照以下方法做,我就不再取走你的生命:在两天之内前往总督府,向总督大人陈述你在过去两年里做下的所有违法的事情,并且请求总督大人依法处置自己。
祝你余生有个愉快的结束,以上。
来自冥间,您真诚的,死亡。”
简直就像是当面在嘲讽他一样,这封所谓的死亡邀请函完全没有认真作假的态度,摆明了告诉他这封信是假的,但杀你的意图千真万确。
这可能比当面骂出花Q还要具有嘲讽意味。
但他心中又恨又怒的同时,却还有着些许莫名泛起的无力感。
连对方什么时候闯进来,什么时候送的这封信,怎么送的,一概不知,说明对方也有能力在他睡觉的时候再一次潜伏进来,在自己最没有防备的时候重创甚至直接了结自己。
此时,随着他的心理推测越来越深入,仿佛那道可笑的死亡邀请函也变得具有真实感起来。
他怀疑此时他的担忧也是对方心理战术的一环,但他已经阻止不了自己内心泛起的恐慌。
不,不行,不能这么坐等下去,要采取行动,要做点什么,什么都不做就等于是等死......
此时,已经害的黑蛇先生有了心理阴影的罪魁祸首,才来到福卡斯特的余生,正背靠着靠背,坐在自己的小床铺上奋笔疾书。
黑蛇是他和小老头聊了半个下午本城势力情况以后选择的几个目标之一,后来为了自己的‘成绩’着想,他敲定了给黑蛇来这么一出递阎王帖的戏码。
临时起意的阎王帖带着他些许的恶搞心理,连信封上封蜡的刻印都很恶搞的采用了‘瘟疫公司’的标志,反正异世界也没有商标权这一说吧,自己拿过来用用也挺好玩儿的。
至于送这一道邀请函的,则是他在考核任务中完成了最后一击的阿萨辛,完整英灵阿萨辛中的一个。进入这个世界以后,棋士系统里有更多的信息展现出来,比如说棋子当前的实力在当前世界中处于什么层次,比如棋子本身的‘经验值’,自身面板这些数据。
数据并不代表绝对,但基本大体上反应了实际情况的对比。
比如送信的阿萨辛,按照这个世界的标准划分,就是上位三阶的‘杀手’,但这个世界好像没有‘杀手’这个专门的职业,倒是有他很在意的‘猎人’职业。
值得注意的是,杀了阿尔萨斯他爹之后,阿萨辛的经验值直接涨了三分之一,但除此之外阿萨辛就再也没有杀过哪怕一只鸡,所以没有比较的情况下,余生也不知道到底是那个国王的经验值真的很多还是说普遍都这么多。
阿萨辛的数值看上去并不强悍,就连最强的敏捷也没比三费评价的黑骑士高到哪去,但阿萨辛的隐身能力似乎还是很imba的,本身就是职业杀手,作为英灵卡还有隐身的特异能力,在很多情况下隐身的功能性就会凸显出重要性。
这也是以后抽卡时需要注意的,不能光看战斗力,特殊能力也应该视情况放进选择的影响因素里。
想着想着,本来想写的东西似乎都被自己抛到一边去了,看着写岔了的稿子,余生揉了揉脑袋,有些惆怅,他已经很久没有写过类似的策划案了,这种东西写起来很费脑子,还得使劲儿从他已经有些生锈的脑容量里扒拉出一些封存已久的知识,着实有些痛苦。
不过人都在这儿了,局也布下了,不出意外明天就能收网了,总不能事儿都做完了后续的东西跟不上吧,这样做事儿是要挨领导骂的......余生想起了一些不太好的记忆。
至于为什么是明天收网,而不是后天......只要那个黑蛇不是个没脑子的,那肯定都会因为求生的本能在明天就收拾东西跑路,甚至余生都做好了今天晚上随时被叫起床去堵住他的准备——阿萨辛已经在黑蛇的住所附近盯住他了,一旦对方有什么异动,阿萨辛就会以意念和余生交流,报告情况。
如果是紧急事态,比如说黑蛇连奋斗了两年的家底都不要了,今天晚上就连夜逃走,那阿萨辛也会直接叫醒余生的。
所以他并没有什么需要担忧,除了眼下他手上赶着写的,之后要交给‘将军’看的一些后续。
这些后续才是事实上的,他准备仗之以打动‘将军’的根本,一些本不该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出现的一些东西,一些能让受限于时代眼光的人感到震惊、诧异、叹服甚至热衷的东西。
这也是余生作为穿越者,对位这样的异世界和这里的人,第一次有了些许心理上的优越感,当然了,只是些许,一点点,点点,点,嗯。
于是深更半夜,又多了一个辛勤书写的人。